孩子出生之後,父母的內心就多了一份寄託,尤其是女性在生下孩子之後,母愛自然流淌。
即使面對繁重的照顧之責,自己內心也會覺得這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孩子小一點的時候,與父母親密無間是正常的,但是到了一定年齡一定把握好尺度,對孩子對自己都有莫大的好處。
01 李嘉欣與9歲兒子合照再登熱搜,出格的母愛,是一種傷害
最近,李嘉欣繼曬出與兒子共浴的照片後,此次一家三口的合照也再度登上熱搜。
大家在感慨港姐李嘉欣並沒有被歲月所摧殘的同時,也羨慕她能擁有如此帥氣的兒子。
讓大家感覺到不舒服的是拍照的姿勢著實不雅,李嘉欣的兒子已經9歲了,還整個身子趴在媽媽懷抱裡,甚至一隻手還放在了媽媽的胸上。
李嘉欣夫婦倆沒有在意,卻讓一眾網友看出端倪,紛紛表示:「出格的愛,是害」。
相關研究表示,孩子從3歲開始,已經有了性別意識,知道男女有別。
自古以來的「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其實早已經昭示了父子與母子之間到了一定階段,就需要有所距離。
可是生活中,卻有很多父母忽視了這一點,有時候已經傷害了孩子,卻不自知。
02 出格的愛,會讓孩子產生戀父或者戀母情結
董潔,我們都熟悉,自從離婚後,自己帶著兒子頂頂一起生活,時間久了,不僅僅是孩子依賴她,更多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她依賴著孩子。
在參加綜藝的時候,董潔表示,自己每天要親頂頂100次,跟戀愛中的女人沒差。
甚至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董潔和孩子一起吃飯,兒子卻沒有好好吃飯,選擇玩攝像機,這讓董潔很不滿。
她表示頂頂再不過來,自己就哭了,說著說著自己真的哭了起來。
頂頂秒變小暖男,來安慰媽媽,但是他的話,卻是「小寶寶乖,爸爸愛你」。
甚至在晚上的時候,頂頂也會假裝成爸爸,陪董潔一起入睡。
頂頂的懂事與關心讓董潔感受到了,生活中缺失的愛。但是大家卻覺得,如此沒有界限的愛,會讓孩子內心產生錯位感,長大後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戀愛觀、婚姻觀。
心理學家曾表示,俄狄浦斯情結的產生都是因為教育的失誤導致的。
現實生活有很多有戀父或者戀母情節的孩子,都是因為親子之間沒有好的界限感造成的,越界行為,傷害的有時候是孩子的一輩子。
03 沒有界限的愛,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朱雨辰我們大家都不陌生,如今已經41周歲了,卻沒能擁有美滿的婚姻。
造成今天這種局面,與他的母親有直接的關係。
曾在綜藝中,朱雨辰的媽媽坦言,自己把朱雨辰從小照顧到大,吃穿用度自己樣樣都操心,還習慣了每天早上熬各種湯汁,給兒子進補。
並且朱雨辰的每一段感情,自己都會參與意見。朱雨辰媽媽說「我是用我整個的生命在對待我的兒子」。
這種沉重的愛,讓人感覺到無法呼吸,但是卻是很多中國父母都選擇的愛孩子的方式。
自從有了孩子,自己的生活重心就全部轉移到孩子身上,小時候的照顧,成長中的教育,一度到孩子成人之後,為孩子的未來擔憂、籌謀。
這樣的父母不僅僅失去了自己,而且讓孩子失去了獨立的能力。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巨嬰、啃老族的形成,無不是因為父母過多的幹預造成的,沒有底線的愛,讓孩子一度人生陷入困境。
04 何為恰當的母愛?
有人說,真正的母愛,不是對孩子長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在孩子小一點的時候,父母與孩子之間更多親密行為,是為了孩子更有安全感,讓孩子擁有直面未來的勇氣。
但是,伴隨著孩子成長,父母就要學會適當退出孩子的一部分生活,讓孩子獲得獨立,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追求屬於自己的未來。
有時候,放手亦是一種愛。
對於那些還沒學會放手、沒有掌握好界限的父母,要早一點懂得親子之間更多的尊重和守望,能讓這份愛更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