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示範段,設地鐵長平站、羌洞站、長嶺居小學站嶺頭站、幹部健康中心站、嶺頭東站賢江西站、賢江公園站、賢江站、新豐路站,一共10站9個區間,將周邊的社區、學校、醫院串聯起來。
截圖自OpenRailwayMap
這對於長嶺居沿線的居民來說是個非常利好的事情。
可以說是灣區新格局,黃埔正當紅。
然而,黃埔有軌電車-長平站與廣州地鐵21號線的長平站,雖然近在咫尺,也有媒體報導用無縫對接來形容。
但是實際現場情況,地鐵長平站與有軌電車長平站,雖然站臺層處於一個水平面上,但是兩邊居然要各自上下樓梯,通過地面進行一次中轉,中間無雨棚遮掩。
從地鐵長平站看有軌電車出站
左邊是有軌電車車站,右邊是地鐵車站
截圖自OpenRailwayMap
如果將地鐵站與有軌電車站之間建造一條連廊,使得換乘乘客無需上下一次樓梯,才是更加完美的無縫銜接。
要知道有軌電車長平站的乘客絕大多數都是需要換乘地鐵21號線的。
黃埔有軌電車的運營方是廣州有軌電車,廣州有軌電車隸屬於廣州地鐵集團。但是黃埔有軌電車的建設單位是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建設資金來源是黃埔區財政資金。
也就是說實際上,黃埔有軌電車的業主是黃埔區,而不是廣州地鐵。
這或許就是在前期規劃建設時,就無法完美做到無縫銜接的原因。
廣州市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屬於國內前列,已經在走出去的道路上,將優秀的運營經驗帶向全國各地。廣州地鐵設計院在國內地鐵設計行業也是佔有重要一席地位。
但還是沒能將地鐵站與有軌電車站之間的關係最優化。
這大概就是有軌電車在國內飽受爭議的最根本性因素吧。
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否定有軌電車的作用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現代有軌電車作為中等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工具,是作為地鐵的補充,將成為城市毛細血管的一部分,提升城市活力。
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也確確實實給沿線居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自7月1日開通運營以來,黃埔有軌電車1號線已經兩次調整列車運行圖,不斷壓縮行車間隔,提高列車運能,提升運營服務水平,方便早晚高峰通勤乘客快速出行。
你對黃埔有軌電車有什麼建議嗎?歡迎留言討論。
(部分圖片來自廣州PLUS、廣州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