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朋友圈裡看到我曾經喜歡的一個男孩分享的一首歌,名字叫《往後餘生》,並且配文:翻版的比較好聽,有感覺。我趕緊打開手機音樂播放器,去聽了這一首歌。
我一邊聽著音樂一邊看著歌詞,寫的太好了,只是為什麼聽著聽著有那麼些許的難過呢?是因為沒有和喜歡的人走到一起還是其他原因呢?這一刻,我不知道。
我發現,似乎每個人對於「餘生」二字都有著自己的執念,我想大概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會聽出許多不一樣的味道吧。
我一直覺得每一首歌都有它的故事,聽歌的人也有自己的故事,而音樂下的評論更是字字直戳每個人的內心,從前在一起的人啊無話不說,後來無話可說。
這首歌竟然有十幾萬的評論,我瀏覽著每個人的評論,發現有這樣一條評論:
聽這首歌的時候腦海裡想的全都是你現在你不在了我連這首歌都不敢聽怕一聽就會想起你一想起你這個夜晚又難以入睡了可難以入睡的時候我卻還是點到這首歌然後單曲循環一遍又一遍
我想,在感情得世界裡總是那麼殘酷,不如意得事情也總有那麼多。有句話講得很好:也許有的時候,感情,是唯一一件不能通過努力獲得的事情。
所以愈發覺得,兩個人走到了一起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能夠在餘生一直走下去的人,又是多麼的幸運啊。
記得三毛曾在《大鬍子與我》一文中寫到,荷西問我: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三毛說:看的順眼的,千萬富翁也嫁,看不順眼的,億萬富翁也嫁。荷西說: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
三毛看了荷西一眼:當然也有例外啊。荷西問道:那你要是嫁給我呢?三毛嘆了口氣說:要是你的話,只要夠吃飯的錢就夠了。
荷西又問她:那你吃得多嗎?三毛說: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點。
關於愛情,我們心裡都有千百個條條框框。可是,當那個人出現的時候,你才知道他就是答案,哪怕跟你之前的標準相差甚遠。就像三毛與荷西,如果是你,能填飽肚子就夠了。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目前都已經是25歲左右的人了,大家現在坐在一起聊天的話題不再單純圍繞工作的事情,而開始說起了未來的那個人,雖然不知道他現在在哪,但是大家都都對未來充滿著一切希望,即使過了25歲,即使家人親戚不停地催促,可是現在的人啊,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將就就是對愛情最大的尊重。
但是關於愛情,我雖然沒有談過戀愛,但是身邊的朋友愛情史讓我一次次覺得愛情是脆弱的,是最不堪一擊的,需要兩個人共同去維護,不然最後走到一起的真的少之又少,比如從校服到婚紗的愛情。
我有一個朋友談了一段五年的感情,從高中到大學畢業。但是畢業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兩人分開了,很簡單的理由:因為不合適。
你看,曾經愛得死去活來,如今分道揚鑣。每個人的生命中也許都會出現一個人,教你去愛,去成長,等你學會了這些,他卻離開了。
其實每個人的出場順序都有先後,有的人先與你相遇了,但他可能只是一個過客,而有的人與你相遇的時間晚了些,但他可能是陪你走一輩子的人。
後來女孩一個人去了廣州,努力打拼,現在有了一些自己的小成就,經常也會見到她在朋友圈曬出國旅行的照片,看起來狀態比以前好很多,讓我們這些老朋友感覺到她好像從未談過戀愛,失戀過。
未來的路還有那麼長,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也不知道在哪一瞬間會遇到那個陪伴自己未來一生的人,所以在他來到之前,請你要努力的去生活,去提高自己,當你變得優秀,即使幸福來得晚一點,也沒有關係,因為你會有底氣的去好好愛一個人了。
往後餘生,再未遇到陪伴自己餘生的那個人之前,請你對自己好一點,也希望曾經愛的那個人,同樣往後餘生,對自己好一點。愛自己愛生活,才不枉費來人間一趟。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