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曹維君
倪=倪軍
曹:你以前翻譯過安東尼·伯吉斯寫的一篇《瑪麗蓮》放在了你那本《甜蜜生活》裡……
倪:伯吉斯1992年寫的,當時是紀念夢露離世30年。今天說呢她要是活著.今年夢露90歲了,她是1926年6月1日生在洛杉磯,雙子座的。
曹:紅顏薄命,她在36歲上沒的。
倪:唱完《生日快樂!總統先生》,咱可以叫「總統祝壽歌」,唱壞了,引來大禍。
曹:黑手黨,共濟會,敵對黨還有其他很多種陰謀論……
倪:捲入了不該捲入的,可她是人在江湖……
曹:成了幾大勢力絕殺時的犧牲品,她的美豔成了諷刺,而她本來是個普通好姑娘。
倪:哈,本名諾瑪·貝克,中間名是簡,再普通不過的一個沒有經過二戰苦難的加州猶太丫頭……貝克家的,烤麵包的。
曹:還和阿瑟·米勒結成過夫妻。
倪:米勒是紐約長大的,他爹是普通的做面料做成衣的猶太小業主,這第三個老公米勒比夢露大11歲,好讀書有才華,而夢露第二次嫁的是個打棒球的所謂球痞子,反正她喜歡身材高大的男人,有安全感再趕上有文化的編劇和會寫小說特別能說的阿瑟,覺得很幸福……但後來還是離了,倆人過了四、五年。
曹:不投脾氣了還是階級不對等?
倪:美國咱知道不就基本上一個階級嘛,對等的;女貌郎才,世紀絕配。夢露認為米勒長得像林肯,就嫁了。
曹:夠痛快的。林大總統看著就有安全感……
倪:像林肯就是不祥預兆,但命運有時是反的,太太命薄,米勒後來長壽。
曹:女子太美豔,男人要娶她的時候得運運氣。
叼菸斗的阿瑟·米勒
阿瑟·米勒和瑪麗蓮·夢露結婚的消息上了《巴黎競賽畫報》封面
倪:《米勒回憶錄》寫得特生活,說了個事。說他頭一次把女友夢露帶回家給老娘看看,米勒的老娘忙乎家宴招待。第二天,兒子打電話回家問老媽您覺得行嗎?米勒的母親說:「這姑娘美若天仙,兒子你真是太有福了……唉,兒子,她真是哪都好,就是……」阿瑟說:「媽,就是什麼?您說!」米勒的老娘說:「她哪都好,可就是為什麼她撒尿的時候像匹馬?」阿瑟傻了。原來,你知道,美國鄉下的那種房子都是木結構,一樓的洗手間就在廚房旁邊,女孩子上廁所方便要先打開洗手盆的水籠頭,水流聲會遮蓋小便的尷尬,會幫助她小便時自然和自如……結果,大姑娘瑪麗蓮這時候二十八歲,用水不懂節約。
曹:水流大發了點兒……
倪:猶太人的幽默。倒不是嫌棄未來的兒媳婦太能喝水,人家老太太是說兒子得找個會過日子的。畢竟自家房子的水費是自己交錢的。咱知道在美國只有租住的公寓裡,水費才是含在房租裡算是免費的。
曹:這都什麼呀?夢露?全世界的偶像啊可是!
倪:米勒嘛,大文豪。能扯,能曬夢露的八卦,直到晚年還在拿夢露和他一起的那幾年說事兒,版稅的那個阿拉伯數字零翻著跟頭在增加。米勒也是好意,婉轉地告訴天下的女孩子到別人家用洗手間時的一個意識……
曹:別太內個什麼.
倪:夢露,一代艷后,萬男情人,青春偶像。特別反諷的是,正像伯吉斯說的,死在了一個恰當的年齡上。
曹:這叫什麼話呢?太不厚道。一直長壽不是很好嗎?宋美齡活了106歲……
倪:夢露少女時期青春氣息四射無邊,30一出頭即有風塵味兒,臨死前又落寞頹廢……
曹:你真覺得她性感嗎?
倪:論性感概念中的高冷華貴她不及她之前的美國大眾偶像簡·哈露,論性感概念中的風騷嫵媚她不及她死後的美國新偶像愛娃·加德納,但她是一個合適的可以被廣大男女民眾接受的綜合顏值很高的女明星,影響力還是因為電影。
曹:是,其實她參演的影片咱們中國觀眾並不熟悉,我們是直接把她當偶像看了,好像這世界上有一個職業就是偶像,天生就是這個行當……
倪:電影什麼的只是這些人的一個載體。所以人類總是需要觀看別人之後再定位自己,所謂偶像往往起到這個作用。
曹:杜尚強調破除偶像,打破膜拜,波普藝術又反其道而行之……
倪:敵不過大眾心理,有需求才有供應。現在流行一句: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
曹:夢露也是被消費社會而殺。被男權社會抹去,被勢力爭鬥絞滅,好像黛安娜也是,還有幾位。
倪:夢露和英王同庚,伊莉莎白女王比瑪麗蓮大三個月……
曹:所以英王今年九十大秩!
伊莉莎白女王在倫敦接見瑪麗蓮·夢露
倪:兩位人類女傑握手的合影也很容易看到,不勝唏噓啊……責任都在男人吧,阿瑟·米勒有責任。1983年米勒在北京人藝排戲,朱琳、英千裡的兒子英若誠主演,英兼任米勒這個導演的翻譯,劇本也是英若誠翻譯的。我還看了一場。那時我還沒有離開王府井和隆福寺一帶。
曹:那時也沒人拿米勒當夢露的前夫。
倪:那時夢露還不是中國的偶像,那時我們的偶像是殷婷如,還有簡·方達,沒有看過夢露的電影。
曹:你覺得伯吉斯寫女神是個什麼態度?
倪:他是英國人。英國人寫所有的非英國人都是一個態度,就是調侃,調侃加冷嘲熱諷;英國小,所以對於美國這樣的泱泱大國對於中國這樣的厚底大熔爐毫無辦法只有審慎地讚美,伯吉斯這篇算是公道的,基本上是為薄命的紅顏喊冤的。毛姆好很多,寫中國時不算太酸。
曹:知道你很喜歡伯吉斯的文字和他的才氣。
倪:罕見的英語文學天才。當然他把自己當作作曲家,他就是寫了《發條橙子》也沒有太當回事兒。
曹:據說米勒後來賣了一封他寫給夢露的信……
倪:是拍賣行出現了一封夢露寫給米勒的回信。因為米勒給夢露寫過無數的信,夢露只給米勒寫過一封回信。拍了近四萬八千美元,合今天的差不多二十九萬人民幣。年年都有夢露的內衣什麼的出現在拍場上。都有接單的,不少贗品。
曹:成了產業。你不認為她是個消費社會的畸形產物嗎?我們現在也學著如法炮製……
倪:還是本份做人努力學習是正道;當然,誰身上都有閃光點;夢露的婆婆也給咱們上過課。
瑪麗蓮
她死了整整三十年了,死在那麼一個時代,一個以一位總統被刺死而告終的時代。要是她今天還活著她該是六十六歲。算不上特別高齡,但肯定不再是出賣色相的時候了。她死在自己的青春與美貌的至高點上,而這正高度便利了她的神秘,雖說對她自己來說可能未必想如此。顯然地,她自己想死,但就是很可能還不到時候。一般大家都接受的說法是她不是自殺而確是被黑手黨所謀殺,或者不說黑手黨叫流氓也行,如果要照顧到美國人對這種稱謂的脆弱態度的話。她曾深深地捲入了,從情色這方面來說,那位總統和他那位當聯邦司法部長的弟弟的生活,可謂非一般的有染。黑道視這兄弟倆為死敵,只因為他倆揚言要滅掉美國這一景兒。於是道兒上的人便要一塊兒滅這兄弟二人,捎帶著要除了哥兒倆的性愛女神,也許是拿做掉她這一票當作了一次熱身。這個大故事裡有個神秘的閣樓密室,那就是甘迺迪家族的倒塌與羅馬神殿的傾覆如出一轍。不同的是,羅馬女神是永遠不可能死的。瑪麗蓮必竟是我們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偶像啊。黑手黨,起源於那座經典的島嶼,何至不懂得全部希臘悲劇之精髓,他們真的是還有大事可為嘛,比如對那幾位不肯成為貪官的義大利法官還可以再下下功夫的。
瑪麗蓮·夢露曾經在甘迺迪總統慶生會上激情獻歌,唱詞今天聽起來相當肉麻確有歌功頌德之嫌
▼
瑪麗蓮·夢露與甘迺迪兄弟
讓我們跳出政治脈絡再來看看瑪麗蓮。她是銀幕上的金髮女神之一,僅有的二位女神之一;另一位當是簡•哈露。美國電影雖說出產了不少的性感巨星,從吉什姊妹到梅•馬什以來都算上,可登峰造極者必竟鳳毛麟角。瓊•克勞復與白蒂•戴維斯算巨星,但她們均以劇情中的強悍取勝,倒底缺乏男人要看的一種女人本色的東西,比如那種天生的嫵媚與脆弱。再說以上二人根本不是金髮。瓊•克勞復的眼眉黑得太過武斷,而白蒂•戴維斯在毛髮上又讓人什麼都記不住。在美國電影的染色技術上,金髮總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海迪•拉瑪爾有點靠譜,可她天生卻是黑髮而且又是外國人。外國血統使去看電影的美國人很不安,這時他們當然都忘了自己也都是移民來的。瑪琳•德翠克夠金黃,但她的德國勁兒加上她性向上的說不太清楚,更使人不舒服。美國要的是.而且顯然地咱們非美國人也想要的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金髮女神。有資格入選的可能有一大堆,但是.瓊•布朗岱,道瑞絲•戴還有好多.她們都太像張三李四他姐姐或是街坊那家的大妹子。簡•哈露和瑪麗蓮•夢露就不同了。
瑪麗蓮·夢露給畫家當模特
夢露26歲時在朝鮮演出
瑪麗蓮·夢露與簡·哈露
瑪麗蓮·夢露與馬龍·白蘭度
瑪麗蓮·夢露與前夫周·迪馬吉奧
瑪麗蓮·夢露與個子不高的天才作家杜魯門·卡波特共舞
瑪麗蓮·夢露與德裔好萊塢明星瑪琳·德翠克(右二)在一起
金子是一種稀有金屬,金髮之金也同樣是稀有的,儘管實際上一把一把的倒不難找到。世上大多數女人的頭髮是烏黑髮亮的:這也是第三世界女性的主要旗幟,當然第三世界現在成了第二世界了。在歐洲大陸北部,金髮還曾是一種護佑又曾是一種詛咒,因為男人若是這種金髮必使人想到納粹黨。金髮的條頓人(日耳曼人的一支,亦泛指德國人.譯註)又讓人聯想到在力量上和蠢笨的程度上像綿羊或像老牛。到了十九世紀金髮女人才被人為地整出一套神話。最好的描寫見於德斯塔爾夫人的小說《柯琳》。柯琳本是一黑髮白人女子,極富戲劇天才,但她的男人轉而投向一個只會勾人的金髮女。誘惑本身是不自覺的:男人倒向金髮女人是因為這樣的女人天生孩子樣,一副無辜和無助;她們需要烈火金剛的保護。在喬治•艾略特的《絲磨坊》裡,瑪吉•圖利沃這位黑髮女豪傑,卻需懷揣一隻金髮娃娃才便於偷到她的男人。狄更斯《雙城記》裡也寫露西•馬奈特,也是一隻娃娃,用她柔美的秀發表徵她童身的潔淨,而為的還是迷惑在下流世界裡泡壞了的男人。D. H. 勞倫斯的太太弗麗達貴為德意志帝國金髮女男爵,但她似乎沾汙了秀髮者必潔淨的迷思。赫胥黎的黑人太太瑪麗婭有一次被弗麗達在家裡講的粗口驚呆了:她本以為金髮女人都乾淨的不得了。
安妮塔•魯斯小說的題目著實又加強了一種美國人的剛愎:《金髮女郎君子好求》。電影是據這本書改編的,瑪麗蓮演的露萊麗。女豪傑靠金髮和木訥取勝,但又不至於木訥到連寶石是一個女孩最好的朋友也不知道。安妮塔•魯斯又跟著寫了《然君子非黑髮不娶》,儘管她後來又考慮過寫《君子好君子》好發洩她對男同性戀者的不滿。美國金髮女在文學中被渲染始自一九二零年代。電影上的金髮女要張嘴說話的,所以他們立即跟進。秀色可餐的簡•哈露金髮秀得人稱白金,實乃天生的美國尤物。她演的儘是出身寒微的姑娘:因為美國概念裡是未曾有過金髮的貴族淑女的。她扮的角色總是略顯粗俗,這正使她最為合適。弗麗達•勞倫斯的女爵母親在好非要嫁給礦工的兒子時直言道她是作賤自己甘為人婢,就是英國人叫的「下人」。而準確說來,簡•哈露還真具備那些「下人」的感染力;你看她的身子,透著肉香而且嬌弱;而她心魂的脆弱又由她那玩偶一般的美發表徵出來。娃娃通常都是金髮的。誰能想像芭比娃娃,美國人的造物,會生出一頭暗發讓人看了便想起吉娜•婁婁伯利吉達或者是索菲婭•羅蘭呢。
瑪麗蓮•夢露取代了簡•哈露,但她一輩子的神秘至少是像她銀幕上的塑造同樣的豐富多姿,她駕馭的世界遠比簡•哈露的闊大許多。她嫁過職棒天王周·迪馬吉奧。她還嫁過阿瑟•米勒這位猶太大儒兼才淹他人的美國編劇泰鬥。當然啦 ,她找到的情人足可稱得美利堅國的最高梯隊。可是呢,瑪麗蓮演得人物卻仿佛都是一個模子扣出來了,沒心眼兒的傻丫頭但憑一頭金髮也成天生麗質;憑藉這番套路瑪麗蓮得以大紅大紫。還是脆弱二字,堪稱主旋律。在影片《如何嫁得百分富翁》裡,瑪麗蓮演的這個姑娘近視得讓人絕望:沒戴眼鏡的時候她可以往牆上走。這個角色使她逗樂又不至於太可憐。她的典雅,戲服的剪裁加體態的勻稱,加上她無意中(或是有意中,我們永遠也不會清楚)使出的情慾傳達,這一切蓄意引人開懷一笑。而這笑裡最有自制力的卻又是她自己。
1962年8月5日,36歲生日後兩個月的瑪麗蓮·夢露在家裡與世長辭,警方和法醫被她臉上的痕跡震驚
在比利•魏爾德的影片《有人好熱的》裡脆弱還是主題,但這次她不像是受了傷。她是這麼被安排的:她心儀的俊男已人到中年正目不轉睛地讀著《華爾街日報》的專欄。她機靈,可這機靈似乎是護衛天使給的而不是她自己的。那麼她當然歌兒唱得要好,還要外加最誘人的肢體語言。她的身子呢更是天賜神予且不失精緻的線條既便是亂吃藥片加垃圾食品以後。阿瑟•米勒在自傳裡提示了一下這麼個意思,即男人在她面前會慾火難抑,偷偷地自慰,但人家並不是招搖自個兒的身子,好像模特兒或舞女的職業作派,而是把身子展示出來,展示得讓看的人心起亂意。世人有些她極富盛名的裸照,但那都不是全裸,事實上和幻覺上皆未全裸。神祗的顯現一閃既逝有時已恰到好處,就像那個至今讓人狂迷不已的鏡頭:地氣陣陣吹來,吹起她遮著玉身的短裙,該電影名《七年之癢》。
能使出聖潔的魅態去撩撥人,數她是當之無愧的大明星。有一種素質她可能是從梅•維思特那兒學來的,那就是假冒勾人的勾人金髮女連性事都是假冒的。她,真實的那個她,可以裝作是游離在體外,這時她的身體可以似人非人,光豔得仿佛愛情女神的那副模樣。這種嚇死人的純真無邪加上嚇死人的性愛磁力能把人勾惑得體毛直豎、心跳提速。世上當然是找不出比這更撓人的了。總的來說,瑪麗蓮對實際的性愛不大以為然。她從不勾人上床,而既便是上了床,她行房的快意也僅止於小小.。自然啦,說出這些來,對她的形象絲毫無損。
不管怎麼分析,瑪麗蓮的形象都可以被恰當地解釋為法力無邊。本該是個悲劇形象但又不是。如果瑪麗蓮確曾美麗過,那大概一定是展現了一個高度的希臘美感。但是悲劇這個範疇不只是單純地伴隨著漂亮二字的。因為,儘管她身子生得美是勿庸置疑的,可她的臉龐卻找不到古典美的結構線。這張臉有個扁圓的小鼻子,好象是很喜慶的,這足以供人把玩;而這種可把玩性又正是我們認為的一位美國姑娘的屬性.開放,自由和一點兒好鬥。這張臉非常的平民,是講俚語的人的。這張臉不會出自希臘或義大利。那是一張美國臉蛋兒啊,流露出來的是美國式的樂觀精神.天哪!可惜給用錯了。但是,就因為是美國主導了我們的時代,因此這個時代的頭牌性感偶像必將來自美國這片土地就沒有什麼不妥。這是一片充滿夢想的土地;夢想尚未成真,就像瑪麗蓮自己。
*倪軍,畫家,生於1963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附中、中央工藝美院壁畫專業和美國羅格斯大學藝術研究院,近年住北京市朝陽區。主要個展:《倪軍》(2005,藝術110畫廊)、《甜蜜生活》(2008,西五藝術中心)、《倪軍:繪畫、素描、攝影、電影》(2011,水木藝術空間 + 久畫廊 + 赫爾伯斯藝術機構)、《倪軍:江湖英豪》(2015,星空間)。
夢露成為相當長時間裡的魅力女性的標準,很多畫家以她的樣子刻畫美國夢
美國的《人物》雜誌相當八卦,2011年6月1號這一期的封面是所謂85歲的夢露,也許降低了這一期的銷售也許相反
這是電影劇照,左一是扮演的阿瑟·米勒……誰敢演夢露誰就是吃錯藥了,費力不討好的事兒
根據《七年之癢》劇照製作的夢露雕塑一度立在芝加哥的一個廣場上
(多位編輯和親朋好友對此文也有貢獻)
-END-
▽
本公眾號文章都屬原創
如需轉載請聯繫藝術雲朵客服
郵箱:artall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