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南洋 昨天
在3月份宣布延期的第8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宣布在10月2日至11日,通過影院、線上雙軌出擊——在白沙浮娛樂廣場豐和院線集中放映12部長片和9部短片、在邵氏線上平臺上展映10部影片,與臺灣電影中心合 作,在影片串流平臺Vimeo上免費放映3部廈語片。
本地華語電影愛好者將有機會觀看33部原音放映的作品。其中包括來自臺灣的電影12 部、中國大陸10部、香港8部,另外還有一部新中合拍片和2部新加坡電影。
由於受到冠病疫情影響,本屆電影節的規模相應調整,但三個常駐單元:華夏風情畫、紀錄片視角、華流短片展依然是電影節重點。華夏風情畫共有16 部近一兩年推出的劇情長片。包括臺灣電影《大餓》《菠蘿蜜》《下半場》《3天2 夜》《江湖無難事》《我的靈魂是愛做的》《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港產片《金都》《幻愛》《Babe復仇記》;中國大陸犯罪劇情片《六欲天》《南方車站的聚會》;動畫片《白蛇緣起》和《大偵探福爾摩斯:逃獄大追捕》。
今年的開幕電影是新中合作拍攝的《長風鎮》,閉幕片是榮獲2020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的香港作品《叔·叔》
紀錄片視角共有三部電影,分別是2019中國金雞獎開幕片《尺八:一聲一世》;獲2019年洛杉磯亞太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中國作品《時光機》和第 2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推薦電影《戲棚》。
華流短片展推出9部作品,除得獎作品中國大陸的《三尺》,香港的《紅棗薏米花生》和臺灣的《金魚》外,還有兩部來自上海電影學院的作品《海上男女》《木棺》和本地動畫創作者洪清盛的福建話作品《看嘸》都值得關注。
華人除了拍華語片外,也有拍非華語片的。電影節去年推出「華人非華語」單元, 今年延續這個思路,展映中國導演王全安的蒙古語作品《恐龍蛋》和本地導演吳旻修和Scott Hillyard合導的英語片《奪還》。
電影節也和本地電影研究學者楊明慧合作,由她擔任單元策展人策劃「聚焦廈語片:小娟與小芳」這個經典單元。除了在Vimeo平臺上免費放映由小娟(凌波)主演的《彩樓配》《火燒紅蓮寺》和廈語片皇后莊雪芳主演的《龍山寺之戀》這三部廈語片外,明慧也會與臺灣電影研究者陳煒智舉辦線上座談會,探討廈語電影的蛻變。
本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是電影院自7月13日解封以來,第一個大型雙軌式電影節。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是由新躍社科大學的新躍中華學術中心和新加坡電影協會聯辦的常年活動。每年在4月尾或5月初舉辦,今年因疫情延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