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盤」是流傳在文玩圈的一句玩笑。不過被盤的文玩,不是個個來源都那麼美好,還有很多攜帶著揮之不去的血腥味。
其中就包括近年開始受追捧的三界牌。所謂的三界牌,並不是指「天地人」三界。而是指用動物頭蓋骨製作而成的牌子,一般雕刻成盾牌狀,據傳可以驅鬼闢邪。
三界牌一般都是取自梅花鹿、藏羚羊或者狍子頭頂的頭蓋骨。因為頂骨自然生長的骨縫將頭頂的骨頭分為三個界限,因而文玩界就把它稱作三界牌。
初期「三界牌」大多是用自然死亡或者正常宰殺的狍子或者鹿剩下的頭骨取來做成。
就好像在中國古代的工藝美術品裡面,也有使用骨頭作為原材料的骨雕,
如北京浙江福建喜歡使用牛骨製作骨雕;而內蒙古就廣泛使用駱駝骨,佛山這邊還有用烏賊魚骨雕刻出各種精美新奇的工藝品。
這種行為也算是重複利用,是一種常見的做法。
但是隨著玩三界牌人群的擴大,普通的三界牌已經不能滿足部分人的追求,有些玩家和商家開始推崇」血沁「三界牌,也就是有血絲滲進骨骼的頭骨。
製作」血沁「三界牌的一般是用狍子,這是因為狍子便宜,一隻狍子放市場上頂多賣幾百塊,但一塊帶」血沁「的三界牌可以賣到幾千塊,價格相差十倍。而鹿的價格則高得多,只為取一塊頭骨而捨棄其他不划算。
這就導致了部分狍子的悲催命運,狍子先被棍棒和皮鞭打,讓血液進入骨頭裡,這樣可以形成比較飽滿的」血沁「,整個殺死過程又不能放血導致血沁遺失;還不能打頭,這樣容易損壞三界牌,也就是說狍子是被活活折磨致死!
像」血沁「三界牌這樣血腥的文玩,在文玩界其實不少見,我們最常見也被國家禁止交易的就是「一紅二黑三白」。
所謂一紅指的是「鶴頂紅」,這裡說的鶴頂紅並不是毒藥,而是盔犀鳥頭。盔犀鳥因為頭骨的樣子像頭盔,而且頭胄部分是實心的,這使得它們的頭和嘴如同象牙一樣珍貴,成為了上好的雕刻材料。
這種文玩最早是出現在元朝,明朝時最為流行昌盛,多為雕刻或製作成小物件如鼻煙壺等。隨著盔犀鳥工藝品收藏越來越流行,它們被大量捕殺甚至瀕臨滅絕。
二黑就是犀角,三白是象牙。犀角雕和象牙雕就不多說了,基本大家都知道。
此外像硨磲、玳瑁、珊瑚、鯨牙、羚羊角等等不常見的動物製品,在獵奇或者虛無縹緲的求好運心理的驅使下,雖然明知道買賣是違法行為,依然有很多人想去入手。
很多人為了迎合這些人對於這些特殊文玩的需求,大肆捕殺野生動物,造成很多野生動物喪命。
文玩,不能以犧牲生命為代價,其實對於文玩所能帶來的好運或者願望的實現等,也不要抱太大的期望,與其將所有的意願都寄托在這件文玩上,不如依靠自己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