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遊客到長春旅遊會特意去參觀一些上世紀的老建築,其中尤以新民大街最為出名,因為那裡有很多偽滿時期留下的老建築,像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偽滿司法部,偽滿經濟部,偽滿交通部等。
而坐落於長春人民廣場附近的偽滿中央銀行舊址常常被人們忽略,如今是中國人民銀行吉林省分行行址。其實,這座老建築同樣非常有名,被稱為「亞洲第一堅固的建築」,並且還非常「豪」,在建造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
偽滿中央銀行在建造的時候花費巨大,就說裡面的金庫大門,足足有六扇,都是由鋼鐵製成,每一扇至少10噸以上,其中最重的達到25噸。這麼重的大門在那個年代是如何運到偽滿中央銀行的呢?
考慮到大門的重量以及體積,用汽車是不可能的,最後決定了用馬車運,利用長春冬季的氣溫,甚至人工澆出了冰道,從新京站運往偽滿中央銀行工地,用了大批人力,上百匹馬,花費數天才運到地方。
關於金庫,長春民間一直流傳著金庫裡藏有不少奇珍異寶的傳聞,當然了都是大家茶餘飯後的閒談,你一句,我一句,談到投機時,甚至還會扯到傳聞中的偽滿中央銀行地下通道,有人說這個地下通道能通到飛機場,越傳越是神秘。
作為上世紀長春最奢華的建築,建造時無論是資金還是建築材料,確實花費巨大,有個流傳非常廣的說法,據當時參與工程的老工人講,偽滿中央銀行這個建築所用的鋼筋、鐵絲接起來,能繞地球一周,足以可見所用建築材料的數量巨大。
有一組數據,偽滿中央銀行建造時期所用鋼材5090多噸,這個數字放在當時的東北是什麼概念呢?據長春市地方志的記載,當時全年東北建築鋼材用量約1萬噸,而偽滿中央銀行所用的鋼材佔了一半。
偽滿中央銀行於1934年4月開工,1938年6月完工。這期間建築用的水泥有25萬袋,花崗巖7500塊,人造石材5700平方米,大理石5400平方米,參與此項建造工程的人多達60萬。
即使是現在看偽滿中央銀行舊址,依然能感受到它與眾不同的風格,以及那堅不可摧的結實感,這座建築整體風格比較偏向於古希臘風,無處不在的花崗巖,大樓正門是10根花崗巖石柱,銀行內部營業大廳的正面和兩側有28根石柱。
偽滿中央銀行內部的裝修與設備在當時來說非常先進,甚至當整個長春城停水停電,它都可以不受影響,獨立運行。它有從美國進口的防衛設備金庫裝置,樓內還設有暖氣,專門的深井水源,獨立的發電設備,自動乾燥設備,自動滅火設備,自動排風設備,以及自動溫度調節機等等。
最初設計的偽滿中央銀行大樓,建完一部分之後就停工了,其實是一個未完成的建築,原來的設計方案是要將偽滿中央銀行大樓,建成一個呈元寶形的左右對稱的建築,完工的是右側部分,左側部分由於資金等原因當時沒建。
日本侵略者當時在對長春的規劃可算下了血本,足以見其野心,但這奢華建築的背後是無數東北同胞們的血汗,無數的勞動力,不計其數的建築材料,購買材料的巨額資金。
偽滿中央銀行如同其他偽滿時期的老建築一樣,見證了長春這座城市一段特殊的歷史,有些人認為遺址的保留是恥辱,但換個角度想,何嘗不是一種警示呢,中學歷史課本上經常出現的,落後就要挨打啊。
你有聽說過關於偽滿中央銀行的傳聞嗎?是否在經過時細緻地觀察過它?有沒有到裡面參觀過?對它有著怎樣的印象呢?歡迎留言哦。
·END·
圖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