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
「本·阿弗萊克還會有屬於自己的蝙蝠俠電影嗎?」
2017年的《正義聯盟》差點毀滅了整個DC電影宇宙,打亂了扎克·斯奈德導演對於DCEU的全部設計,而這次失敗的大部分過錯都被算在了尾燈導演,傑夫·瓊斯和Jon Berg三人身上。
相信我,院線版《正義聯盟》造成的惡果是空前絕後的,看似扎克·斯奈德導演是最委屈的,實際上虧到家的還是華納。
大本和超人先後離開,數個電影計劃被徹底取消。
媒體都忍不住吐槽,他們竟然拋棄了整個DC電影宇宙中最重要的兩位英雄。
《閃電俠》電影前後換了數任導演,演員埃茲拉·米勒因為拒絕出演「不夠黑暗」的劇本而遭遇到網友們的指責,畢竟這個電影項目實在是拖了太久了。(接下來的事實證明了他是正確的。)
扮演小丑的傑瑞德·萊託因為獨立電影《小丑》和華納決裂,《鋼骨》的個人電影也被徹底取消,而鋼骨的扮演者在電影《正義聯盟》上映三年之後,終於忍無可忍在網上指責尾燈導演,明確的表示傑夫·瓊斯和Jon Berg縱容了他對演員的惡劣態度。
尾燈導演失去了華納高層的信任,而傑夫·瓊斯和Jon Berg也先後離開了華納的權力核心,可以說那是一段DCEU最黑暗的歲月,華納高層將鍋甩得一乾二淨,但所有明眼人都看出來了他們戰略和指揮擁有極大的問題。
但一切已成定局,DCEU錯過了最佳的發展時機,他們已經無力和漫威進行對抗。
而傑夫·瓊斯也沒能像漫威的凱文·費奇那樣拯救整個電影宇宙,而是黯然離場,自己開公司和華納合作創作獨立劇集,現在手上的項目除了《逐星女》之外還有《綠燈軍團》。
不過現在傑夫·瓊斯應該蠻開心的,畢竟DC漫畫在改革之後變成了以實力說話的狀態,隨著DDD的離開,沒有人能再次幹涉他的創作。
由他創作的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在正式發售之前,就已經在網絡上預售了三十萬本,碾壓同期所有漫畫。
ATT和曾經的華納完全不同,他們選擇了支持扎克·斯奈德導演的想法,選擇再次投資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並成功利用這件事情引發了DC粉絲的狂歡,並為HBO MAX流媒體平臺做了一次「超級廣告」。
和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在21年上線同樣重要的是「大本的王者歸來!」
蝙蝠俠這個角色曾經是大本心中永遠的痛,他為何選擇歸來呢?
想要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就需要知道他離開的原因。
時間回到三年之前,也就是2017年的一月份,那時候的大本正在為《蝙蝠俠》電影劇本的問題頭疼。
因為他必須獨自一人擔當三個職位,導演,編劇和主演。
而當時的大本正處於自己的人生低谷。
大本因為酗酒問題前後三次進入療養院,而他和前妻之間的愛情真的太可惜了,奈何詹妮弗·加納無法忍受緋聞不斷的大本,他們之間的婚姻問題持續了將近四五年之久,最終兩個人在2018年才正式離婚,而將近半年之後大本才徹底走出這段失敗的婚姻。
然而隱藏在婚姻,感情,酗酒和人生低谷之下,根據外媒報導,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理念分歧!」
有傳言表示,大本選擇放棄導演《蝙蝠俠》的真正原因是因為他和當時華納高層之間的分歧,華納高層否定了扎導剪輯版,並認為它沒有上映的價值。
傑夫·瓊斯和Jon Berg掌權之後,他們將《正義聯盟》改成了院線版那樣光明的樣子。
而大本並不想拍攝一部「娛樂風格」的蝙蝠俠,尤其是在前一部電影《夜色人生》全撲街的情況下。
其實無論是因為他的婚姻,還是理念分歧和酗酒,真正的問題還是在大本自己的身上。
「他沒了信心!」
人一倒黴喝涼水都塞牙,說的就是大本的這種狀態,他當時正在遭遇中年危機。
婚姻不順,感情不順,事業不順,媒體挖苦,輿論嘲笑。
《BVS》口碑爆炸,《夜色人生》爆虧6500萬。
從大本當時的狀態來講,他按照華納的要求寫出了一個他們「非常滿意」的劇本。
但是他對自己導演這部電影能力開始懷疑,在《蝙蝠俠》項目蹉跎了兩年之後,才終於決定推出蝙蝠俠這個角色。
羅伯特·帕丁森被選為「新版蝙蝠俠」!
但是隨著ATT全面接手華納,他們認為DC電影宇宙還值得搶救一下,那就是和「綠箭宇宙」進行聯動,組成DC多元宇宙。
而且回歸的並非只有一位蝙蝠俠。
華納對於電影《閃電俠》的想法是打造「閃點」,也就是說會出現多元宇宙的概念。
所以除了大本之外,麥可·基頓也將再次扮演蝙蝠俠這個角色。
華納或者ATT肯定有過這個想法,延續扎克·斯奈德導演的黑暗DC宇宙。
但問題就在於,就算拍大本的蝙蝠俠,也不能急於一時。
最好等到導演剪輯版《正義聯盟》上映之後,再根據觀眾們的反應對DCEU的後續進行安排。
而華納直面的兩個問題就是:
實際上華納還真的就缺一位能夠和扎克·斯奈德導演完美合作,延續他黑暗風格的導演。
馬特·裡夫斯原本不錯,可惜《新蝙蝠俠》已經確定為獨立電影了。
其實大本能夠完美解決這兩個問題,但是奈何他現在的狀態依然不適合去自編自導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