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2分紀錄片,揭開超級首富之謎:頂級優秀和普通人的差距,就在...

2020-12-24 師北宸

MBA智庫( ID:mbalib)丨來源

小朱班納丨編輯

最近在家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下稱《走進比爾》)。

這部紀錄片不長,3集,現在豆瓣上1萬多人打出了9.2的高分。

提到比爾·蓋茨,也許你和我一樣,想到的只有錢、世界首富、微軟CEO;他有天才的腦袋,曾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但看完這部紀錄片之後,才知道他原來為這個世界做了這麼多。

富豪的成功或許無法複製,但他對失敗的處理方法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值得我們學一學。

相信我,你會有自己好像看富了的感覺。

01

問題面前,創造第三選擇

在紀錄片第一集裡,蓋茨從新聞裡了解到,南非因為水源問題導致痢疾頻發,許多兒童因此死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蓋茨決定改建當地廁所,普及抽水馬桶。

他給很多知名大學發郵件,希望得到幫助。

然而,無一回復。

因為當地水道系統等原因,專家們都覺得蓋茨的想法不實際,要麼花個幾百億弄一個汙水處理系統,要麼放棄。

然而比爾·蓋茨仍試圖尋找更低成的有效方式。

當第一、第二個解決方法都不可行時,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就會去想第三個。

蓋茨永遠不會去問這個問題是否很難解決,而是去問,

這個問題為什麼沒能解決?

嘗試過什麼方法?

又有什麼方法沒敢嘗試?

為什麼?

他在不斷地給自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反駁自己。在如此往復中,逐漸理清問題、搭建框架,以接近最核心的真相,找到一個第三選擇

所謂第三選擇,就是除了戰鬥和逃跑之外的第三種方式,它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更好的解決方法。

這個概念最早出自作者史蒂芬柯維的《第3選擇》一書中,他提出了「協同」式思維新模式,指出在「你的」、「我的」以外還有第三選擇。

在我們日常生活裡,很多事情都是有第三選擇的。比方說:

你可以既做女強人又當一個好媽媽;

你可以修讀建築設計又能學金融專業;

你可以事業順利且和同事相處得很融洽;

……

難道一件事就只有兩種選擇嗎?不一定,只是我們很多時候在思考問題或者做決定前都不會多問一句:

「還有沒有別的選項?」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解決的方法和選項總是比預期要豐富得多。

之所以我們總是會陷入到「兩難選擇」中,很多時候都是因為眼光狹隘,思路和角度被自己給框住了,以為眼前的選擇就是全部了。

站得多高,就看得多遠,思維格局在哪個水平,就決定了你能想到多少解決方法。

還有些人,則是懶得想、懶得問,習慣選擇自己熟悉的方法。

哪怕只是向別人多問一句,可能別人恰好就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那可能就會出現第三種選擇。

所以,普通人和牛人的差別,往往就在於:多想一步,多問一步,如此很可能可以幫自己往深層、核心更近一步。

02

排除幹擾,深度思考

比爾·蓋茨從90年代開始,就有「思考周」的習慣。

每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帶上一大堆書籍,到兒時的房子裡,閉關閱讀,在無人打擾的環境裡深度思考上一個星期。

那段時間被蓋茨稱為「CPU時間」,因為他的腦子就像一個CPU一樣,快速運轉,處理各種問題。

這讓我想起住在名不見經傳的老家奧馬哈的巴菲特。他曾說:

「思考投資的最佳方法還是獨自一人待在房間裡,靜靜地想。要是這樣不行,別的辦法也都沒用。」

遇到問題時群策群力,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的一種習慣,但牛人們似乎更鍾意一個人安靜地思考。

因為多人討論其實有個弊端,就是它不一定能幫我們真正地梳理事情的因果以及更複雜的關係。

尤其是在一個每人五分鐘就拋出一個觀點的環境裡,你很難快速思考他們誰說得合理,也很容易被他人打斷自己的思路,有些重要細節很可能就會被忽略了。

所以,適當給自己安排一個人安靜的時間,讓自己排除一切幹擾,深度思考,通過梳理前因後果和背後更深層的複雜關係,或許一個更完整、更有邏輯的解決方法就能呼之欲出。

長遠來說,給自己獨立時間保持思考,也能讓我們走在別人前頭。

我認識一個長輩,年輕時剛進公司很納悶:為什麼我的上司文化程度不如我,但他批評我時,總能看到我看不到的問題,想出我想不到的辦法?

同事們都說是因為領導經驗豐富,但獨獨這位長輩不信這個邪。

她開始強迫自己主動找問題,並帶著問題在部門內外、行業內外進行廣泛的學習與專注的深度思考。她還給自己設定了學習計劃,根據自己工作上的目標,每天下班後就在家裡一個人思考和精進學習。

這樣一來,經過一段時間,她慢慢地找到了感覺。看問題、想辦法、做事情,都能踩到點子上了。

因此,我們都該把深度思考當作頭等大事,遇到問題時多獨立思考,多學習,多花時間,力戒思維上的懶惰,方能逐次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精益求精,同時也能走上成長的快車道。

03

擴大圈子,和牛人求解

投資人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提出:任何一個問題其實都是一個系統。

這就意味著,我們要解決問題,尤其是複雜問題,就需要靠譜的多元化思維方法。

但因為專業、工作領域等的限制,我們往往無法掌握多種思維模型,甚至於我們很容易被綁架在一個框架裡,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這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用詞來形容:框架效應。

因此,我們就需要擴大自己的圈子,和有見識的人交談。

在《走進比爾》這部紀錄片裡,導演就展示了比爾·蓋茨的朋友圈,包括比爾的「領路人」肯特,還有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以及現在最親密的巴菲特。

說到巴菲特,雖然他和比爾·蓋茨年齡相差25歲,從事完全不同的行業,但兩人卻有如靈魂摯友。日常不僅僅是打橋牌、打高爾夫、一起吃飯、旅遊,更是一起談生意、談投資,比爾·蓋茨有什麼不懂的問題也會向巴菲特諮詢請教。

真正厲害的人,都會主動去接近其他領域頂尖優秀的人。

很多時候,如果你只學某一科的知識,只從一個固定的視角看問題,想事情,就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手裡拿著錘子,眼裡到處都是釘子。」

但跨領域學習,則能幫助我們獲得多元化思維,在過程中信息共享,價值碰撞,鞏固固有知識的同時還能融合外部知識,如此問題很可能就四兩撥千斤地被解決了!

假設,你現在身處科技行業,其他人只是閱讀科技類刊物,但是你還通過與其他領域的人交流學習,掌握了許多生物學知識,那麼你就可能想出一些別人想不到的解決方法。

反過來,如果你在生物行業,但是你同時還了解人工智慧這個領域的知識,那麼你就已經是比其他只懂生物的人更具備信息優勢,在看問題上也會有更開闊的角度。

通過和不同圈子的牛人對話,實際上是在幫我們規避專業能力的限制。它能讓我們擁有一個多元化的頭腦,在看待一件事情,思考一個問題時,能夠有不同的角度。

視角越多元,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也會越多。

04

持續學習,從書裡找答案

比爾·蓋茨前幾日發布了今年的夏日書單。

每年比爾蓋茨的書單都備受矚目,眾所周知,他是個讀書狂。紀錄片裡,他的秘書稱每周都要為他準備一大袋各類型的前沿作品,讓他能夠在長途出差途中集中時間閱讀。

他每個小時能讀150頁,且能記得住其中90%的內容,同一個主題的書,他會找來至少5本對照閱讀。通過閱讀,他能快速又準確進入每一個他想要提供解決方案的領域。

這就是牛人的又一個問題解決方法。持續學習,不只是靠個人的力量,更是從書中尋找答案,不斷拓寬自己的邊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

有些人總說讀書無用,但其實歸根到底,無非是我們自己讀書太少,沒有比別人牛逼。

你看那些牛人,哪一個不是閱讀量驚人?

像海爾張瑞敏,一年大概讀100本書;

俞敏洪三個月讀六十本書;

股神巴菲特除了工作,基本時間都用來讀書;

……

當我們有了「功利心」,真正地把書本當作是解決問題的工具、尋求答案的途徑時,讀書其實沒我們想像中那麼難。

當你不知道提高自己溝通能力時,你可以看書;

當你想學投資理財,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時,你可以看書;

當你想進入一個新領域,看清一個行業的未來前景時,你可以看書……

讀書遠比我們想像中有用,它能讓我們看清自己認知上的不足,解決問題的方法局限,同時又能獲得新資訊,借鑑好的方法和思維模型。

所以,當你工作遇到困難、生活感到迷茫時,何以解憂?唯有讀書。

越是學習,越是讀書,人就越是可以有另一種角度和思維方式來看待問題,而不再囿於舊有的經驗。

因為書中有千姿百態的人生故事,有其他國家的文化歷史,有大師的智慧精髓,而且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不同時代不同國家,很多事情總是驚人的相似,如車輪一樣的循環往復。

書讀得越多,彎路自然走得越少。

紀錄片結尾,記者問:難道你從沒有想過,太難了,真的太難了,放棄算了?

比爾重複地念叨了幾遍:太難了。

但下一秒又轉手拋來一碗雞湯:「有時候你的確不得不說『我們放棄吧』,有時候你不得不說『我需要更加努力』。」

像比爾·蓋茨這樣厲害的人仍在不斷努力,在問題面前不斷發問,從牛人和書籍裡尋找更優解,將這些吸收到的東西思考內化成自己的答案。

這是牛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也是我們普通人值得終生學習的。

相關焦點

  • 《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豆瓣9.2分紀錄片,揭開超級首富之謎:頂級優秀和普通人的差距,在於這4點
    (首發公眾號:mba智庫)最近在家看了一部紀錄片,名字叫《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下稱《走進比爾》)。這部紀錄片不長,3集,現在豆瓣上1萬多人打出了9.2的高分。,想到的只有錢、世界首富、微軟CEO;他有天才的腦袋,曾連續13年成為《福布斯》全球富翁榜首富。
  • 首富比爾蓋茨紀錄片:有錢人和普通人原來有這些差距
    要說到首富,大多數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比爾·蓋茨,因為他連續13年穩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榜首。最近看完了關於他的紀錄片《走進比爾:解碼比爾·蓋茨》(Inside Bill's Brain: Decoding Bill Gates),這是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戴維斯·古根海姆拍攝的。
  • 豆瓣9.4分BBC紀錄片《二戰全史 The World At War》:一個新的德國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
  • 9.9分,難以忽視的頂級紀錄片
    一個是看完豆瓣電影排行榜的250部電影,目前還差點,暫且不提。另一個是看更多的優秀紀錄片。為什麼是紀錄片?我不知道其他的影迷在看過眾多影片後,會有怎樣的看法或體會,但作為一名已看過近1400部影視的小影迷來說,紀錄片帶給我的震撼和收穫無疑是最多和最深刻的。
  • 豆瓣9.1,首富生活,太難了
    無人不知他曾是「世界首富」。不但首富,還在首富位子上牢牢坐了N年。就算已經退休11年之後,依然是福布斯財富排行榜上的第二位。人人皆知他大名,但真正熟悉的卻寥寥。這部剛剛在網飛上線的紀錄片,豆瓣9.1。就揭開了光環之下的比爾·蓋茨。
  • 《中國醫生》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中國醫生》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2020-05-21 16:55:00來源:環球網
  • 十部頂級美食紀錄片
    《老廣的味道》1~4季豆瓣評分:8.3《老廣的味道》以獨特視角深入廣東美食腹地追根溯源,挖掘原汁原味的美食美景,體現特色全粵菜譜。上山下海,探索南粵大地深藏的最高食鮮;味蕾冒險,展現嶺南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依天而食,回歸老廣時令節氣的飲食法則;原聲原味,搜尋天間特色環境的自然之味。大道至簡,還原廣東鄉野廚藝的樸素之心;以食養生,揭示南方天地元氣的滋養之謎。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02神秘的混沌理論(The Secret Life of Chaos)豆瓣評分:★★★★★ 9.1分簡介:混沌理論,一直是困擾人類數千年的一個迷。這種在動態系統中無法用單一的數據關係解釋和預測的神秘理論,在科學界只有初步的了解。
  • 豆瓣9.2分,一部拿命換來的紀錄片,看完腿腳發軟
    ,也是一名優秀的攀巖運動員。工作日常《攀登梅魯峰》一片是金國威叩開紀錄片大門的敲門磚,豆瓣9.2分的絕佳成績,足以證明它有多優秀。本片拍攝難度之大、專業程度之高,從而促成了導演「出道即巔峰」的輝煌成就,倒也是實至名歸。據悉,金國威在拍完這部紀錄片後,曾花了大半年時間用來康復療傷,簡直是拿命在博。
  • 豆瓣高達9.9分的紀錄片!帶孩子去看最美的世界
    :9.9 2016年 | 英國 | 50min*6集 類型:紀錄片 ☆ 豆瓣評語:續寫第一季的經典,進入動植物的生活中,感受地球的魅力!藍色星球2☆ 豆瓣評分:9.8 2017年 | 英國 | 60min*7集 類型:紀錄片☆ 豆瓣評語:無盡蔚藍,海洋禮讚,評分高達9.8分。
  •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豆瓣評分9.2 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020-02-09 02:46:08 《中國醫生》開播  此前網絡播出四集 豆瓣評分9.2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
  • 片單|豆瓣9分+,珍貴的「地球生物」紀錄片,讓孩子大飽眼福!
    要想豐富孩子的成長,那就必須得了解自然,感知自然魅力,從心底生出對自然的敬佩之心。今天為孩子們推薦7部高分頂級「地球生物」紀錄片,部部豆瓣9分+,讓孩子大飽眼福。這些影片以故事性、戲劇性的形式,以真實的鏡頭勾勒出世界上最華麗、最奇特的動物、植物世界。
  • 9部世界頂級自然科學類紀錄片推薦,豆瓣評分高達9.9,假期別錯過
    2.《地球脈動》第二季(2016),豆瓣評分9.9本季總共六集,分為島嶼、山脈、叢林、沙漠、草原和城市,樹懶、巨蜥、狐猴、海鬣蜥、帽帶企鵝、雪豹、金雕、蜘蛛猴、美洲豹……大自然的神奇之手創造的萬千生物以其各自的習性自幼生活在生身土地之上。他們順應著嚴苛的自然環境,頑強追逐著明日的朝陽。然而人類肆無忌憚的活動則侵蝕著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
  • 豆瓣評分9.2,這部叫《人生第一次》的國產紀錄片究竟有何魅力?
    近幾年,國產紀錄片持續發力,每年都有一些口碑熱度雙豐收的作品出現,而今年年初火起來的一部紀錄片,沒有大場面、沒有壯麗的景色、也沒有盪氣迴腸的故事,卻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討論和共鳴。它就是馬上迎來完結的《人生第一次》,目前豆瓣評分9.2。
  • 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和孩子一起在家看世界
    :9.9分 《地球脈動II》全新紀錄片特別採用4K攝影機拍攝製作,共分為群島篇、山地篇、熱帶雨林篇、冰天雪地篇、人與動物的城市和諧生活篇等6個部分,每一幀畫面都美成壁紙。 豆瓣評分:9.7分 這是一部大型原生態紀錄片。
  • 豆瓣高達9.9分的神作紀錄片《藍色星球2》強勢回歸!大堡礁的戲份吸睛但同樣令人心憂……
    而在2017年,《藍色星球2》強勢回歸併首次將攝影機固定在鯨鯊和虎鯨背後以第一視角為人們展示深海動物的生活在播出的首日,豆瓣評分就高達9.9分!在外國版豆瓣IMDb上面也有著9.8分的超高人氣都能親自去看看這部紀錄片「我們發現了這麼多,只是剛剛開始只是揭開了海洋秘密的一個表面而已。」
  • 《中國醫生》戰疫版豆瓣開分9.7 攝影師深入武漢一線造就紀錄片神話
    由愛奇藝、樂正傳媒和健康報社聯合出品,樂正傳媒拍攝的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戰疫版正在愛奇藝熱播,一經上線就牽動了眾多關心疫情網友的心。同時也在豆瓣開出紀錄片史上最高紀錄9.7分。該紀錄片主要立足於戰疫第一現場,聚焦醫護人員,通過對他們的紀實跟蹤拍攝,真實記錄中國醫護人員堅守崗位、日夜奮戰的行動實踐和不怕犧牲、勇挑重擔的責任擔當。
  • 豆瓣9.9分,BBC最棒的5部紀錄片,承包孩子整個暑假
    《地球脈動2》 豆瓣評分:9.9 這一次,歷經117次旅程,足跡遍布40個國家,拍攝時長共2089天的《地球脈動2》比第一季更加優秀了! 巴拿馬近海的埃斯庫多小島上,住著幾百隻侏三趾樹懶。 抽一個周末,補完這部9.9分的神片。
  • 豆瓣9.2口碑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終於登陸紀實人文頻道啦
    豆瓣9.2口碑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終於登陸紀實人文頻道啦 2020-05-12 14: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豆瓣平均分9.2,10部BBC宇宙紀錄片帶孩子換個角度看世界
    家長不如好好利用孩子們延長的假期,讓他們通過紀錄片,換個角度認識一下世界。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10部壯觀的BBC宇宙紀錄片,快帶孩子看起來吧!豆瓣評分:9.5推薦理由:本片記錄了人類目前探索宇宙中,最為非同尋常的旅程,最為彪悍的空間探測器—旅行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