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予她》第三期陳漫
特別策劃 · 時間予她
在當下,可能你很難找到一個比陳漫更「敏銳」的攝影師。
木村光希 x 易烊千璽(2019 年)
木村光希 x 易烊千璽(2019 年)
從央美的學生時代開始,陳漫就一腳踏入雜誌封面的策劃拍攝。多年積累下的拍攝經驗與無盡的靈感讓她拍攝任何作品都如魚得水。從接下範爺的「雌雄同體」而聲名大噪開始直到最近的易烊千璽與木村光希組圖,陳漫已經成為時尚圈爭先恐後想要合作的對象。
妮可·基德曼(2014 年)
水原希子(2015 年)
李宇春 x 劉德華(2016 年)
在她手上綻放出光華的人們不計其數:不論大衛·貝克漢姆、基努·裡維斯、妮可·基德曼、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章子怡、舒淇、範冰冰、李冰冰、趙薇、孫儷、Angelababy、黃曉明、李易峰、張震這些人盡皆知的明星亦或是丹麥王子等上層名流,在陳漫的鏡頭裡,他們總能被拍攝出個人獨特的氣質韻味。
陳漫
她是如何做到的?
有些評論說她「自幼便有著過人的天賦」,有些說是她大膽的嘗試奠定了個人的風格。
而我覺得,這些其實都源於,她是一個有心人。
草間彌生 x 張藝謀(2014 年)
「我最擅長的是感受他們的心理。」
就像開頭所說,陳漫可能是最「敏銳」的攝影師。拍攝一組照片,除了對人物特點細緻觀察之外,更重要的是感知對方的內心。當一個人能夠向你坦誠以見,毫無遮掩的展示所有的東西,你就走入了他們的內心,通過鏡頭表現的也會是他們內心最真誠的事。這一點,陳漫似乎總能做到。
杜鵑(2009 年)
胡歌 x 霍建華(2016 年)
「我比較善於把產品變成品牌,把肉體的存在特別恰當的變成精神的存在。」
對於拍攝事物的深入觀察讓陳漫更容易找到目標最柔軟或是最亮眼的高光處,攝影師與被攝者之間的關係必須是輕鬆而緊密的,而她完美的把這些統統做到。這大概是為什麼幾乎每一個被拍攝的明星及上流人士,都與陳漫成為了關係親密的朋友。
如果不是一個對生活有敏銳的感知同時具備足夠大氣的人,是做不到這種事的。
GUESS(2014 年)
倪妮(2014 年)
「我外表是一個特別邋遢懶散的女人,內心是特別冷靜專注的男人。」
陳漫把自己叫做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對她來說,一切事物總具有多樣性與對立性,陰與陽、冷與暖——這不僅在她的鏡頭裡體現的淋漓盡致,同時在她的生活裡也似乎總是遵循著這樣的軌跡。
周冬雨(2017 年)
周冬雨(2017 年)
鏡頭中她將被攝物勾勒出多樣的線條,體現出複雜又純粹的關係。明與暗、豔麗與純淨,即使是兩樣對立存在的元素,在她的手下也能化矛盾為特異。錯落有致之下,都是最對的安排。
陳漫
生活裡的陳漫也是如此,她慵懶安靜而敏銳專注,這種矛盾讓她在尋找自我與進行工作的時候能隨意切換,而設計師、畫家、導演等多重身份,也似乎證實著她的多樣性。
陳漫xJo MALONE LONDON
有句老話叫「演而優則導」,現在的陳漫同樣也在將事業的多元性展現出來,最近幾年,她也開始從鏡頭後走到鏡頭前。幾個聯名作品,風格也是矛盾多樣,陳漫作為「自己」的那一面在作品中一覽無遺。
陳漫
作為一個正在勢頭上的視覺藝術家,受邀參加各種論壇演講及各種時尚盛會也是常事,不論是華為還是騰訊、亦或是各種海外論壇峰會,這些地方都留下了陳漫的身影。但是和一般的演講者不同的是,演講的陳漫,從來都是話不多說直接乾脆,寥寥幾張圖片與話語,就將聽眾們需要知道的、想要知道的概括完畢。言簡意賅而高效,是背後思考與總結良久的凝聚,這大概也是陳漫背後矛盾而統一的一環。
就如同前幾天剛結束的在大阪大學的演講,以自己代表性的「視覺語言」為主題,通過對作品的解讀,陳漫為在場的參會者演繹了自己如何將矛盾統一、與人交流,如何將自己自由與大膽的藝術風格帶給世界。
陳漫在演講
陳漫
「我們要如何在社會機制下能夠發揮自己最好的作用去幫助不同世界的人?」
「視覺,是地球上不需要翻譯的語言之一。」
而演講上的這兩句話,應該就是陳漫對自己事業、對自己人生的最好解讀。
這就是陳漫,一個慵懶而專注的有心人,一個多元又矛盾的統一體。
一個只做正確事情的人。
在時間予她這個特別系列裡
我們邀請來
楊瀾 阿雅 蔣欣 陳漫 王菊
五位不同年齡層
最卓越的女性人物代表
為你解讀最困擾女人的生命課題
點擊查看往期時間予她
王菊:不後悔美黑,曾經會因為胖自卑
蔣欣:我和樊勝美其實一點也不像
作者:日站君(微信ID:rizhanjun2020)。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微信號:japandesign)。
看見,更溫暖的世界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