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的香港票房冠軍《賭神2》,是周潤發最後一次稱霸香港票房

2021-01-10 忘年之戀

1990年,橫空出世的周星馳憑藉一部《賭聖》取得了4132萬港元的香港票房,不僅打破票房紀錄,並且是香港首部突破4000萬大關的票房大片。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香港正式進入了雙周一成的票房格局,由周潤發周星馳成龍三大巨星,連續多年壟斷香港電影票房市場。

在整個90年代10年中,只有1998年的《風雲之雄霸天下》搶走了一次票房冠軍,其他年份都是雙周一成霸佔。更早的1986年的《英雄本色》1988年的《八星報喜》1989年的《賭神》都是周潤發的;1990年開始,周星馳四連冠《賭聖》《逃學威龍》等;1995年開始成龍三連冠《紅番區》《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一個好人》。

周潤發是八十年代末那幾年是最紅票房最火爆的;周星馳則是1990年才開始爆紅,之後幾年也火得一塌糊塗;成龍則是出道最早,70年代末就很紅了,90年代中期開始國際化轉型,票房再創新高。 最重要的轉折出現在1994年。在這一年,周潤發的《賭神2》最後一次成為香港年度票房冠軍,而周潤發本人也在1995年底正式告別香港影壇,登陸好萊塢。

有一個說法,1994年是全世界的電影大年,這一年全世界誕生的經典電影都非常多。美國有《阿甘正傳》《生死時速》《這個殺手不太冷》《變相怪傑》《獅子王》《夜訪吸血鬼》《阿呆與阿瓜》《神探飛機頭》等等,華語電影則有《賭神2》《醉拳2》《東邪西毒》《重慶森林》《金枝玉葉》《精武英雄》《飲食男女》《新不了情》《活著》《破壞之王》《中南海保鏢》等等,確實好多經典。而這一年,對香港電影更是一個極重要的轉折年。

1986年到1993年,臺灣地區電影市場對西片(歐美電影)實行閉關政策,每年引進的西片很少,而每部西片又只有6到8個拷貝,港片因而得以獨霸臺灣電影市場多年;而這幾年也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根本原因就是有臺灣市場和資金的大力支持。那時,光是為滿足香港和臺灣兩地的院線,每年就需要200多部電影。在香港電影產量最旺盛的1993年,全年出品超過300部電影。

那幾年正是香港電影人瘋狂搶錢的時候,很多一線明星一年拍十幾部電影就發生在這個時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出現了黑社會入侵電影圈的案例不在少數,劉德華等被人拿槍指著頭去拍戲的新聞也不是孤例,更多的是出現了很多為賺錢而搶拍的爛片,拉低了香港電影的整體水準。

不久後,也就是從1994年開始,作為電影大市場和投資方,臺灣方面開始集體討伐香港電影的高價低質;同時也放開了西片進口渠道,技術更先進、製作更精良的好萊塢大片開始打入臺灣甚至整個亞洲電影市場;香港電影漸漸失去了曾經最大的外埠市場和資金來源,曾經貌似強大的電影產業漸入泥潭,從此慢慢滑向深淵。

1994年,王晶幾乎是用盡了自己全部的電影才華和頂級資源,拍了這部《賭神2》;除了成為當年的香港票房冠軍,還是香港本地票房首部破5000萬的大片,但這也是周潤發最後一次稱霸香港影壇。《賭神2》由王晶編劇並導演,主演除了保留前作的周潤發和客串的向華強,其他主演吳倩蓮、梁家輝、徐錦江、邱淑貞、謝苗、羅家英、盧惠光、黃錦江等各路明星都是新加入的;其中女主角吳倩蓮和大反派吳興國都是臺灣人,還有客串的柯受良。

《賭神2》的故事為了升級讓賭神去了法國,但最後的重頭戲大賭局還是選擇在臺灣舉行,一時間讓人感覺,臺灣是整個世界賭壇的中心,全世界的賭術高手都來觀摩這場世紀大戰。大反派仇笑痴的地下賭場意味深長的安排在臺南最繁華的一家電影院地下,影院外能清楚的看到,張學友的《新邊緣人》劉德華的《天與地》等港片和《小鬼當街》《獅子王》等美國片的海報並列展示著。

最後周潤發伴著經典的賭神音樂坐著加長房車出場,沿路有一水的黑衣保鏢開路,雖然大雨也擠滿了來看熱鬧的臺灣民眾。周潤發穿著黑色禮服大背頭酷酷的下車,走過紅地毯進了賭場;這一刻,作為現場觀眾,那種喜悅和自豪感是後來看電影的觀眾體會不到的。

在臺灣拍攝用臺灣演員,所有的這一切,很明顯是導演王晶作為香港電影的代表,討好臺灣片商和臺灣觀眾的表現。《賭神2》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為王晶重要的代表作,但依然無法改變港片日漸衰落的事實,因為狼來了。狼不只是更兇猛的美國大片,還有猖狂的盜版,加上1997年的金融危機,從此之後香港電影的輝煌漸漸遠去。

十幾年之後,香港電影人集體北上,得到了內地資金的支持,慢慢復甦;在《澳門風雲》中賭神周潤發重回賭壇,但已經無法重現1994年《賭神2》的巔峰風採了。

相關焦點

  • 1994年《賭神2》:拼湊票房冠軍
    票房並不低俗,但未能引領潮流。直到同年底王晶才拉動周潤發創建《賭神》,開創了賭博的潮流。香港的導演非常喜歡拍續集。除了程小東中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幾乎所有這些都是狗尾續集。著名的例子包括《英雄本色》和《省港旗兵》,其中《英雄本色續集》是引入小馬哥的荒謬孿生兄弟。本文中提到的王晶的《賭神2》也是一個補丁。下面的編輯將和你討論這篇文章。
  • 【《賭神2》,香港第一部票房過5000萬的電影】
    【《賭神2》,香港第一部票房過5000萬的電影】網絡流傳,1994年是全世界的電影大年,這一年誕生的經典電影很多。
  • 1994年《賭神2》:拼湊的票房冠軍
    王晶的導演生涯與賭息息相關,處女作就是賭片題材《千王鬥千霸》,1989年拍的《至尊無上》參雜了《英雄本色》的兄弟情,票房不俗但未能引流潮流。直到同年年底王晶拉來周潤發,才締造開創賭片潮流的《賭神》。香港導演對拍續集樂此不疲,除了程小東的《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外,其餘幾乎都是狗尾續貂之作,著名的例子包括《英雄本色》和《省港旗兵》,其中《英雄本色續集》更是荒謬的引入小馬哥的孿生兄弟,令人咋舌。本文提到的王晶的《賭神2》同樣是個拼湊之作,下面小編就和您淺聊此片。
  • 90至95年踏進票房冠軍俱樂部的香港電影,哪位巨星份額最大?
    九十年代可謂是香港電影的巔峰時期,那個時候的香港電影票房就可以達到幾千萬,可見當時香港人對電影的也愛,香港當時巨星雲集,先讓我們看一看90至95年踏進票房冠軍俱樂部的香港電影,哪位巨星份額最大?1990年票房冠軍《賭聖》,票房4132萬,主演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吳君如。
  • 《賭神2》王晶誠意討好臺灣資本,卻無法改變港片衰落的現實
    【1994年的香港票房冠軍《賭神2》,周潤發最後一次稱霸香港票房】1990年,橫空出世的周星馳憑藉一部《賭聖》取得了4132萬港元的香港票房,不僅打破票房紀錄,並且是香港首部突破4000萬大關的票房大片。
  • 90年代香港電影票房冠軍,周星馳佔了五部,票房最高的是成龍
    九十年代可以說是香港電影最繁榮的時期之一,無論是電影票房還是電影產量都到達一個高峰,成龍、周星馳、周潤發三人締造的雙周一成時代繼續書寫著傳奇,迷妹今天就為大家盤點90年代那些票房冠軍電影。二、1991年《逃學威龍》,票房4382萬主演:周星馳、吳孟達、張敏《賭聖》之後,周星馳、吳孟達、張敏三人再次合作,打造了《逃學威龍》,並且再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以4382萬的票房奪得1991年的票房冠軍寶座,而其後拍攝的《逃學威龍2》和《逃學威龍3》也成為周星馳經典的代表作品。
  • 香港電影票房總榜1994年
    而香港和國內也出品了《賭神2》《精武英雄》《東邪西毒》《重慶森林》《活著》《紅玫瑰白玫瑰》等等經典,而且香港票房首次突破5000萬,真是神奇的一年。 【其中包括】周潤發——賭神2/花旗少林周星馳——國產凌凌漆/破壞之王/九品芝麻官(《大話西遊》也是94年拍,95年1月上映)成  龍——醉拳2/
  • 香港電影的引領者周潤發:開創了多種電影類型,稱霸影壇十年
    1989年,主演王晶導演的《賭神》橫空出現,3600萬的票房讓發哥第三次拿下香港年度票房冠軍。更讓香港影壇掀起「賭片」的盛行,從而後面出現很多跟風之作,周星馳的《賭聖》和《賭俠》就是這個時期的跟風作品。同年周潤發和杜琪峯導演合作的《阿郎的故事》以3100萬拿下年度票房第四,再次搭檔吳宇森導演的槍戰片《喋血雙雄》1820萬票房位列第八,此片幫助吳宇森和發哥成功打入好萊塢。同年金像獎,發哥憑藉《賭神》和《阿郎的故事》兩部電影提名最佳男主角,最終憑後者拿下第三座金像獎,成為首位三獲影帝的演員。
  • 1994年《賭神2》豪華首映禮:發哥賭神歸來,眾星齊賀
    年的港片市場,在這個電影公司必爭的檔期,首當其衝,便是由周潤發主演的《賭神2》。  本片是發哥時隔五年,再次以賭神的身份歸來,而演出陣容上,還有影帝梁家輝,威猛先生徐錦江,以及邱淑貞、吳倩蓮兩大女神,因此此片一直備受外界矚目。  在電影未正式上映之前,首映禮上就已經星光熠熠!  當日周潤發特意剪了一個新髮型出席首映禮。
  • 聖誕檔:1994年《賭神2》豪華首映禮
    不知不覺又到一年的聖誕檔,回顧26年前,在這個電影公司必爭的檔期,首當其衝,便是由周潤發主演的《賭神2》。本片是發哥時隔五年,再次以賭神的身份歸來,而演出陣容上,還有影帝梁家輝,威猛先生徐錦江,以及邱淑貞、吳倩蓮兩大女神,因此此片一直備受外界矚目。在電影未正式上映之前,首映禮上就已經星光熠熠。當日周潤發特意剪了一個新髮型出席首映禮。
  • 香港票房榜:「百年周星馳」擊敗成龍、周潤發,卻和「歌神」打平
    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周星馳又憑藉著1999年的《喜劇之王》,2001年的《少林足球》,2004年的《功夫》,2008年的《長江七號》獲得了4次香港地區本土電影年度票房冠軍,自此在周星馳的整個電影生涯中,他共計獲得了8次香港本土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 香港票房榜:「百年周星馳」擊敗成龍、周潤發,卻和「歌神」打平
    在這之後的2年裡,周星馳趁熱打鐵,憑藉其主演的影片《逃學威龍》(1991年)、《審死官》(1992年)連續兩次打破香港本土電影的年度票房紀錄,並且在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霸佔了當年票房排行榜的前五名,這五部作品分別是《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2:神龍教》,這其中除了《家有喜事》是一部群星作品外,其餘的電影,都有著周星馳凝重無釐頭式的個人表演風格
  • 雙周一成在香港有多大影響力?看看八九十年代的票房冠軍就知道了
    通常我們經常說雙周一成代表香港影壇,那麼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今天我們看看香港電影1980年到1999年,這20年間有多少部票房冠軍是屬於他們的,用事實和數據說話。這裡的票房冠軍指的是香港電影,不包含外國影片。
  • 香港電影票房總榜1994年 票房首破5000萬
    1994年對於中國而言,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年」、「攻堅年」和「關鍵年」,在接下來的兩年內,中國成功實現了宏觀調控,實現了經濟的軟著陸。這一年,三峽工程動工,中國開始有網際網路,巴喬踢飛點球後成為全世界女人共同的夢中情人......最重要的是,1994是號稱人類電影史最奇蹟的一年,產生過無數的經典,前無古人,恐怕也後無來者。
  • 1994年香港電影有多繁榮,為什麼94年被稱為香港電影年?
    要說香港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一年,非1994年莫屬,這一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十分神奇的一年,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作品。小編整理了一份「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總票房排名」前20名的名單,大家看下圖:
  • 1994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位,《賭神》強勢回歸
    第1位:《賭神2》,票房5252萬,由王晶自編自導,周潤發、吳倩蓮、邱淑貞、梁家輝、徐錦江和向華強主演,《賭神》歸來,霸氣無敵。第2位:《醉拳2》,票房4097萬,由劉家良執導,成龍、梅豔芳、狄龍和劉家良主演,從第一部到這第二部時隔16年,但是在製作水平上卻並未縮水,只不過成龍和導演劉家良相處並不愉快。第3位:《國產凌凌漆》,票房3752萬,由周星馳和李力持聯合編劇執導,周星馳、袁詠儀和羅家英主演,影片是對美國電影007系列的喜劇惡搞,不過有了周星馳,影片也成為一部喜劇經典。
  • 霸氣1994,為什麼被稱為香港電影年?
    要說香港電影最具代表性的一年,非1994年莫屬,這一年對於香港電影來說是個十分神奇的一年,誕生了無數經典電影作品。小編整理了一份「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總票房排名」前20名的名單,大家看下圖:其他一些明星大腕的作品,雖然質量也很不錯,但是也沒能有好的票房排名,因為1994年香港電影市場好作品出現了井噴,實在是難分高下,票房不能代表一切,但是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參考。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票房前七名的影片。第一名:《賭神2》在《賭神》大獲成功的前提下,《賭神2》延續了《賭神》的劇情,電影人物主次分明,電影配角十分經典,劇情多有反轉,引人入勝。
  • 那些年,香港影視圈的票房靈藥
    數據統計結果只選取每一年香港電影票房TOP10,前10名以外的數據在這裡均不予考慮。1970-1979這10年香港票房TOP10成龍:1978年《醉拳》,票房676萬,票房排名第2位;1978年《蛇形刁手》,票房270萬,票房排名第8位;1979年《笑拳怪招》,票房544萬,票房排名第1位;周潤發,李連杰,周星馳三人均未上榜。
  • 周潤發,是永遠的賭神,小馬哥,曾經竟被稱為票房毒藥?
    周潤發直到1986年,吳宇森導演的電影《英雄本色》,該片不但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開創了香港黑幫英雄片的電影潮流,而且周潤髮飾演的小馬哥也成為了影迷的偶像,他終於揚眉吐氣,不但摘下了賭神劇照此後周潤發一發不可收拾,1988年,周潤發憑《秋天的童話》、《龍虎風雲》、《監獄風雲》三部電影同時提名影帝,以三個各不相同的角色自相角逐,最後以《龍虎風雲》中的高秋一角勝出
  • 盤點香港91-99年電影票房冠軍電影,哪一部是你心中的神作呢?
    曾經的90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那時的香港有著「東方好萊塢」的美譽。無論是演員、歌手還是導演、編劇,都非常優秀,所以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下面就來列舉一下10年間每一年的票房冠軍,其中哪一部更讓你記憶深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