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分類、分級

2020-12-23 地海探心

一、地質災害分類分級原則

(1)地質災害是依據地質災害概念和涵義進行全面的科學分類。凡是與內動力地質作用、外動力地質作用、人類工程動力作用有關的地質災害,以巖石圈自然地質作用為主導因素形成的自然災害都歸入地質災害類型。

(2)地質災害分類體系採用三級分類體系,把地質災害按照災類、災型、災種三級層次進行劃分或歸類。災類為一級結構、災型為二級結構、災種為三級結構。

(3)地質災害分級指標要反映地質災害的基本屬性特徵和主要災情特點。

(4)分級的級次數量和不同級次的差幅適當,要能恰如其分地反映不同種類、不同強度地質災害的成災差異。

(5)地質災害與其它自然災害分類分級要具有協調性、可比性。

二、地質災害分類

地質災害分類分級標準將地質災害的類型按致災地質作用的性質和發生處所進行劃分。劃分為地球內動力活動災害類、斜坡巖土體運動(變形破壞)災害類、地面變形破裂災害類、礦山與地下工程災害類、河湖水庫災害類、海洋及海岸帶災害類、特殊巖土災害類、土地退化災害類共八類地質災害。

按成災過程的快慢劃分災型。從災害發生過程看,對人類影響最嚴重的是災害的活動過程。根據災害活動過程把地質災害劃分為突變型地質災害和緩變型地質災害兩類。突然發生的,並在較短時間內完成災害活動過程的地質災害為突變型地質災害。發生、發展過程緩慢,隨時間延續累進發展的地質災害為緩變型地質災害。

突變型地質災害包括:地震災害、火山災害、崩塌災害、滑坡災害、泥石流災害、地面塌陷災害、地裂縫災害、礦井突水災害、衝擊地壓災害、瓦斯突出災害、圍巖巖爆及大變形災害、河岸坍塌災害、管湧災害、河堤潰決災害、海嘯災害、風暴潮災害、海面異常升降災害、黃土溼陷災害、砂土液化災害共19個災種。

緩變型地質災害包括:地面沉降災害、煤層自燃災害、礦井熱害、河湖港口淤積災害、水質惡化災害、海水入侵災害、海岸侵蝕災害、海岸淤進災害、軟土觸變災害、膨脹土脹縮災害、凍土凍融災害、土地沙漠化災害、土地鹽漬化災害、土地沼澤化災害、水土流失災害共15個災種。

三、地質災害分級

1.地質災害災度等級劃分

地質災害災度分級,以一次災害事件造成的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兩項指標把地質災害災度等級劃分為特大災害、大災害、中災害、小災害4級。潛在地質災害根據直接威脅人數和災害期望損失值亦劃分為相應的4級災害。

地質災害直接經濟損失指地質災害發生過程中直接造成的現場經濟損失,強調的是直接致災原因是地質災害且經濟損失發生在即時即地。

地質災害期望損失是基於地質災害發生概率計算出的,在相當長時期內的年平均經濟

損失值。非實際發生的災害經濟損失,為預測經濟損失。

地質災害災度等級分級表中,傷亡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兩項指標用於地質災害發生後確定災情使用。直接威脅人數和災害期望損失兩項指標用於潛在地質災害(尚未成災的)防治分級時使用。

2.地質災害災變等級劃分。

包括地質災害在內的自然災害的災情程度主要取決於兩方麵條件:災害活動程度和災害影響區受災體的易損程度。災害活動程度主要指災害活動強度(或規模)、活動頻次。災害活動是自然環境變異的結果。自然環境變異程度越高,災害活動越強烈,破壞能力越大。在災害研究中,為了區分災害活動與災害的成災後果,把災害活動程度稱為災變強度,把對災害活動程度的分級稱為災變分級。

相關焦點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 3.3 預警支持系統 3.4 預警級別及發布 3.4.1 預警分級 3.4.2 預警信息發布 4 應急處置 4.1 應急處置分級 4.1.1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Ⅰ級) 4.1.2 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
  • 2019年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2020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其中特大型地質災害有25起,造成44人死亡、9人失蹤、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3.4億元;大型地質災害有37起,造成26人死亡、1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中型地質災害有262起,造成65人死亡、2人失蹤、6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5.0億元;小型地質災害有5857起,造成76人死亡、2人失蹤、4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1億元。(二)分布情況。
  • 2020年11月份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12月份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2020年11月份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12月份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2020-12-14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局成功舉行地質災害防治專題培訓暨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裝備交接儀式
    為進一步加強汛期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巡查排查等防禦工作,提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人員業務素質,9月22日上午,市自然資源局三級調研員諶禮勇在局機關1號樓主持召開地質災害防治專題培訓視頻會議,並舉行了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體系裝備建設市、縣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裝備交接儀式,由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鄭志文同志代表省自然資源廳向我市發放了地質災害防治技術裝備
  • 貴陽市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近五年來,該市共接報處置500餘起疑似地質災害災(險)情,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面向「十四五」,根據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經驗,貴陽市應從「查、防、治、避、救、宣」幾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一、創新思路「查」,竭力查找隱患。「地質災害隱患在哪裡?」
  • 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_2020年工程建設中的地質災害資料下載_築龍...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溼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鹼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我國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易發區面積約佔國土面積的65%。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等4個...
    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立足防大災、抗大險,做到關口前移,注重平時防範和減輕災害風險,建立健全群測群防機制,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統一領導,統分結合。在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有關單位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突發地質災害防禦和應急處置工作。  (3)屬地為主,分級負責。
  • 淮南市開展202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培訓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能力和水平,強化基層幹部群眾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增強防災減災實效,夯實網格化管理基礎,12月10日,市自然資源局、市應急管理局聯合安徽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舉辦2020年淮南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業務培訓會。
  • 內蒙古自治區已建立地質災害預防預警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已建立地質災害預防預警體系,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成立檢查組,積極推進各盟市自然資源局和有關礦山企業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一是各盟市均設置了地質災害行政管理機構,編制完成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並發布實施,基本已完成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防災預案的編制工作。二是各盟市基本建立了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體系,實現與氣象、水利等部門的防汛防災預警信息共享,採取雨情通報、微信等多種形式,發布汛期地質災害預報信息。
  • 地質二隊承擔的揭陽市首批普適型地質災害監測項目通過專家評審驗收
    2020年以來,地質二隊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地質災害防治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廣東省自然資源廳關於做好 2020 年省十件民生實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積極為汕潮揭三市的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救援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服務,服務民生。
  • 淳安等地地質災害紅色預警!
    7月7日18時至7月8日18時,杭州市(淳安縣、臨安區)等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很高
  • 大型地質災害防治公益微電影《懺悔》首映禮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8日上午,大型地質災害防治公益微電影《懺悔》在金鷹影視文化城湖南聖爵菲斯大酒店舉行首映禮,正式揭開《懺悔》全國放映的序幕。湖南省自然資源廳、湖南廣播電視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專業委員會、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學會的領導及全國地質災害防治新技術新裝備新標準交流會的1000多名代表參加了首映禮。
  • 遇到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看這3條,可以救命
    遇到地質災害,如何避險自救?記者採訪省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處副處長黃運茂等專業人士,他們認為,地質災害發生前有跡可循,發生時若能採取科學正確的處置方法,是可以成功避讓的。地質災害發生前有跡可循我省地質和氣象條件非常複雜,地質災害易發多發。
  • 陽新縣楓林鎮:全力補足水利工程短板 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5日,陽新縣楓林鎮黨委書記柯水林組織開展了水利工程「補短板」、地質災害治理工作調研活動。柯水林一行先後查看了絨湖大堤灌漿、龍下水復綠、南城-劉衝排洪港清淤、下羊湖閘站水毀修復、黃橋畔堤水毀修復等工程建設情況,隨後楓林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寒主持召開了工作推進會。
  • 雙牌縣關於2020年第二批地質災害搬遷避讓戶名單公示
    根據湘財建指[2015]205號、湘財建指[2015]494號和湘財建指[2017]196號文件精神,將我縣2015-2017年未實施完的搬遷避讓指標用於今年新發生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原在冊地質災害隱患點自願申請搬遷的居民。
  • 青島發布24小時地質災害黃色預警 市區、嶗山區等地要注意了
    半島記者 於紅靚23日下午,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應急管理局、青島市氣象局聯合發布青島市24小時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報時段為2020年7月23日19時~2020年7月24日19時,預警等級為黃色預警。
  • 高溫之後大雨將至,綿陽這個汛期來得有點陡,嚴防地質災害
    昨天(5月5日),我省發布今年汛期首個地質災害黃色預警,其中我市梓潼、江油在預警區域。汛期到了,要嚴防地質災害,綿陽準備好了嗎?據了解,我市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360個,其中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不穩定斜坡等,主要集中在平武、安州、江油、北川等地,而強降雨是引發地質災害的主要因素,因此要特別注意。
  • 【記者在現場】安慶:靶向叫應助群眾跑贏地質災害-中國氣象局政府...
    4日18時,潛山市氣象局聯合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地質災害黃色預警,次日9時升級為橙色預警,並及時通知鄉鎮信息員及地質災害防禦責任人。  發源於安慶市的「96121聲訊電話反撥系統」,經多年發展已成為當地靶向叫應的重要手段之一。8日凌晨2時,市氣象臺值班人員發現上遊黃梅至九江一帶有強回波移向宿松,迅速指導宿松縣氣象部門將暴雨橙色預警上調至紅色。
  • 因地質災害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畢節這條路封閉
    因地質災害存在極大安全隱患,畢節這條路封閉 2020-07-09 22: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雨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飛勇檢查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
    1月6日,雨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飛勇實地檢查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區自規局、八步鎮相關負責人員陪同檢查。趙飛勇現場聽取了區自規局關於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建設進度、工期倒排及存在問題,先後對八步鎮八步村6組張家溝泥石流、八步鎮金花村王家溝泥石流2處治理工程進行實地檢查。重點檢查工程安全措施落實,項目部設置,項目現場管理、人員配置,工程進展情況,對地質災害重建項目推進情況表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