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羊
在文章正式開始之前,在此插播一條重要訊息——這個周末,我們將會在廣州本地的逵園藝術館開展關於《DEPARTURE》特刊的藝術展,屆時還有 Steppy 敬愛的主編老 Ray 同志的籤售會和分享會哦,廣州的讀者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啦!
PS:9 月 19 日 14:30-16:30 的分享會,因場地有限,需攜帶邀請函入場。欲獲得邀請函,請在後臺回覆:重新出發。
▲ 具體訊息都在海報裡了,請各位著重 Check 一下展會的具體時間哦!
好的,活動預告完畢,來到今天的正文~
說到日本,相信對屏幕前關注我們的讀者們來說,一定不陌生。你還記得上次去日本是什麼時間嗎?你會懷念在日本旅行的日子嗎?
▲(image:mojane.com)
無論是日常我們公眾號的文章,還是我們的特刊《 AGED 》、《 BEYOND 》和《 CONSTRUCT 》,以及今年登場的《 DEPARTURE 》,編輯老師們都會不斷給大家傳達與日本潮流文化相關的知識和見解。但是,今天阿羊不是來搶編輯老師們的飯碗,而是準備帶大家去到 Steppy 鏡頭下的日本,順便分享一下個人在拍攝時的心得感受。當然,我並不是出一個教程去教導大家如何拍照,大家把這篇文章當作經驗分享就好啦~事不宜遲,馬上出發!
稍等一下!在出發前,我們要檢查一下所攜帶的攝影器材。因為這一次我主要分享的是有關於攝影方面的,所以涉及 vlog 的設備暫且先不討論。說到器材,想必是大多攝影愛好者會在意的問題,經常會有人問我跟阿澤「使用的器材是什麼」或者是「新手有什麼器材推薦呢」。關於器材的選擇,更多是根據你個人方向和預算去決定的,大多是平時旅遊拍的話,微單或者卡片機就夠用了,更何況卡片機無論在便攜、畫質和焦段上有著一定的優勢。
而我平常使用的器材是 SONY A7 Mark III 機身,鏡頭大多數時候是 TAMRON 28-75mm f/2.8 DiIII RXD 和 CANON MACRO 100mm f/2.8 ISUSM (用的是 SIGMA MC-11 轉接環,實現自動對焦),偶爾會攜帶一枚廣角鏡頭 SONY FE 16-35mm F4 ZA OSS。
想要了解更多《DEPARTURE》幕後製作趣聞的朋友可以本周末前往廣州逵園藝術館,到時候我們還會給大家解鎖「DEPARTURE」背後更多的含義以及獨到見解。那麼,咱們周末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