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戰爭中沉睡的士兵

2020-11-19 澎湃新聞

原創 瑪格南圖片社 MagnumPhotos瑪格南圖片社

睡夢中的專家Steve Kim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6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在阿富汗戰爭中,克拉高谷被公認為是最危險的駐地之一。瑪格南攝影師蒂姆·赫瑟林頓(Tim Hetherington)曾跟隨記者塞巴斯蒂安·榮格(Sebastian Junger)去到那裡的戰場上,完成《名利場》(Vanity Fair)雜誌的拍攝任務。後來,這次拍攝變成了歷時兩年的一次調查項目,赫瑟林頓集中記錄了一個空降步兵排的戰爭經歷。

這次拍攝的成果包括報導阿富汗戰爭的傳統新聞攝影作品,深入觀察軍人的多屏幕、多媒體項目《Sleeping Soldiers》(沉睡的士兵),有海報展覽,還有書籍《Infidel》(異教徒)和紀錄片《Restrepo》(雷斯特雷波);憑藉這部紀錄片,赫瑟林頓和榮格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提名。

睡夢中的「Doc」 Kelso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6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睡夢中的「Doc」 Kelso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這都是關於人的故事。我並不想說自己記錄的是阿富汗戰爭。

——Tim Hetherington

睡夢中的中士Richardson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2011年,時年40歲的赫瑟林頓在報導利比亞戰爭時不幸犧牲。他曾這樣描述《異教徒》系列:「它講的全是人的故事。我並不想說這記錄的是阿富汗戰爭。這些圖片的拍攝經過深思熟慮,描繪了士兵的經歷,還有手足情誼。先介紹克拉高谷的背景,然後再讓觀者近距離看到那些士兵……去認識他們,了解他們的生活。接著,會看到他們上場作戰,就是典型的戰鬥。最後,才看見這些年輕人沉睡的樣子。」

《Sleeping Soldier》系列作品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用獨特的手法記錄了戰爭,以異常親密接近的方式刻畫那些服役的青年。

睡夢中的中士Elliot Alcantara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2009年紐約攝影節上,一批聚焦沉睡士兵的私密人像作品和拍攝軍人日常工作的錄像片段構成了一件裝置藝術品,剪輯和聲音設計由馬加利·夏麗爾(Magali Charrier)完成。當時,展覽鼓勵參與者近距離觀察牆上的展品。

睡夢中的Lizama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6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對於赫瑟林頓拍攝士兵們的過程,塞巴斯蒂安·榮格曾回憶道:「我們所在的雷斯特雷波前哨站,離最近的美軍陣地大約有一到兩個小時腳程,那裡沒有任何消遣活動。沒有電,沒有網絡,沒有電視。

空閒時,無聊的士兵們完全無事可做。他們真的只有坐著和睡覺,他們經常睡覺。有一天非常熱,大概有32攝氏度,蒼蠅到處飛,酷熱之中一片安靜,無聊得叫人抓狂,而蒂姆就躡手躡腳地到處走,拍下那些睡著的傢伙。」

睡夢中的『』Doc」 Kelso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這就是蒂姆的厲害之處,他能夠注意到別人忽視的地方。

——Tim Hetherington

睡夢中的中士Aaron Hijar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他跟我說,『你看,這就是他們的母親的視角,他們卸下武裝,就像小男孩一樣,很少有人能以這樣的角度觀察士兵。他們就在這裡睡覺,天真無辜,毫無防備』……大部分人其實都是大男孩了。這就是蒂姆的厲害之處,他能夠注意到別人忽視的地方。」

睡夢中的Luke Nevala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至於這種刻畫戰場上士兵的方式的意義,榮格表示:「我認為人們很容易去吹捧士兵,也很容易將他們妖魔化;把他們用作某種象徵,或是用他們來代表自己喜愛或厭惡的事情。無論怎麼做,個人的獨特性都會被埋沒。

我想,無論是支持戰爭還是反對硝煙的人士,如果能在士兵們放下警戒、進入夢鄉的時候去觀察,就都能以更人性化的方式看待這些個體。」

睡夢中的Tad Donoho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睡夢中的中士Mace

阿富汗,庫納爾省,克拉高谷,2008年7月

© Tim Hetherington | Magnum Photos

原標題:《Tim Hetherington | 阿富汗戰爭中沉睡的士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
    從最近的評論和報導來看,川普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在11月之前迅速撤軍是一種大選年策略,這是一個更受國內政治而非阿富汗局勢驅動的突然決定。事實上,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已經結束多年,現在或多或少結束了,而且這樣做是有充分理由的。最後一批美國士兵的撤離既不是像人們建議的那樣突然,也不是決定性的清算。
  • 《戰爭幽靈》並非二戰,其實是阿富汗戰役中負傷士兵的幻覺
    前半段是平庸的二戰靈異鬼片,劇尾的劇情反轉,蹦出亮點,由靈異片驟變為科幻片……原來是現代阿富汗戰役中,5個美國大兵被炸身殘,電腦模擬二戰信息植入大腦,以治療士兵心理創傷…… 1944年,納粹佔領下的法蘭西,美軍小隊隊長柯裡斯、狙擊手塔伯特、布奇、柯克、電報員尤金,前往被82空降師打跑了的德軍最高指揮部
  • 2020歐美阿富汗戰爭大片《前哨》1080P.英語中字
    《前哨》劇情簡介: 斯科特·伊斯特伍德、卡賴伯·蘭德裡·瓊斯、奧蘭多·布魯姆將主演Millennium Media打造的阿富汗戰爭題材影片
  • 」阿富汗人不算人「 - 聊聊美英法澳軍隊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
    摘翻幾個段落讓大家看看: 在Bravo連的士兵中,在午餐聊天和深夜打牌的過程中,殺死阿富汗平民的概念一直是無數次談話的主題。《滾石》雜誌獲得的這些照片描繪了美軍的前線文化,在這種文化中,殺害阿富汗平民與其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理由,不如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理由。 部隊內部大多數人都不喜歡阿富汗人,無論是阿富汗國家警察、阿富汗國民軍還是當地人,一名士兵向調查人員解釋道。「每個人(美國士兵)都會說他們(阿富汗人)是野蠻人。」 一張照片顯示,一隻手少了一根手指。
  • 真相放大鏡: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到底造了什麼孽?
    真相放大鏡: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到底造了什麼孽? 央視網消息:11月19日,一份關於澳大利亞士兵在阿富汗的戰爭罪行官方報告震驚了全世界。
  • 屠殺平民、割喉兒童之外,澳軍士兵在阿富汗新的醜行被英媒曝光
    無論是在阿富汗,還是伊拉克,澳大利亞都很積極地參與美國主導的海外戰爭。不過,近日,一份澳大利亞軍方的報告,卻披露了澳軍特種部隊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所犯下殺害無辜平民,甚至對兩名兒童進行割喉等種種罪行。該報告公開後,澳軍司令坎貝爾親口承認了澳軍士兵所犯下的種種罪行。該報復透露,共有25名澳軍特種兵參與了23起殺害阿富汗平民和囚徒的事件,有39名無辜平民被澳軍士兵屠殺。
  • 美國取消與塔利班和談,阿富汗戰爭的來龍去脈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經取消了原定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秘密會議,原因是塔利班承認,最近曾發起襲擊導致一名美軍士兵死亡。美國取消這一原定在戴維營舉行的秘密會議後,塔利班方面表示,美國才是損失更多的一方。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爭究竟是為了什麼?戰爭為何又打了如此之久呢?
  • 電影推薦:4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近距離的感受戰爭的殘酷!
    電影推薦:4部好看的阿富汗戰爭電影,近距離的感受戰爭的殘酷!《鬣狗之路》是保羅·格羅斯主導,由 保羅·格羅斯 、羅西弗·薩瑟蘭 、 克拉克·約翰森 、 艾倫·霍科 、 克裡斯汀·霍恩主演的一部戰爭電影。
  • 阿富汗戰爭
    現在我們談及蘇聯解體,原因昨天已經說了,有外因更有內因,其中的外因便是美國所制定的一系列顛覆蘇聯的計劃,比如說處心積慮地讓蘇聯陷入了阿富汗戰爭與波蘭危機。特別是阿富汗戰爭,更是被後世誇大為導致蘇聯解體的導火索,被稱為蘇聯版的「越南戰爭」,我記得高中歷史教科書上,還特意用了一段來介紹阿富汗戰爭,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蘇聯為什麼要入侵阿富汗?
  • 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得到哪些利益
    美國以反恐名義發動阿富汗戰爭,是要控制阿富汗,進而向中亞地區進行擴張和滲透,阿富汗地處歐亞大陸要衝,是連接歐亞的咽喉地帶,控制了阿富汗,也就扼制住了中亞,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目的不是阿富汗,而是中亞。
  • 「揭秘」阿富汗戰爭:美軍學中國遊擊戰術,奧斯卡影片不保真!
    19年的美塔交戰中,約6%的情況是美軍陣亡一人或幾人,約95%是塔利班分子死亡。可即便如此,仍有超過2500名美軍戰死,2萬多人受傷。期間,美軍還積極學習中國遊擊戰術,駐地記者也披露:奧斯卡影片不保真!一場苦苦支撐的戰爭!
  • 阿富汗戰爭被遺忘的「帳單」:要終結的錯誤依然是錯誤
    美國:2400名軍人陣亡的「帳單」 超過2400名美軍士兵在阿富汗戰爭中陣亡,對其親友來說無疑是災難性打擊。對所有美國民眾來說,也要為戰爭的昂貴開銷「埋單」。2019年12月11日,阿富汗安全部隊士兵在駐阿美軍巴格拉姆基地附近警戒。
  • 澳退役士兵講述駐阿經歷:我們在阿富汗殺人 侵略 極不光彩
    前澳大利亞駐阿富汗士兵 布拉登·查普曼: 我們靠近他後,一名士兵向他射擊,向他的胸部開了兩槍,還在經過他身邊時開槍打穿了他的頭,隨後他徑直向前走去。還有一次,澳軍在執行任務時,打傷了一名阿富汗老人的腿。
  • 推薦:13部經典阿富汗戰爭電影
    2006年9月,帕拉斯一個3人組偵查小隊從他們的前哨站出發,路上俯瞰著阿富汗南部的卡賈基水庫,他們將前去參與打擊塔利班蓋達組織。當他們穿越一個乾涸的河床時,其中一個人不幸踩中了地雷,這些地雷其實是在約25年前俄羅斯佔領時期留下的。他的戰友衝到他的身邊,結果卻發現他們被數量不明的地雷包圍了,他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有可能造成重傷甚至死亡。
  • 最大空軍基地遇襲 3名美軍士兵遇難 美軍在阿富汗已經束手無策
    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是駐阿美軍後勤補給中心根據美國媒體消息,4月8日,美軍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附近受到汽車炸彈襲擊,3名美軍士兵和1名美國安全承包商遇難,另外有多人受傷。激進組織已經宣稱對此事負責。美軍及阿富汗安全部隊只能控制一半國土由於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戰略位置重要,因此也是激進組織重點攻擊的對象,2013年美國剛宣布準備與激進組織進行談判,對方就組織對這裡的襲擊,事件造成4名美軍士兵陣亡,2015年這裡受到汽車炸彈襲擊,又有至少6名美軍士兵被炸死,2016年同樣又是巴格拉姆基地,美軍再次遇到炸彈襲擊,此次事件又造成4名美軍士兵遇難,由於美國現在急於從阿富汗撤軍,特別是美國總統宣布從阿富汗撤出一半美軍之後
  • 《前哨》7月3日上線 根據阿富汗戰爭真實事件改編
    《前哨》7月3日上線 根據阿富汗戰爭真實事件改編 時間:2020.05.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
  • 荷蘭士兵也曾在阿富汗射殺平民?!
    荷蘭士兵也曾在阿富汗射殺平民?綜合路透社及荷蘭《忠誠報》消息,一名荷蘭退伍士兵23日向荷媒爆料,2007年他所在的部隊在阿富汗烏魯茲甘省巡邏時,曾按上級命令向一處居民建築開火,可能導致平民死亡。對此,荷蘭國防部很快作出回應,稱已要求檢察官介入調查相關事件。
  • 美國如何在阿富汗上浪費數十億美元,如今撤軍的士兵能否過聖誕節
    喀布爾–阿富汗的撤軍正在進行中——在將近20年後,基地被關閉,軍隊正在回家的路上。近20年來,美國軍方用大量的鮮血、汗水和淚水來對抗叛亂分子。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建議,對於留下來的2500名士兵來說,只剩下兩個大基地和幾個衛星基地。但是在地面上,情況越來越糟:塔利班發動了更多的襲擊,佔領了更多的土地,成千上萬的人逃離了家園。對這些人來說,和平協議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許多人對它的成功失去了信心。
  • 蘇聯入侵阿富汗啟示
    1979年聖誕之際,蘇聯10多萬兵力,從其南部戰區兵分兩路,對主權國家阿富汗開始近10年之久的軍事侵略。隨後蘇聯解體,阿富汗直到今天繼續內戰。 在這之前就出現了戰爭的跡象,當年夏天的時候,西方記者就看到蘇阿邊境附近出現了大批的穿兩種服裝的蘇聯士兵。
  • 《戰爭幽靈》的背後:真實的阿富汗
    看到許多朋友在影評底下吵了起來,我個人在美國居住過,也去過中東遊玩,再加上自己找的資料,來講講美軍在阿富汗的這段歷史。1. 不可否認的是,美國發起了阿富汗戰爭。但不要被這個名字所困惑,阿富汗戰爭並不針對普通百姓,而是專打蓋達組織和塔利班。這兩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