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鄭爽在自己的直播間開啟了首次帶貨。
一開始,鄭爽表現正常,緊跟著畫面開始弔詭起來。
主播介紹產品,反覆強調產品賣點,鄭爽就質疑對方:「你為什麼要一直重複這些話?「
主播說產品對身體好,鄭爽就盯著問:「對身體哪裡好?「
主播說面膜便宜到不敢相信,鄭爽直接怒懟:「有什麼不敢相信的,都在這。」
火藥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
後來,鄭爽情緒失控,一邊哭,一邊抱怨兩位主播,說不希望他們來,她不喜歡自己的直播間變成商業化。
搞得兩位主播憤然離場,場面一度尷尬到難以直視。
我也很納悶,直播帶貨就是如此,鄭爽你怎麼突然就情緒失控了呢?
事後,男主播發文說:鄭爽收了商家的坑位費,這就是一次商業直播,就是為了帶貨的。
這次直播,要介紹完30多款商品,否則就算違約要賠償。
有人粗略計算,這次鄭爽的坑位費高達上千萬。
當然了,她能賺多少錢不在今天討論的範圍,她是否敬業,都不在今天我們討論的範圍。
我們想說的是,鄭爽為什麼是這樣的姑娘?
前段時間,網友熱議鄭爽和張翰要複合了,做為金童玉女般的組合,我們還是很樂意看到二人再續前緣,結果張翰一條回復宣告「複合」涼涼。
張翰說:沒複合,沒聯繫。
六個字,徹底斬斷所有人的幻想。
提到鄭爽,多數人就兩大印象:整容外加戀愛腦。
她的戀情一直被大家關注,從和張翰在一起後,她自卑到去整容,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看很美,能拴住男友的目光。
兩人分手後,她很長的時間裡都無法找回自信。
和胡彥斌在一起後,她小心翼翼,默默討好。
在她寫的書裡,她說和胡彥斌有關的100件小事中,她做到了:支持你做任何事情,哪怕只是玩玩感情,我都能接受你的放縱。「
看到這裡,真讓人心疼。
這哪裡是一個談戀愛的姑娘,這分明是一個在角落裡委曲求全的可憐孩子。
那有愛情需要一個人犧牲到這種地步?
這不是愛情,這是枷鎖。
即便如此卑微,感情還是說散就散。
和胡彥斌分手後,鄭爽遇見了張恆。
尤人說,張恆是素人,應該可以和鄭爽長久相愛,能夠給鄭爽想要的安全感。
事實卻是,兩人一方賭氣沉默,玩了冷戰,另一方苦苦哀求,主動求和。
三段感情,鄭爽總是認真付出,卻又慘敗的一方。
流量小花鄭爽一直是高熱度話題體質。
她身上的任何事,都能引發粉絲和網友的關注。
她的幾段戀情,她為了男友整容,公共場合抽菸等,在多數人看來,這個姑娘任性,自戀,反叛,內心卻又極度敏感和脆弱。
她自戀,因為她有姣好的顏值和極度上照的身材,16歲考了北影,17歲拍個偶像劇就能收穫粉絲大片。
23歲憑藉《畫壁》她被金像獎提名。
這樣看來,這個29歲的姑娘,真的是順風順水,一路平坦。
鄭爽4歲就開始表演,5歲學習鋼琴,12歲就離家求學,16歲就進了北影。
父母把所有關注和情感都投入在她身上,媽媽更是把自己沒有辦法實現的明星夢放到女兒身上。
她一方面知道自己是父母的焦點和驕傲,另一方面,她又不喜歡父母強加給她的人生規劃。
這就是她為什麼自戀卻又自卑的原因。
自卑是因為從小被壓制,自己的需求無法被滿足,父母的幹涉讓她喪失了自我主宰的權力,等到成人後,卻又默默承受,拒絕改變。
簡單說,她的內心太擰巴了。
即將30歲的鄭爽忘記了一個事實:成熟是人生的必選項。
不論過去如何,我們總要學會成熟,學會理智。
但她拒絕長大。
出道十年,可圈可點的作品沒幾個,在很多場合,她的言行也極度不專業。
何炅問過她:作為演員,有沒有覺得特別艱辛的時候?
她直接回答說:我就是特別不爭氣的人,我拍戲覺得累了,我就說我不想拍了。
有人說,如果導演要求必須拍完呢?
她直接說,哭啊。
好像一個孩子得不到糖果,就哭給大人看。
不得不說,她的心智真的太不成熟了。
對她而言,感情比事業重要;感情中的安全感比兩人是否合適更重要。
她需要被愛,被人看見,被人無條件滿足。
30歲的人了,似乎還是那個被父母安排,唯唯諾諾的三歲女孩。
她不懂有些滿足,要自給自足,沒有誰能代替自己自我救贖。
她也不懂,身為演員,沒有什麼比打磨演技,提升專業更能吸引他人的目光。
感情中,她一味放低姿態,以為妥協就等讓對方死心塌地,她不知道自己在戀情中到底是需要被照顧,還是平等相愛。
30歲了,該長大了。
做為成年人,我們只欠自己一個道歉。
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不喜歡的人生,重點是你要開始行動,而不是一邊抱怨,一邊忍受。
不論我們從事什麼職業,我們要尊重它,要努力做到更專業,而不是打醬油,瞎摸魚。
即便是父母,也不會給予我們百分比完美的愛,所以我們總要學會原諒父母,學會自愛,自我成全。
你只有成為一個獨立自主,成熟理智的人,你才有能力去愛別人,去擁有屬於自己最好的生活。
-------End-------
文/魚白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