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看到海洋「藍眼淚」奇觀,我嫁到了福建平潭(不是

2020-12-25 騰訊網

嵐島,即平潭島,「嵐」是它的簡稱。冬季的嵐島風大浪急,每天都讓人有種「入冬還在刮颱風」的感覺。因此,嵐島的冬季,宜宅家,忌海邊出遊。

不過開春以後,島上的氣溫驟然上升,空氣既溫暖又潮溼,屋內冰冷的瓷磚和玻璃還未適應,便簌簌地流下了「汗水」。討厭的南風天來了,嵐島卻開始熱鬧了起來。當夜幕降臨,在海邊玩耍的人竟沒有一絲回家的念頭,沙灘上的守望大軍反而壯大了。

他們在等待一種值得回味一輩子的景觀——藍眼淚

01

什麼是藍眼淚?

最近頻上微博熱搜的「藍眼淚」,涉及到的主要是一些個體微小、會發光的浮遊生物。當海水受到外界擾動時,也驚擾了它們,在它們的體內或體外便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淡淡的藍光。

簡單說來,藍眼淚就是這些浮遊生物發出藍光的現象,有時,藍眼淚也被用來直接指代這些發光的浮遊生物。

在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出現過海面下眾多生物同時發光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在這一場景中有發光的魚,發光的水母,還有發光的微觀生物。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溫度適宜時,處於汛期的閩江給河口附近的海域帶來了充足的淡水和營養鹽輸入,給海中浮遊生物的大規模增殖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在風與海流的輔助下,大量會發光的浮遊生物被送至海邊,衝向海灘,在海浪的拍打下被激發出螢光——此時人們就非常容易看到成片的藍眼淚,隨著浪花向海灘襲來。出海的漁船行駛過的地方,也會產生泛著幽光的藍色波紋。

比利時海邊出現的夜光藻發光現象丨Hans Hillewaert / Wikimedia

02

是誰在發光?

形成平潭藍眼淚現象的發光生物主要是什麼呢?如果各位有閱讀過相關新聞,會看到兩種答案: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和海螢

夜光藻是一種球狀單細胞生物。雖然在分類上屬於甲藻門,卻不會進行光合作用,而是用觸手捕食硅藻、綠藻、細菌甚至魚卵等食物。因此,也有學者將它們稱為「夜光蟲」。

事實上,除了夜光藻,甲藻類還有不少成員也會發出螢光,只不過夜光藻的確是平潭海域附近的優勢種

顯微鏡下的夜光藻丨Maria Antónia Sampayo / Wikimedia

新聞裡說了,除了夜光藻,聚集形成平潭藍眼淚現象的還有海螢。海螢隸屬於節肢動物門介形綱狀肢目下的一科——海螢科Cypridinidae,該科下的大部分成員都會發光

那麼形成平潭藍眼淚的,可能是哪種海螢呢?

在我所查得的所有網絡資訊中,都說是彎喉海螢屬(Vargula)的希氏彎喉海螢(Vargula hilgendorfii)。可是再往深處查,卻查不到相關的論文或報告。沒有專業的文獻支持,也沒有權威的定種結果,所以要敲定平潭的海螢藍眼淚是由希氏彎喉海螢這一物種聚集形成的,實在是太過倉促了。

希氏彎喉海螢的發育過程。丨Norio Wakayama / Journal of Zoology (2007)

03

實踐出真知:不是希氏彎喉海螢!

藍眼淚曾經激發了我濃厚的興趣,為了能夠長期目睹藍眼淚,我選擇嫁到平潭(大誤)。終於在2019年5月份,我遇見了此生第一次的藍眼淚景觀。

那幾天的藍眼淚並沒有很明顯,在每天倆小時凍成狗的等待裡,我只看到了幾次波浪拍打在一起時閃現的光——不是很藍,甚至有點兒像白色浪花的反光。但是湊近海浪剛拍打過的沙灘,我清楚地看到了星星點點的藍色螢光

某次觀賞結束後,我萌生了採樣的念頭。那天的藍眼淚觀感略有不同,被海浪拍打在沙灘上的小傢伙們留下的光,比之前持續得更久一些。我馬上抓了一小把沙子,沙子裡的小動物尚有生命氣息,在我手中一閃一閃的,像是在呼吸。我甚至能用手指捏住它們——像芝麻一樣大小和觸感的小東西

我有預感,這是貨真價實的海螢。因為相比於夜光藻,海螢的外殼更硬,個體也更大點兒。

回家路上我一直將它們握在手中,一到家立馬將它們放進一定濃度的酒精裡。後來,我將樣品帶到實驗室放在解剖鏡下觀察。終於,它們在體視顯微鏡下現出了真面目。

形成平潭藍眼淚的生物之一——海螢。圖二的肚子裡一顆顆的是卵。丨喵魚醬

那麼它們是希氏彎喉海螢嗎?

不是!隔壁課題組裡專門研究海螢的姐姐根據我拍攝的照片作了鑑定,認為這幾隻海螢的形態與希氏彎喉海螢相差甚遠,甚至都不是彎喉海螢屬的,更像海螢屬(Cypridina)的齒形海螢(Cypridina dentata),後者是福建近海的常見種。

我在某日平潭藍眼淚爆發時採得的海螢,更像是圖中的齒形海螢。而下圖中的希氏彎喉海螢,外殼尾部不像齒形海螢的外殼尾部這般突出丨《中國海洋浮遊介形類》

希氏彎喉海螢丨《中國海洋浮遊介形類》

在嚴謹的科學研究中,凡事都不是絕對的。這次採到了許多齒形海螢,不一定代表每次聚集形成平潭海螢藍眼淚的海螢都是這一種。研究海螢的姐姐建議我多做幾次採樣,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收穫。

04

它們為什麼會發光?

其實許多海洋生物都會發光,在海洋裡,小到細菌,大到魚類,都有些成員自帶發光功能。發光能夠幫助它們保護自己、警告天敵或是與同類交流。

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是化學發光的一種,因為它們的光是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的。這些生物能合成螢光素螢光素酶。螢光素和氧氣反應產生光,而螢光素酶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不過這樣表述相對寬泛,實際上具體到不同的類群,乃至不同的物種時,它們的發光機理仍有所不同。

各類生物的發光機理。圖中左邊是發光物質的結構式,右邊是以該發光機制發光的主要生物。圖片修改自Steven H.D. Haddocket. al./Annual review of marine science(2010)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雖然以夜光藻為代表的甲藻類和海螢都通過釋放螢光素與螢光素酶來產生螢光,但二者發光物質的結構式其實是不同的。

此外,對於甲藻類來說,發光的化學反應發生在藻體體內;而海螢則是將體內的螢光素和螢光素酶一同排出,這兩種物質在體外遇水之後,螢光素酶才會催化螢光素髮光。

也就是說反覆刺激之後,海螢就一滴都不剩了。

05

藍眼淚說明海水汙染了?

有一種觀點說,藍眼淚是赤潮藻類聚集形成的。嗯,夜光藻是赤潮藻類沒錯,但海螢不是(前面說了海螢是介形類)。此外,夜光藻雖然是赤潮藻類,但是它本身不含赤潮毒素——不是所有的赤潮藻類都含有赤潮毒素的。

不過就算是不含毒素的赤潮藻類,大量增殖也可能危害到水體環境——密度過高的赤潮藻類會黏附在魚、蝦等動物的鰓上,令動物窒息死亡。死亡的赤潮藻類和冤死的動物屍體在分解過程中,還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產生有害物質,進而影響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

因此對沿海養殖戶來說,若海域裡出現了大量的夜光藻,還是要警惕的。

2017年日本愛媛縣出現的赤潮現象。丨melvil / Wikimedia

有的小夥伴搞錯了因果關係,認為是因為水體受到了汙染才導致了藍眼淚大爆發。事實上,只有在清澈的水質中,藍眼淚的效果才會那麼迷人,而夜光藻密度在達到一定程度後才會導致水體被汙染。

不過不要怕,科學家們會做好實時監測,只要水體裡的夜光藻密度適當,夜光藻藍眼淚依然是平潭旅遊的好夥伴(握拳點頭望向遠方)!

06

如果你也想當「追淚人」

請聽我多嘮叨兩句。首先給大家打一劑預防針:就算提前做好「追淚」攻略,還是有可能白跑一趟

藍眼淚既然是涉及自然生物的奇觀,那我們就不可能精準地預測它出現的時間和地點,否則我們就能直接預測我國沿海的赤潮爆發,簡簡單單就可以幫助沿海養殖戶避免赤潮災害引起的經濟損失了。

可是平潭有這麼美的海,就算晚上看不到藍眼淚,白天的風景也很值得看啊!你看看這天空、這海景、這石頭房!

給大家看看我拍的平潭美景,環島觀光、看日出、趕海都不錯丨喵魚醬

最適合追淚的時間

平潭的藍眼淚現象主要發生在4月至9月,其中4月和5月是藍眼淚高發期,在這段時間內可能連續好幾天都會有高亮度的藍眼淚爆發,而且不論當天天氣如何(無風/颳大風,晴天/雨天/霧天)都會有。

但是過了6月之後,藍眼淚的發生頻率會降低,特別是夜光藻藍眼淚的發生頻率,這很可能與海水溫度、鹽度、海流以及風向變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有關。

日落之後,在沒有其他光源的地方,藍眼淚便登上舞臺了。凌晨時分的體驗感最佳,因為此時是整座島嶼的熟睡時刻,周遭靜謐不已,只剩下海浪和心跳的聲音。

但是!人生地不熟的,還是不要太大(zuo)膽(si)了,小心迷了路。建議大家結伴賞淚。

最適合追淚的地方

在平潭島的東面一線,就是臨著臺灣海峽的海岸,都有可能看到藍眼淚,北至貓頭墘、長江澳風力田,南至大福灣。建議有心人關注一些專門直播平潭藍眼淚的抖音號或公眾號,這些帳號通常會派人蹲點,及時告知觀眾和讀者當天的藍眼淚出現地點。

平潭島觀光巴士的路線圖丨平潭國際旅遊島

對了!一定要交代大家。去海邊千萬不!要!開!汽!車!不然保證各位堵得頭暈目眩、膀胱腫脹。儘管平潭島的環島路平坦寬闊,然而從北港村起一路向北,至長江澳風車田處,都沒有支線,不容易掉頭。此外,往流水鎮方向,一旦下到村子裡,村裡的路就更窄了,不僅給自己添堵,也給村民們添堵。

不如租輛小電驢,一路馳騁高歌隨心所欲。

如何拍出好照片

如果是為了拍出滿意的照片並分享給親友,那手機是不大行的。建議各位帶上專業的單眼相機,架上三腳架,設置的時候適當增加曝光。先拍幾張照片再根據效果調整參數,肯定能拍出理想的照片。

我手機(iPhone 8)拍出來的極限丨喵魚醬

這是遺留在沙灘上的藍眼淚。和我一同賞淚的路人竟然用手機(華為P30 Pro)拍出了星雲的效果丨沒有透露姓名的路人

其他注意事項

1.不要打光,不要開手電,拍照不要開閃光燈。大多數時候藍眼淚其實並不明顯,持續時間也不長,外界光源是非常影響觀感的。

2. 不要為了激起藍眼淚,而不停地向海裡扔石頭。目前已經出現了人們往黑漆漆的海裡扔石頭,卻不小心砸到漁船的情況。因此,建議大家在沙灘上而不是碼頭邊賞淚。在碼頭邊觀賞也更危險,容易失足落入海中。

3.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不要亂扔垃圾!愛護海洋,把塑料垃圾收好扔進垃圾桶,不要遺留在沙灘上。否則今後我們看到的只能是鋪滿塑料垃圾的海面了。

當你的雙眼適應了黑暗,藍眼淚的光就會愈發耀眼嫵媚。赤腳踏入水中,用腳划水看波光粼粼,再抬腿看小生物附在腿上發出星星點點的光。踩在沙灘上,腳掌所及之處,螢光蔓延數公分,轉瞬即逝。

還在等什麼呢姐妹!這個五一假期,你就是傳說中的(戴著口罩的)冰雪女王!

作者:喵魚醬

相關焦點

  • 福建夜景「藍眼淚」奇觀,引網友遐想
    在海洋的世界中,美麗是一直存在的,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海洋奧秘。例如福建平潭在最近就出現了一片藍色大海,奇特的景色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從而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他們都想看一看這片「藍色的大海」。平潭的藍色大海給靜謐的黑夜添上了一絲色彩,猶如進入阿凡達的虛幻世界中。其實「藍眼淚」並不是海水的顏色,而是一種揮發藍光的浮遊生物,在浪花拍打這種浮遊生物時,就會發出淺藍色的光,這樣就形成了我們看到的「藍眼淚」。網友看到這一奇特的景色,紛紛在網絡上發出想要去現場許願的聲音,將「藍眼淚」推到了大眾的視線裡。
  • 美到上央視!福建平潭連續多天現「藍眼淚」
    近日,福建平潭部分海域出現「藍眼淚」景觀。晚上,海面上能看到泛著星星點點的藍色螢光。專家表示,平潭「藍眼淚」其實是夜光藻,受到外界強烈擾動後,發出藍色螢光。而此前,就有網友拍下了"藍眼淚"的奇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海面被夢幻的螢光藍點覆蓋,仿佛置身於阿凡達裡的潘多拉星球。
  • 你知了解近很火的福建平潭的「藍眼淚」,海洋裡的極光嗎?
    你知道海洋裡的極光嗎?你想偶遇這種極光並用腳踩出藍色的浪花嗎?近期福建平潭便出現了「藍眼淚」這種奇觀,這種奇觀如夢幻般來襲,螢光般的海浪波濤,赤腳踩在水上猶如人間的星河,綿延的海岸線全部變成了晶瑩的藍色。
  • 福建平潭再現藍眼淚奇觀,整條海岸線猶如浩瀚的銀河,美哭了遊客
    3月18日晚,福建平潭再次出現藍眼淚 ,在海浪拍打下,猶如天上的星星墜落於海,綿長的海岸線變成了晶瑩的藍色。藍眼淚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2013年8月13日,平潭藍眼淚被首次發現,從此它就成為了平潭旅遊的一張名片。海螢跟夜光藻組合產生的藍眼淚是最美最強的,海螢自帶的光加上夜光藻疊加的赤潮,這些都是要根據水溫、天氣、漲潮、風向等等因素符合的情況下才會出現。
  • 大海的秘密平潭海域接連出現「藍眼淚」奇觀
    近日,福建平潭海域發現海上奇觀,夜幕降臨,海面上泛起藍色螢光,星星點點如夢如幻,雅稱「藍眼淚」。海上的藍眼淚怎麼來的呢?原來藍眼淚是一種自帶螢光的微生物,漁民習慣稱它為「海熒」,意思海上的螢光!「藍眼淚」其實是夜光海藻,作為一種赤潮生物,生長在世界各個海域,是海洋赤潮的主要發生藻。被衝上岸以後,只能生存大概幾十秒的時間,曇花一現也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藍眼淚雖然美麗但並不友好,夜光藻繁殖過盛並密集容易形成赤潮,對漁業產生很大危害。所以專家稱:夜光藻爆發是一種危害海洋生物的現象。
  • 美到窒息!福建多地爆發「藍眼淚」奇觀,廈門邊上也有!
    浪漫到尖叫! 近日,泉州惠安淨峰 「藍眼淚」又一次大爆發! 廈門人,你去追「淚」了沒? 視頻:王滄海 泉州、平潭現「藍眼淚」奇觀 說到「藍眼淚」的奇觀 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應該是平潭 其實,不用遠赴福州 就在廈門隔壁鄰居
  • 平潭「藍眼淚」哪裡看,視野最好?
    這段時間,藍眼淚又雙叒火啦,今年的藍眼淚提前來襲,原本4到5月份出現的藍眼淚,今年2月下旬就出現了.很多人都想去觀看浪漫奇觀"藍眼淚",那麼,平潭"藍眼淚"哪裡看,視野最好?這是很多人關注的,畢竟角度不一樣,看到的美景也大不相同,下面就給大家講解一下.
  • 福建平潭的「藍眼淚」,相約來一場藍色的約會!
    近期,一年一度平潭的「藍眼淚」又要開始了,而且最近天公也很作美,天朗氣清,不妨約上三兩個 好友,去平潭旅遊一番,去看一看這美麗奇幻的「藍眼淚」!平潭的「藍眼淚」一般是在每年的4-9月份都會有出現,出現頻率最多的是5月份和7月份,這兩個月份會比較經常出現。「藍眼淚」其實是一種浮遊螢光生物,學名為希氏彎喉海螢,這種生物離開海水存活不過100秒就會死亡,可以說是如曇花一現,故而令人嚮往。
  • 漆黑的夜裡,海洋發出藍光,「藍眼淚」在這些地方就能看到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派在會發光的大海裡,夢幻又浪漫。當時在我看來,這個場景肯定出自導演的想像,現實肯定不存在這樣的奇觀。但現實卻是,這種發著藍光的海,遍布世界各地。為什麼會出現「發光的海」現象這種發光現象叫做藍眼淚。
  • 福州平潭島的藍眼淚奇觀,如夢如幻,但想看藍眼淚需要一點運氣哦
    平潭原來是座海島,現在已經通過一座公鐵大橋和一座公路大橋與大陸相連,平潭島的面積比廈門島還大,去當地旅遊度假的遊客不少,大都是去吃海鮮的。今年4月初至今,美麗的福建平潭島海灘,已經連續多日出現了夢幻的藍眼淚奇觀。
  • 福建「藍眼淚」奇觀如何形成,科學家稱是赤潮生物
    作者:大臉菌近日,福建多地的「藍眼淚」奇觀再次刷爆網絡,作為常年出現「藍眼淚」的平潭島更是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徹夜等待。腳踩星辰,夢幻追淚,許多人都希望前去一睹這夢幻般的仙境。不過,如果你知道藍眼淚是怎麼來的,或許就高興不起來了。
  • 五月的福建平潭,島上的藍眼淚仿佛落入大海的最美星空,宛如仙境
    因此,它還有一個更加生動形象的名字,大家都管它叫藍眼淚。雖然我國的海邊城市也不少,但是想要看到它,或者說親眼目睹這種獨特的風景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藍眼淚一般在六、七月份出現,而且是沿著沙灘呈帶狀。在夜間的時候能閃閃發光,也有科學家稱這種生物光為「冷光」。可能是它對於海域環境的要求比較高吧,如果說想要看到它,或者親眼目睹這一奇特的海景現象的話。
  • 福建這裡的「藍眼淚」迎來大爆發!太夢幻……
    2020年03月18日福建平潭「藍眼淚」爆發 美哭了!平潭的「藍眼淚」昨晚迎來大爆發!太夢幻了…… 今年的「藍眼淚」比往年提前到達,從岸邊到海上,閃爍著藍熒熒的「淚光」,許多人的手機裡刷屏著喜悅之藍。
  • 福建平潭迎來「藍眼淚」奇觀 比往年都早了一些
    新京報訊(記者 李傲)近日,福建省平潭縣出現「藍眼淚」奇觀。一片藍色點綴在海面上,在海浪的拍打下,煞是好看。每年不少人也會慕名而來,平潭縣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最佳觀賞季節在4、5月,今年提前到來了。
  • 絕美奇光 平潭看「藍眼淚」的最佳時間
    它是靠海水的一種能量生存的,但是隨著海浪被衝上岸時,離開海水的藍眼淚只能夠生存少過100秒,隨著能量的消失,藍眼淚的光芒失去,它的生命也就結束了。  為什麼偏偏是藍色,而不是其他顏色呢?那是因為各種顏色的光在大海中的傳播速度不一樣,光波較長的紅光、橙光、黃光,射入海水後,隨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漸被吸收了,這個時候藍光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最快。
  • 2020年平潭第一波藍眼淚來襲
    不久前海釣愛好者郭華拍下一段凌晨北港出海偶遇藍眼淚的視頻昏暗的海水在藍眼淚的渲染下發出神秘的藍光一起去先睹為快吧!點擊播放 GIF 0.6M據海釣愛好者郭華介紹說拍到藍眼淚整艘船上的釣友都非常興奮>仿佛漫步於星空「藍眼淚」景觀是海洋裡的螢光生物所發出的藍色光芒人們形象地稱之為「藍眼淚」往年平潭的「藍眼淚」一般於4月至10月間出現在周邊海域而今年2月下旬開始平潭就發現藍眼淚的蹤跡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平潭藍眼淚提前來臨呢?
  • 福建的「藍眼淚」你見過嗎?夢幻到尖叫!
    在2013年,福建平潭「藍眼淚」首次被發現,引起轟動的同時,也成了平潭旅遊的一張新名片。每年總有那麼一段時間,朋友圈刷屏的全是「藍眼淚」。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希望一睹「藍眼淚」奇觀。大李/攝靜待塵緣Irving/攝但是也有不少小夥伴表示迷茫。「藍眼淚」到底是什麼?
  • 平潭「藍眼淚」美景提前報到,這份觀測指南請收好!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記者張哲昊)19日,平潭綜合實驗區氣象局發布首期「藍眼淚」氣象條件預報
  • 福建平潭的藍眼淚,就像是星星掉下了大海
    平潭海邊的藍眼淚但是,做一個追「星星」的人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藍眼淚並不是每一天晚上都能看到的,不要因為最近連續幾天都能看到它而認為它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其實見到海裡的「星星」跟見到天上的流星的機率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非常難看到的,需要很好的運氣。所以能見到藍眼淚的人兒們要許願才行了!
  • 平潭,不止是藍眼淚
    才是中國大陸距離臺灣島最近的地方 平潭島是福建第一大島 中國第五大島靜臥在福建東端 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平潭由126個島嶼組成在主島周邊有許多小島相伴素有「千礁島縣」之稱知道平潭島的人 大多是因為藍眼淚平潭是中國藍眼淚最大規模的爆發地每年的4-9月的夜晚 如果你足夠幸運就能邂逅一場夢幻絕美的「藍色奇蹟」如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