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生產車間。郭斌 攝
提到「超級工廠」,或許你的第一反應就是特斯拉。但就在最近,浙江也提出了「超級工廠」打造計劃。
今年3月,浙江製造「超級工廠」計劃啟動,根據官宣,該計劃以C2M(用戶直連製造)模式為核心,瞄準浙江產業帶上的製造型企業,以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預測能力精準連接製造商和消費者,提升中小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在國內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浙江此時提出打造「超級工廠」,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推動傳統意義上的製造型企業向有大數據根基的新製造企業轉型,而擁有數據優勢的電商平臺與產業帶的深入互動,將加速消費類製造企業從批量製造模式向個性化製造模式轉換的進程。
未來,「浙裡」會長出怎樣的「超級工廠」?近期,記者調研多個產業帶,一窺浙版「超級工廠」計劃下展露出的「尖尖角」。
電商巨頭新賽道 圈地優質製造資源
一排排一體化織襪機自行忙碌,管理人員腳踩平衡車「穿梭」抽查……在浙江諸暨,不少襪業企業的生產車間正發生「智」變。
「以前傳統襪機畫好花樣需要用U盤一臺臺去傳輸數據,現在,一臺電腦就能管所有生產線的排單,一位管理人員就能照看兩排襪機。」浙江凱詩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戚建軍告訴記者,今年他打算在供料端也加上數位化模塊,讓「一個訂單需要多少原材料」的前端生產也從人工計算轉向數位化。
「凱詩利」原先從事襪業產業鏈上遊的化纖行業,去年向襪業生產進一步延伸時,戚建軍就確立了要做差異化中高端市場的目標。「我們做化纖時就提供一對一服務,襪業企業想做出什麼樣的襪子,我們就生產什麼樣的原料,現在可以自己配合。」他說。
戚建軍這番話,實際上暗含著C2M的根本邏輯:按需定產。而在當下,浙江製造工廠要去直面的需求從「企業客戶」轉向了「消費者客戶」。當電商購物、直播帶貨等消費形態不斷消弭工廠與消費者的距離,製造型企業也覓得了更多洞悉消費者需求、開發適銷對路新品的良機。
機會不是剛剛才出現的,但對具備優質製造能力的浙江企業而言,眼下卻是抓住這個機會的最佳時點。一位長期研究浙江經濟的人士認為,傳統的外貿代工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前兩年中美貿易摩擦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如今企業開拓國內市場的意願、需求、動力空前強烈,而面對消費升級的海量市場,平臺也有自我提升、搶增量市場的動力。
可以說,此時推動「超級工廠」,有合力亦有共振。今年3月26日,淘寶首次發布C2M戰略,阿里巴巴副總裁、淘寶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提出,未來3年,淘寶將幫助1000個產業帶工廠升級為產值過億的「超級工廠」,為產業帶企業創造100億元新訂單,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元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
瞄準浙江製造產業帶的不止是阿里巴巴。此前,拼多多與寧波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唯品會也與溫州開展合作。「電商平臺希望將市場最流行、最緊缺的產品數據反饋到生產端,從而得到更理想的產品。」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呂淼看來,這個不約而同的舉動背後,是平臺利用數據優勢優化供需關係的市場選擇。
在這場優質製造資源的「圈地」角逐之中,浙江為何成為大家的共同選擇?電商平臺們想做什麼?拼多多副總裁湧泉的話裡有部分答案:超過1000位技術工程師和產業專家將幫助寧波各產業提供定製化的大數據研發建議和智能化生產方案,將通過增強創新能力、做強產業鏈條、推進融合發展,打造一批外貿轉內需的典型企業。
「電商平臺對接製造企業,只為幹成一件事,那就是讓優質的浙江製造佔領國內消費升級的市場,以此提振市場信心,激發製造活力。」浙江省經信廳副廳長嶽陽認為,「超級工廠」要通過市場供需的數據洞察撬動製造環節的變革,浙江作為網際網路強省、電商大省和製造大省,有優勢、更有能力培育出自己的「超級工廠」。
浙江製造新特質 產品硬核講好故事
近幾年,包括網易嚴選、淘寶心選等在內的「工廠直連」模式以性價比優勢構建起有效滿足消費者對品牌、品質需求的新型商業模式。淘寶數據顯示,消費者關注的性價比產品中有近四成源自全國各地產業帶。
產品「硬實力」之外,浙江還缺什麼?
精準的數據洞察能力。「我們每一季會做50款以上的襪子設計和打樣,最終會有20款左右進入市場銷售,其中約一半左右的產品能符合銷售預期。」浙江和茂盛襪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仁勇告訴記者,目前庫存的把握基本靠市場反饋的追單,在數據賦能之下,企業如何提高生產端的精準性和後端的反饋效率是他最關心的。
此外,浙江製造還需要講好故事的能力,講不好故事,就很難在消費者腦海中佔據一個好位置。「包裝、文案、產品缺一不可。」浙江東方緣針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旭兵告訴記者,這並不是「怠慢」產品,而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這幾年,諸暨最火的菠蘿襪就出自他們公司。在各類短視頻平臺上,把菠蘿裝進襪子的視頻讓這款襪子「自帶流量」。除了菠蘿襪,他們還打造了防汙的可樂襪等產品,從名字到性能再到最潮流的直播帶貨、產地溯源模式,企業都在嘗試。
在追求理性消費、個性化消費的同時,90後、00後消費生力軍早已在國際大牌旁邊為中國製造留好了「位置」。「超級工廠」需要在實踐中探索、成長出屬於浙江製造的新特質,讓更多企業具備定義、開發新品,精準按需定產、靈活應對供需變動的綜合實力。
「『超級工廠』是優質的浙江製造實力與國內消費升級市場銜接的最佳結合點。」慈谿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寧波加樂多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餘雪輝認為,浙江中小型製造企業正在迎來嶄新的紅利期。而要抓住這一輪機遇,需要懂製造的製造企業和懂消費者的電商平臺共同發力。
超級工廠新動能 重塑產業分工體系
「超級工廠」如何「超級」?在尋訪寧波、紹興製造企業的過程中,企業經營者紛紛給出自己對「超級工廠」的理解和期許。
「在諸暨,產業帶資源整合的趨勢非常明顯。」陳仁勇認為,「超級工廠」的終極目標是幫助產業帶提升產品附加值、在全球產業鏈中找到更高定位。陳仁勇創立的「阿格萊德」主打功能性運動襪,賣得最好的一款馬拉松襪集合了上筒梯度壓力、吸溼排等多項專利,定價達到128元一雙。近幾年,這樣的創新產品在諸暨襪業產業帶不斷湧現,但OEM、ODM等生產模式,依然佔據襪業市場的主流。
諸暨市襪業電商協會會長、諸暨市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鍾耀棟認為,「超級工廠」的核心不光在於平臺能提供精準的數據洞察,而在於企業能否基於此構建起自身的商品匹配能力,「你既要有現階段的商品銷售數據,更要有全鏈條的快速反應能力,這包括製造、也包括設計。」
「『超級工廠』不是某個生產環節做得超級大,而是能在相關領域整合起一條相對完善的產業鏈,涵蓋多個生產環節,形成『大製造』。」東進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賢認為,能做好單個生產環節的是傳統意義上的「超級工廠」,能夠做好某幾個相關環節、完成產品鏈高質量發展的,才是他心目中的「超級工廠」。
餘雪輝進一步表示,「超級工廠」不應只是某個工廠,而是在相對集聚的產業帶上形成的工廠矩陣,從而形成更強的製造能力和更迅速的市場反應速度。以慈谿小家電產業帶為例,除了終端的小家電產品,前道的模具,後道的各種零配件、機加工環節等,在方圓百裡範圍內都能實現配套。
但這樣的理想狀態,對產業帶整體能力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鍾耀棟告訴記者,「卡拉美拉」此前一直走輕資產運營模式,產品生產都交給下遊工廠來完成,但從去年開始,一個小型的智慧工廠已被納入規劃。「襪子的生產設計存在季節性,企業可以快速調節自己的生產計劃或者加力拓展新渠道,但部分下遊生產企業效能不均、產能分散,傳統的跟單、排單模式也很難具備數位化串聯性。」他認為,諸暨已形成的產業鏈協同和精細化分工模式曾是襪業產業崛起的亮點,但如今反倒存在一定的制約性,這也是整個產業帶提質升級時必須攻克的難點。
陳明賢和鍾耀棟想到了一起。「之前由於社會分工太細,各個環節各自為陣,反而不容易做出好東西,打造關鍵環節上的『超級工廠』有可能取得突破。」陳明賢以大紡織為例:在這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上,他們可以選擇跟面料最相關的絲線-織造-染色-後整理環節「深耕」,他認為,這樣的「超級工廠」更符合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方向。
「正在探索成形的『超級工廠』有望重塑新的產業分工體系。」呂淼認為,在這次疫情面前,傳統分工的全球產業鏈體系脆弱性被放大,產業鏈條環節過多、運輸距離過長等問題加劇了整條產業鏈斷裂的風險。未來,製造業供應鏈或將呈現出短鏈條、本地化、近岸採購等趨勢,這也要求產業帶上的浙江企業更大程度發揮其協同作戰能力,在一個個「超級工廠」單元之上,為集聚的浙江產業帶再造競爭新優勢。
記者手記 「預」見超級浙江製造
採訪中,有人給筆者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提起口罩,大家腦海中第一反應很可能是3M,但其實3M的主要業務並非口罩。那麼,為什麼消費者會對3M有這樣的「思維定式」呢?
答案或許不止一個。但歸根結底,好產品是影響消費者認知的最大因素。常年為國外品牌代工,足以說明浙江製造能力已不是問題。加上當前國內消費市場升級的大背景,讓優質的中國製造更好服務國內消費者成為大勢所趨。重新整合優質製造能力,摸清市場需求,製造出更加符合國內市場消費升級趨勢的高性價比產品。
目前來看,掌握消費大數據的平臺和優質的浙江製造企業,可以聯手做好這件事。正如一家浙江製造企業主所言:如果說加入WTO帶來浙江製造快速走向全球是一次時代機遇的話,那麼如今龐大的消費升級內需市場將是我們新的時代機遇。浙江製造企業現在更加注重品牌化、標準化,注重生產細節、生產質量,這有利於浙江製造提升核心競爭力。
11年前,在阿里巴巴「春雷計劃」首次啟動之前,馬雲曾寫下一封致全員信《冬天的使命》:「10年以後因為今天的變革,我們將會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
再過10年甚至更久,「超級工廠」會讓我們看到更好的浙江製造嗎?不妨拭目以待!(作者 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