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視聽擬赴港上市 旗下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2021-01-16 新浪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高楊)9月11日,記者從港交所官網獲悉,華夏視聽傳媒集團於近日遞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招股書顯示,華夏視聽是一家依託於影視製作業務與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等兩大支柱業務的傳媒集團。

在高等教育業務方面,華夏視聽旗下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根據中國大學校友會的統計,2019年在中國傳媒及藝術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一)。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統計,憑藉傳媒及藝術相關專業目前在校學生有12697名,華夏視聽旗下大學是中國第二大民辦行業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提供商。於2018/2019學年,超過58000名申請人進入該大學,而最終僅4.6%獲錄取。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華夏視聽的總收益分別為2.393億元、5.569億元及3.683億元,利潤分別為9280萬元、1.806億元及1.488億元。華夏視聽的高等教育業務於往績記錄期間穩定增長。高等教育業務產生的收益由2016年的2.38億元增至2017年的2.563億元,再增至2018年的2.769億元,收入佔比分別為99.4%、46%、75.2%。

截至6月30日的2019上半年,華夏視聽高等教育業務產生收益為1.654億元,佔總收入比重為27.6%。

於2015/2016學年、2016/2017學年、2017/2018學年及2018/2019學年,華夏視聽旗下大學分別共有大學本科在校生12164人、12468人、13008人和13515人。

招股書顯示,就教育行業而言,民辦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行業實現快速增長。於2018/2019學年,中國有1.0百萬名學生角逐0.6百萬個傳媒及藝術大學名額。

受對人才及媒體專業人士的需求所推動,民辦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享有優質學費架構,2018/2019學年可向每位學生平均收取人民幣19029元,而中國普通民辦高等教育向每位學生收取學費的平均值為人民幣13530元。加上學生群體規模日益壯大,民辦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的總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人民幣89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人民幣129億元,且預期於2023年進一步增長至人民幣181億元。

未來,華夏視聽計劃擴大旗下大學的規模,同時優化學費定價,以提高盈利能力;探索新增長機會;持續提高旗下大學的教育質量;有選擇性地進行戰略聯盟、投資及收購。

相關焦點

  • 華夏視聽教育明日港交所上市:旗下經營南廣學院,已獲李澤楷認購
    據招股書資料,華夏視聽教育IPO募集資金的30%將用於製作媒體內容,30%用於擴大旗下校園,30%用於收購,剩下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成立於2005年12月27日的華夏視聽教育集團是一家依託於一流的影視製作業務與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等兩大支柱業務的傳媒集團,是中國民辦電視節目製作行業的先驅之一。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母公司擬赴港IPO,計劃拓展華東、華北校區
    藍鯨教育9月10日訊,昨日,華夏視聽傳媒集團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聯席保薦人為麥格理資本、招商證券。招股書指出,華夏視聽擁有兩大支柱業務,分別為影視製作業務與傳媒、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業務。教育業務的主要承載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將更名「南京傳媒學院」,畢業證怎麼辦?
    近期,一條「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將要改名的消息在朋友圈大面積刷屏。眾所周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成立於2004年,是江蘇省唯一一所傳媒藝術類應用型大學,關鍵它是一所民辦大學。但因為倪妮、白客等明星大咖都是從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畢業,因此一直都備受關注。
  • 【商社】華夏視聽教育(HK1981):深耕藝術教育,打造傳媒藝術教育龍頭
    華夏視聽教育:藝術頭部IP,教育為體、藝培為翼  旗下南廣學院已轉設,國際教育+繼續教育學院開始運營。華夏視聽經營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19年在中國傳媒及藝術獨立學院中排名第一)是於2004年在江蘇南京設立的獨立學院,也是江蘇唯一一所傳媒藝術類應用型大學。
  • 最前線|華夏視聽通過港交所聆訊,曾製作多部金庸武俠影視劇
    二次遞表的華夏視聽傳媒集團(以下簡稱「華夏視聽」)通過港交所聆訊。6月26日,華夏視聽公布聆訊後資料集。影視製作、傳媒及藝術專業高等教育是華夏視聽的兩大支柱業務。儘管其尚未對募資金額進行披露,但公告顯示,此次募集資金將用於投資製作高素質內容(比如電視劇、電影、網絡電影、網絡電視劇等);改善和擴大旗下大學容量、設施及教育設備,尤其是擴大校園,新建更多教學樓、宿舍、體育館等設施;收購傳媒及藝術高等教育機構等。6月23日,據IFR報導,華夏視聽香港IPO融資規模為2億美元。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招生專業有哪些?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為了統一管理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特別開設了繼續教育學院,有一些同學向小編諮詢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的招生專業情況,小編就來給各位介紹一下。2.新聞學專業招生範圍A包括廣電文藝編導、網絡視聽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電影學(影視製片、院線管理)、影視攝影、照明藝術、電子競技解說與主播、新聞學、視覺設計。招生範圍B包括平面攝影、航空攝影(無人機)、網絡與新媒體、廣告學、媒體管理、數字媒體藝術、動畫、漫畫等。
  • 江西科技學院擬「組隊」赴港上市
    本報訊 (記者餘紅舉)9月5日,記者了解到,中國教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教控股」)已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中教控股旗下共有3所民辦學校,分別為江西科技學院、廣東白雲學院及白雲技師學院。
  • 教育部擬同意南廣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臺灣將推女團選秀節目
    其中,芒果TV運營主體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1.09億元,同比增長44.63%,廣告業務、會員業務、運營商業務均實現較快增長,會員業務增幅超過100%。 2、教育部擬同意中傳南廣學院轉設為南京傳媒學院 2月26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布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
  • 與中傳「分家」 南廣學院將更名為南京傳媒學院
    原標題: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回應與中傳「分家」:未來將更名為「南京傳媒學院」荔枝新聞專稿 記者/周詩婕9月12日,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就與中國傳媒大學「分家」一事對荔枝新聞做出回應。南廣表示,獨立學院轉設是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針,未來轉設擬申請新校名為「南京傳媒學院」。全文如下:針對近日網絡信息關注我校轉設事宜,特作如下說明:一、獨立學院轉設是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針。
  • 影視業務低迷,華夏視聽教育(01981)花3億押注教育
    來源:智通財經網上市不到半年,華夏視聽教育(01981)的業務版圖進一步擴張。智通財經APP觀察到,12月20日華夏視聽教育發布公告,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碧城藝術諮詢(南京)有限公司作為承讓人於2020年12月19日訂立協議,擬人民幣3億元收購目標公司的全部股權。
  • 華夏視聽3億收購水木源,這家拍金庸武俠劇的公司要做藝考培訓了
    這不,一家製作了多部金庸武俠劇的傳媒影視公司,又要收購一家藝術培訓機構了。 12月20日晚間,港股上市公司華夏視聽教育發布公告,全資附屬公司碧城藝術諮詢(南京)有限公司作為承讓人,於12月19日收購藝考培訓機構水木源100%股權,作價3億元,預期2021上半年交割。
  • 走訪南廣學院:「中國第一個電競本科專業」
    很多人知道「南廣」的全名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但未必知道它的英文縮寫是CUCN。  2010年前後因給日和漫畫配音而知名的組合"cucn201",實際上就是「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06級語言傳播系201宿舍」。這個四人組合當中的白客、小愛,後來成為萬合天宜《萬萬沒想到》《報告老闆》的主創成員,在優酷土豆上,兩部網劇顯示的點擊量超過20億次。
  • 英皇娛樂X南廣學院,打造頂級配置的「造星夢工廠」
    12月2日,英皇娛樂攜手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共同打造的造星夢工廠「英皇南廣演藝學院」官宣開幕。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華夏視聽傳媒集團董事局主席蒲樹霖,英皇娛樂集團行政總裁許佩斯,英皇(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行政總裁、英皇南廣演藝學院校董霍汶希,英皇南廣演藝學院董事長羅茹嘉,英皇娛樂三位重量級藝人李克勤、惠英紅、鍾欣潼出席本次開幕典禮,共同為學院揭幕。
  • 蘇寧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旗下公司;傳B站擬赴港二次上市;天貓淘寶...
    鏡像娛樂 整理丨趙新月 蘇寧全部股權質押給阿里旗下公司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披露,蘇寧控股集團股東張近東、張康陽及南京潤賢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已將公司全部股權出質給淘寶(中國)軟體有限公司。股權出質登記日期為2020年12月4日,合計出質股權數額10億元人民幣,與蘇寧控股集團的註冊資本金額等同。
  • 公司與行研|李澤楷、雪湖資本搶著買,華夏視聽教育究竟是什麼?
    當影視行業遭遇重創之時,歡喜傳媒開年股價跌至1.45元,保利文化跌至4.43元,但華夏視聽依然堅挺維持在8元戰線,其也一直被明星資本所環繞,IPO之時,雪湖資本、GSC Fund(睿遠基金)與李基培旗下HighlandPines Limited(蘭馨亞洲)等共認購7250萬美元,還獲李澤楷認購。
  • 星盛商業擬赴港上市 曾打造深圳網紅地標「星河COCO Park」
    原標題:星盛商業擬赴港上市 曾打造深圳網紅地標「星河COCO Park」   1月17日,星盛
  • 南廣攝影學院「盛夏光影」畢業展開幕
    6月2日,盛夏時節,由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攝影學院學子們精心打造的一場「盛夏光影」2017屆優秀畢業生作品展在該校開展,來自攝影界及江蘇高校攝影教育的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展式
  • 新經濟公司批量赴港上市 公募基金積極南下募資
    新年伊始,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熱度不減,醫渡科技、網上車市、稻草熊等公司跑步入場。業內人士預計,隨著中概股回歸熱潮延續,2021年將有更多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其中不乏科技、傳媒、醫藥生物等新興領域的龍頭公司。
  • 耳東影業布局影視文化產業鏈 擬赴港上市
    在2020年2月26日耳東影業向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香港主板上市,全面參與影視文化產業鏈布局。 據耳東影業上市資料披露,耳東影業參與投資的電影作品包括《葉問4》、《我和我的祖國》、《銀河補習班》、《老師好》、《反貪腐風暴3》、《西虹市首富》、《邪不壓正》、《紅海行動》、《殺破狼-貪狼》、《使徒行者》、《翠絲》、《逆流大叔》和《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