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以天才始,以學識終」的德國作曲家羅貝特·亞歷山大·舒曼的父母都是有很高教養的人。
父親是個書商,兼搞翻譯和寫小說。母親是外科醫生的女兒。他們兩個人經過熱戀後,不顧雙方父母的反對結為伴侶。看來舒曼是繼承了父母的這種氣質。少年時代,他傾心於文學,熱衷於詩歌和戲劇,後來編輯雜誌《音樂新報》長達十年之久。
人們認為,舒曼作為音樂家竟然能從事這種事務性的工作是罕見的,但這也是受到了父母的影響。甚至連熱戀也和他父母一模一樣。這就是他和克拉拉有名的戀愛。兩個人初次見面時,舒曼十八歲,克拉拉只有九歲。十二年後,兩人不顧克拉拉父母的強烈反對結了婚。舒曼開始學習風琴時才七歲,進步非常快,從十一歲開始創作鋼琴曲、合奏曲和管弦樂曲。九歲時,他聽了著名鋼琴家莫休斯的演奏之後,想成為一個音樂家。
熱心教育的父親想使兒子的才能得到發展,在舒曼十五歲的時候,打算讓他做作曲家韋伯的弟子。但是,這個願望還沒有實現,父親就去世了。
母親想讓舒曼選擇一個生活穩定的職業,為了將來做個律師,讓他進了萊比錫大學法律系。但是,學習法律不合舒曼的心意,他忽視學習,卻創作了一些曲子。據說,他沒有去聽過一次課。就在這個時候,他在這座城市裡命中注定地遇見了天才少女鋼琴家克拉拉。
到了二十歲,舒曼決心除了音樂,決不走別的道路。在得到母親的許可後,他從大學退了學,成為克拉拉的父親—鋼琴教師維克的學生。後來由於傷了手指而改為作曲家的舒曼還作為評論家為德國浪漫派音樂做出了貢獻。把無名的肯邦和勃拉姆斯介紹給世界的就是他。
晚年,舒曼受到嚴重的憂鬱症的折磨,四十四歲時病情發作,曾跳進萊茵河企圖自殺,後來被波恩近郊的精神病院收容。二年後,他四十六歲時去世。舒曼是個把自己都燃燒掉的浪漫派音樂的天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