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內蒙古草原旅遊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很多小夥伴都被帶去旅遊景點了,住在「假」蒙古包裡,吃蒙古餐也不地道,除了不能留下太多好印象,雖然草原上的純蒙古包很少,但是如果你仔細尋找或者提前制定策略,還是可以找到的,「平衡點」提供了錫盟草原上牧民的居所,是草原的首選。
敖包不分大小,祭祀用的敖包上蓋著藍色哈達,草原上有很多種敖包,不是所有的敖包都值得打卡,有的只是路標和界樁,參加敖包祭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追到「紅祭」,還能吃到最正宗的手抓肉,大型的也能吃牛肉,當然其他蒙古餐也是最好的,景區的東西簡直無與倫比。
你必須跟著牧民到草原去體驗放羊放牛的樂趣,通過觀察他們在草原上的生活,你就會知道為什麼真正的草原羊好吃又貴,也可以彌補平時吃的便宜牛羊肉,中國人講究「寧可吃仙桃,不吃籃子裡的爛杏子」,這一點在這裡尤為明顯,嘗一次就好,無論是「白祭」還是「紅祭」,草原鮮奶和各種奶製品也是最好的,尤其是奶皮、奶豆腐等,都是純手工製作,沒有任何添加劑,味道可能不如超市買的,作為一種體驗,這才是最真實可信的,反正也要嘗試一些。
草原烤羊排,就是新鮮羊排直接炭火烤,很少放調料,如《平衡點》所拍,已經很客氣了,為了拍攝效果,下面還有青菜,還撒了點調料,歡迎你說肉好,不管怎麼做都好吃,這個竹籤其實是羊炒的,特別適合在草原上放牧,和剛泡好的奶茶一起吃,當然最好的是炒飯,因為羊油味道重,很多人會不習慣,如果你想在草原上呆更長時間,建議適當吃一些。
草原風乾牛肉,如果「平衡點」說過去真正的風乾肉是生牛肉,你會害怕嗎,我們常見的牛肉乾都是油炸的,雖然有的是炭火烤的,和傳統手工牛肉乾相差甚遠,現在西盟草原還保留著冬前殺牛,自己冷卻牛肉乾的習俗,但是沒有人對外銷售,都是在家裡吃,用手吃肉的方法是最簡單的,新宰殺的羊在一個大鍋裡用清水煮,蘸上草原德姬(大青巖)和野生韭菜花。當然,要學會使用工具,看草原牧民用手吃肉自娛自樂,不要拍胖,肥羊會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