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用3加2的線組,野釣能夠大小通殺嗎?

2020-12-27 石頭釣魚記

野釣3加2線能大小通殺嗎?對於這個問題個人的觀點是機率不大的

我們先來看看3+2的線組搭配可以釣上來多少斤重的魚兒?從上圖釣友的的留言上來看3+2是可以釣上來10斤以上的魚兒的。那問題來了,到底野釣3+2在能不能大小通殺呢?

3+2的線組垂釣於大水面

3+2的線組垂釣於小水面

從問題3+2的線組的選擇上,個人猜想題主您是玩大水面的釣友,因為在我身邊玩小水面的釣友基本上沒有用這麼大線組的。

3+2的線組垂釣於大水面

大水面的魚兒活性肯定是高的,在加上是野釣,魚兒活性更足了。因為水廣魚稀,魚兒為了得到食物,往往需要迅遊很長的時間,很遠的距離才能夠找到食物。另外,大水面魚種肯定是比較繁多的,魚兒面臨的危險就會大些,可以說它們時刻都在面臨著危險,這些就導致了大水面魚兒活性足,力量大。

前幾年,我玩過十幾次水庫這樣的大水面,3+2這樣的線組也是我常用的。我曾經用這樣的線組釣上過了大的六七斤左右,小到一兩左右的魚。也可以說能夠做到大小通吃的,但這樣的線組在魚兒活性低的時候,魚口是稀少的。

小結:

3+2的線組在大水面魚兒活性足的時候,是可以做到大小通殺的(魚獲多少不講)。但在魚兒活性低的時候,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3+2的線組垂釣於小水面

小水面是我現在比較喜歡作釣的地方。對於小水面釣魚,本人還是有些發言權的。我們小區的這條河裡魚種還是較為豐富的,這裡面鰱鱅,鯿魚,鱸魚,鯽魚都有。大的有十多斤的鯉魚,小的有半兩左右的小鯽魚,我在這個河裡釣獲上來最大的是五斤左右的鯉魚。我在這裡用的線組一般是這樣的:

在魚活性高的時候,用2+1或者1.5+1.0再或者1.2+0.8的線組。在魚活性低的時候選擇1.0+0.6甚至0.8+0.4的線組,但最小是0.8+0.4的線組,因為畢竟是野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桿是中什麼魚。

我在這條河裡釣了近兩年了。時常在這裡釣魚的釣友我是很熟悉的,直到現在還真沒有聽說在這個小河裡用3+2這麼大的線組的。

小結:

從我實際經歷上來看,3+2的線組在小水面使用是不合適的,在魚兒活性低的時候,估計魚口都稀少,做到大小通吃估計比較難(運氣好釣到不算哈)。

引申一點:

用粗線組釣魚,一般在知道水域中大多數魚兒體型較大,或者專門釣大魚常用的線組。釣小魚還是選用稍小一點的線組,這樣的話魚口更好。

寫到最後:

綜上所述,3+2線組如果在大水面釣魚,還是有可能做到大小通殺的(魚獲不算)。但在小水面的話,就不一定行了,很有可能在魚兒活性低的時候,你口都看不到。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讚,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

相關焦點

  • 冬季應該用多長的子線野釣鯽魚?冬季野釣子線的使用技巧
    子線在釣魚中起到比較重要的作用,很多新手釣友子線都是從漁具店購買的,釣友們都沒有注意冬季釣魚要怎麼選擇合適的子線,都有什么子線合適就用什麼樣的子線,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冬季野釣鯽魚的子線使用技巧。冬季野釣鯽魚的子線要選擇多長子線,多粗的魚線,多大的魚鉤,多大鉤距搭配才能合適,子線的選擇跟我們冬季垂釣鯽魚的大小和水深有關係,你如果選擇合適的子線會使你魚獲翻倍。1.子線的選擇跟鯽魚的大小有關係冬季野釣鯽魚我們的線組都比較細,那么子線該怎麼搭配比較合適?
  • 伊豆單鉤、子線PE、主線尼龍!這便是我的野釣線組,只追求實用
    「尼龍」不用解釋了吧,臺釣最常用的魚線,還分什麼「子系」、「道系」的那個,反正這些年專玩野釣後我從來不分,有什麼用什麼,我打心眼裡覺得分它是多此一舉。既然敢標榜這個線組搭配只追求實用,那麼就得說出個所以然來,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不是建議大家都這樣搭配去野釣,是給大家一個線組搭配的思路,更主要的是想提醒廣大的野釣人,不要被臺釣思想禁錮!
  • 野釣鯽魚,線組、子線和魚鉤的搭配
    釣鯽魚我基本上一年四季用的最多的就是四號的袖鉤加0.6的子線,春夏秋冬都通用。如果講究一點,冬天用0.4的子線綁2號袖鉤到0.8的子線綁4號袖鉤。夏天最大可以用到1.0的子線和5號的袖鉤。主要看釣點鯽魚的大小和碰上鯉魚的機率。
  • 1.5號尼龍通線18斤野鯉!巨鯉上岸的背後,明白前打竿的野釣優勢
    甚至有部分釣友看不起淡水滑漂釣,認為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前打竿失去了手竿遛大魚的靈魂,失去了與大魚搏鬥的樂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自然水域中野釣,大魚的數量本就不多,說到「巨物」級的少之又少,並且這些大魚多躲藏在水域遠離岸邊的深水區,覓食時的警惕心較高,所以一般很難釣獲!
  • 野釣用什麼打窩最省錢,一捧顆粒兩把米,大小通殺四季可釣
    本文也沒什麼有用的東西,就是感慨一下,感慨如今釣魚的裝備越來越多,每次出去釣個魚都是大包小包弄得像搬家一樣,但漁獲卻越來越少越來越小。就拿我自己舉例好了,裝備帶的多吧總嫌累,釣不著魚的時候甚至懶得收,但不帶呢又不踏實,心想萬一遇上大魚線組、餌料不夠用咋辦。
  • 釣魚「奇」招數:磯竿滑漂釣法,可遠投可釣近,野釣最佳釣法!
    磯竿滑漂釣法,非常實用,而且好用,很多釣友都把這種釣法稱之為野釣中的最佳釣法。還有釣友說,如果外出釣魚只能帶一副裝備,那肯定是磯竿滑漂。今天詳細介紹下這種釣法,一起聊聊這種釣法到底強在哪裡。祈禱疫情早點過去,真想出去釣魚啊。
  • 「長子線鈍、短子線靈」,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可別搞錯了
    不知道有沒有釣友會關心子線的長短,這個問題雖然說對釣魚產生不了決定性的影響,但是在冬天魚口比較弱、需要精細作釣的情況下,能夠注意到也不算是一件無用的事。一般來說,釣小魚用的子線普遍偏短,而釣大魚的子線則偏長,原因是短子線比較靈敏、長子線比較鈍。
  • 野釣別只用伊勢尼!想大小通殺,還是這幾種魚鉤效果更好
    想想釣白條、麥穗、鰟鮍、小鯽魚我們通常都用什麼鉤?是不是袖鉤、溪流鉤、秋田狐鉤這一類,這類鉤的特點就是鉤條很細,鉤門也比較窄。 鉤門大小和釣魚有什麼關係呢?鉤門越大,相當於刺魚時抓到的肉就越多,就不太容易出現「拉破皮跑魚」的情況,尤其是伊勢尼這種鉤尖內彎,上窄下寬的鉤型,一旦刺中魚以後可以牢牢鎖住,是不容易脫鉤的。
  • 冬釣有三寶長竿細線魚鉤小,冬釣鯽魚,釣組這樣搭配通殺大小鯽魚
    說起冬季釣魚,肯定都知道所謂的三寶,分別是長竿,細心,小鉤,其實還可以加上活餌,湊夠四寶。這所謂的「寶」其實只是冬季釣魚的最基本原則,幾乎可以說還沒涉及到關於冬釣技術的層面。冬季釣鯽魚,釣組搭配看似簡單,其實不然,裡面還是有不少需要考慮的地方的。
  • 【釣魚技巧】冬季釣魚一定要用純腥餌嗎?
    上一次我們講了,釣位,線組,餌料,釣竿選用,究其根本,我反而更關注天氣的影響因素。除去黑坑和競技性選手,真正在野釣環境下,除了選好釣位之外,剩下的就是天氣和餌料因素。今天給大家分享冬季用餌的一些實釣心得,希望能幫助到釣友兄弟們。
  • 釣魚:有時子線比主線大要更實用
    硬了才夠力,這是常理,也是事實上的技術所限,這個是反不過來的,從主線和子線的手感上就能感覺到。本身子線比主線拉力小,臺釣主線又比子線大,釣些鯽魚還沒有什麼問題,但釣大魚時就會頻繁切子線。特別是野釣守大物時,子線比主線小了,就會出問題。由於野釣水環境相對複雜,有時會夠著釣,打滿竿的情況不在少數。
  • 細說野釣用線:別只關心魚線粗細,搭配、操作和保養也重要
    比如鯽魚坑,放的是8兩至1斤的體型,那我用1.0或1.2的大線,0.6或0.8的子線就行了,要變動也是根據這個線號標準,像魚的密度高、皮毛好或者該黑坑出魚率很穩定,那我搶魚可以用更粗的線甚至用大力馬來飛磕操作;偷驢時魚少了、魚滑了、口輕了,我就換成0.8+0.4或0.6+0.3。再舉個例子,如果這是個大物坑,老闆放的是二十多斤的青魚,那麼線組就得用到8+6、10+8了甚至更粗,這和暴力的操作有關。
  • 釣魚十多年,不料子線這樣用,每次釣完那叫一個痛快!
    自從學會釣魚到現在,差不多有十幾二十年了,當然對於臺釣的接觸,也就在這麼幾年裡!雖然算不是老司機,但一些最基本的技巧還是有所了解。眾所周知,子線有粗有細,並且可用長用短,但要想漁獲滿滿,子線還真必須按照以下這樣用,希望釣友看完學會後,每次釣完魚都很痛快!
  • 4.8米魔裟鬥野釣,夜戰鯉魚
    浮漂:千鶴納米,N004,2號浮漂水深:1米7左右線組:2號大線,1.2子線魚鉤:伊勢尼4號調釣:調3,釣1到3目窩料:自製酒米+拉爆通殺,抱成團打窩。釣餌:拉爆通殺50%,918麥香味30%,速攻二號20%。再加了一點拉絲粉,水比一比一,活成拉餌做釣。悄悄地告訴你們,水裡面我加了一點點白糖。今天主釣鯉魚試試看。因為鯉魚的食性。是比較喜腥,個體稍微大一點的還偏甜。所以我徵求它這兩種習性稍微配方改了一下。看看今天晚上效果怎麼樣。野釣嗎?好多不確定因素在裡面,碰碰運氣啦。
  • 子線的長短對釣魚影響大嗎?十年老釣友告訴你答案
    當我們看釣魚大師或釣魚高手釣魚時,他們的子線盒裡,掛著各種長度的子線組,短的有十公分,長的甚至可以達到半米。很多新手釣友就會感到困惑。子線的長短對釣魚的影響很大嗎?為什麼一些釣魚大師釣某種魚的時候用短子線,釣另外一種魚類的時候,又會改用長子線呢?
  • 野釣該用多長子線?很多釣友都做錯了,其實只需用這個方法套一套
    野釣時「釣小魚用短子線,釣大魚用長子線」,這說法對嗎?看答案。「釣魚時用多長的子線」,這也是一個常見問題,而且有相當一部分釣友做不好。坑釣就不說了,基本都是標準主線和子線(太長了黑坑老闆還不願意呢),主要就是野釣。那麼野釣到底該如何選擇子線的長度呢?有什麼好竅門嗎?當然有!
  • 浮漂大不靈敏,野釣最好用小漂?正好相反,大漂更有五大優勢
    原因是浮漂的靈敏度高低,它不單和大小有關,還和材質、工藝、漂型有很大關係。這也就說明不同材質、工藝、漂型的浮漂,大浮漂的靈敏度不一定低於小浮漂!既然浮漂的靈敏度並不單和大小有關,為什麼很多釣友在野釣時還喜歡用小一號的浮漂呢?這其實就是走進了,浮漂大小決定靈敏度高低的誤區!現實的野釣中,小一號的浮漂真的就比大一號的浮漂好用嗎?
  • 野釣必殺餌料配方:豆餅餌料的多種製作方法,通殺鯽草鯉青鯿!
    所以外出釣大魚用點自己的餌料和窩料就蠻好,而且野釣大魚用餌量比較大,自製餌料除了效果不錯也能降低成本。介紹一些豆餅作為主料的餌料配方,非常適合野釣使用。北方豆餅比較常見,南方菜籽餅比較常見,所以豆餅也好,菜籽餅也好,都是可以的。一、酒香餌豆餅粉準備4份,麵粉準備1份,豆餅粉用文火炒香。
  • 老釣手水庫釣魚的經驗之談,南方北方都可參考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有不少,比如關於釣竿長度的選擇、線組的搭配、浮漂的選擇等。下邊就個人的經歷說說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參考。釣竿:野釣因為地形和釣法的關係,竿子宜長不宜短,4.5,5.4是起步,釣大體型魚竿長6.3,7.2還有更長的10米,11米。
  •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
    水庫野釣黃尾魚,雨天誘釣幾十條鯽魚,還有一箱野生黃尾魚。釣魚過程中,爬過很危險的坡,走過很多彎路,遇到各種突發狀況,只為回家後喝上鮮美白白的鯽魚湯,紅燒黃尾,配上愛喝的酒,春季雨天野釣雖然過程累點苦點,但是到最後野釣感受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