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4日,李太陽一家長期賴以生存、生活的小店,一間位於共和市場外的違章搭建屋被拆除了。
7月15日,他的餃子店在愛華街6號一個12平方米的小鋪面重新開張,儘管生意暫時大不如前,但當天他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一段這麼話:「陽光明媚,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往後的兩天裡,他的朋友圈更新了兩條信息:「把開心寫在臉上,早安!」「感謝一路有你!」
面對生活的又一次嚴峻挑戰,一位高位截癱患者以他的堅韌、豁達和感恩令人動容!
在過去8年間,李太陽一家遭遇了巨大的磨難,也收穫了無數的愛心支持。當他的小店面臨拆遷時,這個堅強的漢子選擇以自強不息來回報這個城市的愛心,支持這個他所熱愛的城市正在轟轟烈烈進行著的的「創文」行動。
李太陽趴在床上和面。(林彥恂 攝)
「太陽」趴下了
李太陽是江西贛州人,1993年來汕,在這裡一家米店當搬運工,後來在汕頭娶妻生子。雖不富裕,但小日子過得平靜滋潤。
一場猝不及防的災難改變了他的人生!2008年6月24日早晨,李太陽居住的護堤路樓房發生倒塌,一家人被埋在廢墟中。後經多部門全力搶救,李太陽總算撿回一條命,但還是落下高位截癱,妻子曾小英則被嚴重燒傷。
家裡的頂梁柱,瞬間變成無法自理的癱瘓病人。李太陽在自己的生命裡遭遇了一場暈黑,看不到一絲陽光,「太陽」趴下了……
有愛就有「太陽」
就在李太陽一家瀕臨絕境之際,一群義工來到他們身旁,給他們送來大米、食油,為孩子們輔導功課,雪中送炭讓這個家庭感受到難得的溫暖,也讓這個在暗夜裡掙扎的漢子重新看到生命的曙光。
堅強的李太陽夫婦不願向命運低頭,希望自食其力,用自己的雙手擺脫困境。他們在共和市場租了一處簡易平房,開了一個小攤賣餃子。
每天,當第一縷陽光升起時,曾小英把一盆麵粉和一小桶水放在床邊,轉身去洗菜、剁餡料。李太陽趴在床上,俯身加水揉面。一遍遍地揉搓,和一團面要花大約3個小時,潔白的麵粉慢慢被揉成勁道的麵團。因為高位截癱,輪椅上的李太陽雙腿嚴重萎縮,手臂卻因為長期大力揉面,變得結實孔武。
義工們不時過來幫忙包餃子,回家時又買幾斤帶走。李太陽夫婦看在眼裡,暖在心頭。
因為全手工製作,用料新鮮,口感勁道,價格實惠,李家餃子逐漸顧客盈門。
解決溫飽時,心懷感激的李太陽夫婦謝絕了義工提供的幫扶,「請把錢和物資留給更需要幫助的人」。
2013年,颱風「天兔」襲擊汕頭,李太陽夫婦主動取出包好的餃子,委託義工免費送給受困的居民。
太陽照常升起
8年來,歷經磨難的李太陽愛上了這個溫情脈脈的城市,對每一位幫助他走出困境的人充滿感恩。因此,當「創文」行動波及他的小店時,他選擇了服從大局、理解支持。
「『創文』是汕頭的大事、好事,我應該支持,義無反顧。」李太陽對記者說。
街道和居委會的大姐、大媽和共和市場管理部門知道他的難處,積極為他尋找退路,在市場內給他安排了一個免費攤位,但是,由於這裡無法放置冰箱,李太陽不得不在感激之餘放棄,最終在愛華街租下這個鋪面重新開業。
曾小英告訴記者,業主知道其情況後,把租金從每月650元減為500元。
開業第一天,許多老顧客還不知道新店地址,生意蕭條,居委會主任專程過來看望他們,買了兩斤餃子。
「說不困難是假話,但是,我會挺過去的。每天,太陽都照常升起。」李太陽說。
請記住:愛華街6號,來買餃子!支持李太陽,支持「創文」!
(本文部分引用本社記者林彥恂相關文章內容。)
本報記者 周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