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2020年中秋之夜和國慶佳節
雙節喜相逢,花好月更圓!
今晚20:00,晚會將通過
CCTV-1、CCTV-3、CCTV-4等頻道
並機播出
並在央視頻、央視網
及各類新媒體平臺同步呈現
今年中秋晚會沿襲篇章式結構
除了序《明月升》
尾聲《海上明月》之外
設置了
上篇《月圓花好》
中篇《鄉關何處》
下篇《家國萬裡》
共三個篇章。
官方節目單已新鮮出爐
一起先睹為快
↓↓↓
一場融中秋文化、家國情懷、
民族特色於一體的中秋盛典,
將全景展現千年古都
「古今輝映、詩和遠方」的城市形象。
今晚八點,央視秋晚與您相約洛陽!
應天門夜景 記者 張怡熙 攝
舞臺設計「古今輝映」 從空中看像水中月
今晚,一場以隋唐洛陽城應天門為背景的中秋晚會將吸引全球華人的目光。最近一段時間,央視秋晚讓應天門成為網紅打卡地。
應天門作為隋唐洛陽城的代表性建築,是隋唐時期「七天建築」中的「天門」,是用於舉行登基、改元、宴會等外朝大典的場所。時隔千餘年,在應天門前,央視秋晚延續一貫的唯美浪漫風格,對每個節目進行個性化包裝和形態創新,通過全媒體和更多新的傳播手段,展現新時代的中秋盛典。
身著漢服的工作人員在應天門直播
今年央視秋晚舞臺設計凸顯了古今融合的理念,將古和今相互輝映、虛與實加以轉換,使用360度的全景舞臺,打造了5200平方米的大型水面,營造寫意效果,布景古香古色,水面之上架設了洛陽橋,亭子與船都圍繞著主舞臺上的中國窗而展開,可進行270度旋轉,舞美設計與千年古都交相輝映。
「國慶中秋喜相逢,我們把舞臺做成了圓形,從空中看,像水中的月亮一樣。」央視秋晚舞美總監許林江透露。
值得期待的是,前不久成功發射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央視頻號」衛星將為廣大觀眾提供從太空觀看的視角。
老中青三代藝術家薈萃 主持人、觀眾參與表演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今年的央視秋晚採取提前錄製的方式,在9月13日至19日的7天時間裡,演員分批次來洛進行了錄製。谷建芬、佟鐵鑫、廖昌永、張也、呂薇、張信哲、薩頂頂、李宇春、尚雯婕、鹿晗、周深、王源、關曉彤、韓雪等老中青三代藝術家參與表演。主持人由魯健、孟盛楠、任魯豫、龐曉戈擔任。
考慮到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今年的央視秋晚小範圍邀請了洛陽當地的「五好家庭」成員、勞動模範和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來到現場。
「整個舞臺虛實結合,不設觀眾區,改變了傳統的觀演關係,做了創新,所有的觀眾也是參與互動的演員,在兩邊的迴廊裡參與整個節目的互動。」央視秋晚執行總導演董金明說。
此外,央視秋晚主持人任魯豫還透露,今年主持人的出場方式很特別。以往主持人只是串聯出現,在演員表演時藏在側幕等候,但這次主持人參與了表演,還划著船出場。
九洲池
古都洛陽盛裝出鏡 城市氣質令人神往
作為在中華民族傳統佳節隆重推出的精神大餐,央視秋晚此次花開洛陽,也讓這座舉世聞名的古都再次盛裝出鏡,備受矚目。
一輪明月照古今。一座洛陽城,見證了華夏文明數千年發展歷程。洛陽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百餘位帝王在此執政,絲綢之路、隋唐大運河、萬裡茶道在此相交,3項6處世界文化遺產熠熠生輝。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隨著央視秋晚在洛陽錄製,這座古都蓬勃發展的脈動引人注目。近年,洛陽加速推進文旅融合發展,85座博物館星羅棋布,「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彰顯厚重底蘊,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向世人呈現「最早的中國都城」,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初具規模。黃河幹支流歲歲安瀾,500公裡河岸綠廊掩映,城市遊園、城市書房、城市「樂道」星羅棋布,讓居者心怡、來者心悅。隨著高質量發展擦亮「洛陽製造」名片,傳統產業「老樹發新枝」,新興產業「新樹結碩果」。如今的洛陽,活力無限、底蘊深厚,「古今輝映」的城市氣質令無數人神往。
唯美的央視秋晚
遇到古今輝映的洛陽,
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讓我們相約今晚8點,
共看明月升,共敘家國情!
來源:CCTV4、洛陽日報
編輯: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如需轉載請聯繫小編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