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年前「彗木大相撞」,威力約為40萬億噸核爆,人類有幸目睹!

2021-01-14 騰訊網

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2公裡左右的隕石令雄霸地球的恐龍退出了歷史舞臺,1908年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極可能也是隕石所致。而去年年底我國青海玉樹也墜落了一顆巨大的火流星,計算出的總衝擊能量相當於三分之二的廣島原子彈當量,也是自1988年來能量釋放中國排第一、全球前十五的火流星事件。

居安思危是人類的本能,這不得不讓人類深思:不談整個宇宙,僅太陽系就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天體(小行星、隕石、彗星)在運行,大多在各自軌道乖乖畫圈,但難免會出現不按套路的天體,那人類會不會遇到像恐龍一樣的命運呢?

可能性還是有的!因為在1994年7月,人類首次直接觀測到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幸好撞擊的星球是木星,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

這顆彗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天文學家卡洛琳(Carolyn)和尤金·蘇梅克(Eugene Shoemaker)夫婦及天文愛好者大衛列維(David H. Levy)三人於1993年3月24日在美國加州帕洛瑪天文臺共同發現。按照慣例,這顆彗星被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Shoemaker-Levy 9,簡稱SL9)」。

不過當他們發現時,SL9已經被木星的引力撕裂成許多碎塊。經過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確認,SL9 共有21塊碎片,直徑從幾百米到2公裡不等。進一步的觀察分析,SL9已於1992年7月接近木星,後被木星引力撕裂,同時推測它在被撕裂前已繞木星運行10年。在計算SL9 的軌道後,發現它們朝木星飛奔而去,所以這將是人類史上首次有機會目睹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因此科學家們莫不期待這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

根據記錄:第一次撞擊發生於1994年7月17日凌晨4時5分(北京時間)開始,到1994年7月22日結束。在6天內,21塊彗星以時速21.8萬公裡的速度陸續墜入木星。碎片撞擊產生了巨大羽狀物直達2000至3000公裡的高空,並將大氣溫度加熱到高達30000至40000攝氏度。

這21塊碎片的撞擊威力相當於在木星扔下20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出40萬億噸TNT當量的能量。其中最大的碎塊撞擊木星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6萬億噸TNT當量,在木星表面造成的暗色斑塊長達12000公裡,相當於地球大小,久久不散。

其實SL9撞擊的威力看似很大,但對木星來說不算什麼。因為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比其他7顆行星加起來總質量的70%還要重!其赤道半徑為71400千米,是地球的11.2倍,體積更是地球的1300倍左右。同時木星有著綿延數千公裡既厚實又在不停地猛烈擾動的大氣,然後是4萬公裡深的「海」。當然這個「海」不是真的海,而是液態氫組成。

儘管SL9撞擊產生了舉世矚目的天象,但對木星而言只是「小兒科」。實際上,木星是太陽系中最頻繁遭到彗星撞擊的行星,被譽為「太空吸塵器」。它那強大的引力『抓取』了不少彗星與小行星,以至於其發生彗星撞擊的機率是地球的2000-8000倍。

如果SL9撞擊的是地球,會發生什麼?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SL9最初完整時的直徑為5公裡左右。雖然比6500萬年滅絕恐龍那顆隕石要小得多,但也足以造成地球上的大部分生物滅絕。

  來自美國羅德斯學院的天體物理學家Gerrit L. Verschuur表示,首先在撞擊時,它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火球衝擊波,摧毀任何能看見它的生物。接著撞擊產生的大量塵埃和碎片被拋到空中,然後落下時燃燒再形成大大小小的火流星,造成二次傷害並點燃森林。

其次撞擊的塵埃和森林大火產生的煙塵籠罩全球,使地球陷入所謂的「撞擊冬天」。1公裡的天體撞擊地球,陽光會完全消失一個月左右;一個5公裡的物體可能會擋住太陽一年或更長時間,全球範圍內溫度下降。植物在沒有光合作用下陸續死亡,地下根系更發達的植物可以堅持更久。

同時在撞擊過程中,釋放出數十億噸的硫磺粉塵,其中一部分來自彗星本身,一部分來自可能位於撞擊點以下的富硫巖石層。含硫物質和氮氧化物產生腐蝕性的酸雨,剝奪了所有倖存的植被,酸雨進入海洋並殺死海洋生物,尤其是在大陸架附近。

最初的爆炸將氮氧化物和碎屑拋入平流層,臭氧層估計在幾天內被破壞。沒有臭氧層的保護,地球生物將面臨高強度的太陽紫外線輻。而撞擊和隨後的大火也將大量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造成長期的溫室效應。

人類有沒有辦法阻止彗星或隕石撞地球呢?

實話說,彗星和隕石撞擊地球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不過很多都是直徑較小的天體,通常在30米以下,它們大部分在進入地球後與大氣摩擦、爆炸,最後渣都不剩。如果撞地天體遠大於30米,那它們會在離地面15到公裡裡的高空爆炸,其爆炸能量比一顆氫彈還要大得多。

那人類到底有沒有能力防止小行星撞地球呢?其實防禦措施還挺多的,比如有核爆、動能撞擊、引力拖曳、質量驅動等。如果集合地球上所有核彈,可以炸毀一個直徑9公裡的小行星。當然,這個要能準確地擊中小行星中心才行。

比如目前對地球最有威脅、直徑約325米的小行星「Apophis(阿波菲斯)」,NASA曾計劃在它2029年飛臨地球時,利用重力拖曳效應原理,發射一顆約1噸重的「引力拖車」飛船以改變(偏移)小行星的軌道。不過根據科學家最新估算,『阿波菲斯』的運行軌道發生微弱變化,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外我國中科院科學家根據「動能撞擊」原理提出「以石擊石」的行星防禦任務方案,即發射無人飛行器捕獲小尺寸小行星組合一起去撞擊對地球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模擬顯示,此舉可以讓『阿波菲斯』偏轉距離約1866公裡。

寫在最後:

比較大的小行星或彗星要想撞地球,其實沒有那麼容易。它要先闖過木星、月球,才能直面地球。而研究表明,地球附近直徑大於1km的800顆和直徑大於140米的8000多顆小行星中,沒有一個會在本世紀內直接撞擊地球。

儘管木星強大的引力成為了地球等小行星的屏障,不過也有科學家認為正因木星的「吸星大法」,讓一些本來不會撞上地球的小天體直接改變軌道飛向地球。但考慮到木星的「招星體質」,它被撞的次數遠比地球多得多,木星稱得上是「保護星」。

相關焦點

  • 人類永遠無法忘卻的歷史,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那一年人類生死攸關
    ,但是在26年前,也就是1994年,人類差點遭遇與恐龍一樣的結局,那一年人類生死攸關,這是怎麼回事呢? 1994年對地球來說是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年份,平凡是因為在這一年地球內部沒有什麼大事發生,說它不平凡是因為在太陽系中發生一件大事,而且這件大事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這一年已經被載入天文史冊,這一年在太陽系中發生天文史上非常罕見的天體大衝撞,這次天體大衝撞就是著名的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
  • 1994年慧木相撞事件,威力堪比20億顆原子彈,人類至今心有餘悸
    98%的生物滅絕,史稱白堊紀末期生物滅絕或恐龍大滅絕,如今人類只能通過存在地球上大量的恐龍化石去回憶曾經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繁榮景象,在為恐龍感到惋惜的時候又感嘆生命的不容易,也告誡人類要好好珍惜生命,生命來之不易,可是有些事情是不可抗拒的,人類在1994年那一年就差點重演了恐龍大滅絕的悲劇,至今人類對那次事件還有心有餘悸,這次事件就是著名的1994年彗木相撞事件。
  • 1994年的彗木相撞事件,如果是發生在地球上會有什麼後果?
    恐龍滅絕假想圖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因為在26年前,人類就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天體大衝撞,幸運的是撞擊的星球不是地球,而是另外一顆行星木星,雖然這次撞擊已經過去20多年,但是每次回憶都會讓人驚出一身冷汗,那麼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1994年那次震驚世界的彗木大衝撞吧!
  • 40萬億噸核爆!如果「蘇梅克-列維9號」撞的是地球,會發生什麼?
    在計算SL9 的軌道後,發現它們朝木星飛奔而去,所以這將是人類史上首次有機會目睹太陽系內的天體撞擊事件,因此科學家們莫不期待這千載難逢的天文奇景。    這21塊碎片的撞擊威力相當於在木星扔下20億顆廣島原子彈,釋放出40萬億噸TNT當量的能量。
  • 1994年彗木相撞:如果沒有木星抵擋,人類結局是否和恐龍一樣
    就像許多末日電影裡的大災難,洪水、颱風、海嘯、泥石流,面對這些大自然的手筆,我們只能感嘆並且積極自救,慶幸僥倖保留的一條性命。而在地球之外,更廣闊的銀河系中,危險也是無處不在,最近的一場大災難就是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和木星的碰撞,令無數目擊者為之震撼,久久不能忘懷。幸運的是沒有波及到地球,否則人類就難以繼續生存了!
  • 27年前彗星朝地球襲來,若不是木星阻擋,人類結局將會怎樣?
    其威力之巨大,破壞力之強,影響力之大可窺一斑! 相撞後劇烈的爆炸所產生的幾萬攝氏度的高溫,徹底改變了木星表層與大氣層的形態構造,同時,也如摧毀恐龍的那次一樣,在木星表面留下了一個大坑,而且比上次地球上的要巨大很多。慶幸的是,研究表明,木星上並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否則就是一場萬年不遇的悲慘浩劫,所有的生物都將於一瞬間蕩然無存!
  • 沒有木星阻擋,SL9號彗星如果撞向地球,人類會滅亡嗎?
    所謂1994年那一天,應該是說1994年一顆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簡稱SL9)的彗星,撞向木星的天體事件,史稱「彗木相撞」。這次事件發生在1994年7月份,從17日到22日前後持續了5天多時間.SL9在木星強大引力潮汐作用下,被撕裂成21個碎塊,在5天多時間裡相繼撞向木星,釋放的總能量約合40萬億噸TNT烈性炸藥爆炸威力,在木星上炸出4個數萬公裡的大黑斑。
  • 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顆彗星,它足以給地球帶來災難
    作為地球的第二代優勝族群的人類不禁會想,我們是否也有經歷這種險境的可能,或者說我們也擔心會不會再次有巨石撞向地球。1994年,木星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之球事實證明,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就在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塊大石頭,我們人類當時要遭受的災難可能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到的,這種災難可以說是具有滅絕性質的。
  • 地球約有60萬億噸黃金,每人可分近9000噸,為何還如此值錢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黃金還是很貴,但實際上地球約有60萬億噸黃金!這是什麼概念?證明真的「遍地是黃金」,人類根本不缺黃金這種資源。如果分配這波黃金,毫不誇張的說,每人可分近9000噸。地球上有這麼多的黃金,拿到手上不應該跟石頭一樣嗎?為何還如此值錢?
  • 我們身上有40萬億個細菌,和人類細胞數量差不多
    他寫道,一個成年男性的腸道中有100 x 10的12次方或100萬億個微生物,另外還有1萬億個在皮膚上。但他沒有提到這些數字的出處。另一位科學家D.C.薩維奇(D. C. Savage)在1977年發表的一篇綜述中引用了勒基博士的文章,其中寫道「正常人體組織可以說是由超過10的14次方個細胞所組成,其中只有約10%是動物細胞」。
  • 老照片還原長崎核爆現場,天空升起第二輪太陽,大半城區直接蒸發
    75年前的8月9日,顯然是一個載入了史冊的日子。作為曠日持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最後一聲巨響,由美軍投擲的一顆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於當地時間1945年8月9日上午11時02分,在日本位於九州島西端的軍工重鎮——長崎市上空距地580米的高度上被引爆。
  • 核武器的真實威力到底有多大?廣島、長崎的原子彈威力只算入門級
    在數千起爆炸中只有兩枚原子彈被用在了戰場上,也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投向廣島和長崎的兩枚原子彈,但是與現代武器相比,這些炸彈威力算是很小的,投入廣島的原子彈相當於15000噸TNT的爆炸威力,落在長崎的原子彈相當於21000噸TNT的爆炸威力。那麼核武器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答案是令人恐懼的。
  • 日本國家總資產約101萬億美元,約為美國的27.4%,那中國的呢?
    這就好比將2019年中國消耗的40多億噸煤炭平均計算到人均,發現人均居然消耗了近3噸煤炭。於是網友們紛紛表示他們根本就沒買過一斤煤,與實際體驗不符——居民直接消耗的煤炭並不多,大部分是企業、機構或其他部門消耗的。
  • 比原子彈威力還大500倍,全球僅存在2枚,美國看了都畏懼不已!
    眾所周知,當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無疑是原子彈,原子彈的面世使得二戰得以提前結束,也避免了更大的傷亡,然而也正因如此,人類長久以來就處於核戰爭的威脅,一旦有核國家發動核戰爭,對於整個人類來說都是毀滅性的。
  • 宇宙中最強的能量是什麼,它的威力有恐怖?
    這裡說的是廣義超新星大爆發。狹義的超新星大爆發一般被理解為大質量恆星演化末期的爆發。理論上認為,超過太陽質量8倍的恆星,在演化末期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發。爆發後的結果是8倍以上30倍以下太陽質量恆星,屍骸是一顆中子星;30倍以上太陽質量的恆星爆發後會留下一個黑洞。
  • 核彈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現存所有核彈一起爆炸可以毀滅地球嗎?
    核彈,作為現在最具備威懾力的一種武器,其威力的恐怖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不少大國手裡都擁有巨量的核彈,萬一那天發生核戰爭,世界上所有的核彈一起爆炸,我們地球會不會就此毀滅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討論下這個問題:先來說說核彈的威力,核彈的威力我們用當量來表述,就是相當於TNT炸藥的能量,那TNT炸藥的能量有多大呢?
  • 沙皇炸彈:迄今為止威力最強的核武器,是小男孩原子彈的3864倍
    原子彈可以說是人類的終極武器之一,擁有原子彈的在現代基本上是立於不敗之地,原子彈現在也相當於懸在人類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著毀滅人類的能力。提到原子彈,大家便想到二戰末期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的「小男孩」和「胖子」,但咱們今天要說到的這位,威力是「小男孩」原子彈的3864倍,「胖子」原子彈的2300倍。
  • 威力超過原子彈的500倍?當今世界僅存2枚,令美國都忌憚不已
    雖然它的發明,讓戰亂國家的百姓可以休養生息,但是卻讓人類再次陷入到更加危險的境地了。 沙皇炸彈誕生於1961年,一枚在新地島進行試爆,另一枚作為研究備用,它是人類引爆過的威力最大,重量最高,體積最大的一款炸彈。
  • 威力堪比原子彈!黎巴嫩爆炸事件背後的真兇,竟然是2700餘噸的農用化肥?
    此次爆炸已造成至少78人死亡,超4000人受傷,貝魯特市長馬萬·阿布德(Marwan Abboud)接受採訪時忍不住痛哭,更表示:「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爆炸。這是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對黎巴嫩來說,是一場災難。」貝魯特省長更形容這次爆炸堪比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核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