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超越《神奇女俠1984》
《緊急救援》贏在夠真實
羊城晚報記者 胡廣欣
《緊急救援》和《神奇女俠1984》兩部大片上周五同時公映,期待中的票房小高峰卻未能如約而至。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上周末三天中國內地影市總票房為4.68億元,略高於再上一周的4.07億元,略低於本月第一個周末的4.97億元。
號稱「2020年唯一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的《神奇女俠1984》,首周末收穫1.22億元票房,表現遜色於今年9月公映的好萊塢大片《信條》。由林超賢執導、彭于晏主演的《緊急救援》首周末收穫票房2.36億元,表現遠超進口片《神奇女俠1984》,但在大盤仍未完全復甦的情況下,想要追上2018年林超賢作品《紅海行動》的36.5億元總票房顯然難度不小。不過,《緊急救援》投資高達7億元,是《紅海行動》的兩倍,且從其最終呈現效果來看,確實稱得上是今年最值得進影院觀看的國產大片之一。
真實:四場大型救援,均有現實原型
《緊急救援》講述交通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隊長高謙(彭于晏飾)、機長方宇凌(辛芷蕾飾)和絞車手趙呈(王彥霖飾)等人多次展開救援行動,守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故事。影片的格局比林超賢前兩部作品《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更大,在類型上也更接近「職業電影」,這為林超賢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據了解,全片總共出現了四場大型救援,每一場均有現實原型。譬如,全片第一場重頭戲拍的是鑽井平臺起火坍塌,這來源於2010年的中石化勝利油田平臺傾斜事件,當時颱風「瑪瑙」讓平臺嚴重傾斜,而救援隊員克服了風高浪急、直升機無法低空懸停等困難,成功救出14名遇險人員。又譬如,作為壓軸大戲的天然氣罐船燃爆救援,原型是2018年的桑吉輪事件,當時桑吉輪裝有11.3萬噸凝析油,救援人員登上燃爆中的船隻,帶回兩具遇難者遺體和航行數據記錄儀。此外,懸崖急流營救、客機海上迫降等情節,分別取材於救撈系統的多次地震、抗洪救災經驗,以及參與馬航MH370、亞航QZ8508等民航客機搜救工作的經驗。四場大型救援戲展現出救援工作的多樣和複雜,也讓觀眾充分體會到救援人員工作的不易。
除了緊張刺激的搜救工作,《緊急救援》還花了不少篇幅展現救援隊的日常訓練。遊泳、潛水、舉重等體能訓練都不過是「基礎題」,訓練還模擬各種惡劣的搜救環境,譬如片中有一幕,隊員們在裝滿冰水混合物的泳池中一邊冷得打戰、一邊解數學題。據悉,拍攝時劇組買光了片場附近的所有冰塊,彭于晏、辛芷蕾等演員結結實實地泡在冰冷的泳池裡拍完了整場戲。
驚喜:硬核場面之外,還有柔軟瞬間
在連續打造了《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之後,林超賢已然成為「中國硬核大片」的代表人物。《緊急救援》也不例外,據悉,原本劇組只計劃拍兩場重磅動作戲,但一向「搏命」的林超賢最終卻拍出了四場。喜歡林超賢作品的觀眾應該很享受《緊急救援》裡的大場面劇情,四場大型救援戲各有閃光點,其中民航客機海上迫降救援和天然氣罐船燃爆救援兩場戲,稱得上是林超賢的個人最佳發揮。
林超賢給《緊急救援》的定位是好萊塢大片級別的電影。之前諾蘭的《信條》曾買下一架飛機來拍攝撞擊場面,《緊急救援》也買了一架真飛機並將機頭割開,拍出片中客機機頭斷裂的震撼一幕。天然氣罐船燃爆救援的場面更是拍得異常寫實,其中特寫令人一眼就能感受到現場的熱浪:主人公頭頂的鋁製通風管漸漸變形,地面融化,連空氣都似乎被燙到變形。這場壓軸救援戲的場面調度更是可圈可點:兩支小分隊雙線並行,在一片狼藉的氣罐船內部進行營救,到處都是熊熊烈火,不時發生大爆炸,但畫面和情節卻一點都不顯混亂。
救援場面中偶爾閃現的一些柔軟瞬間同樣令人驚喜。譬如客機海上迫降救援戲中,情節基本都是爭分奪秒的「緊急救援」,但當救援隊員發現受困者中還有一個嬰兒,影片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這段「生命接力」的篇幅不多,卻很動人。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小細節則在影片結尾處,彭于晏飾演的高謙要從沉沒的氣罐船中逃生,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鏡頭卻給了一個靜謐的遠景:氣罐船的殘骸在碧綠的海水中漂蕩下沉,而高謙不斷往上遊,一直遊向光明。
不足:文戲比重過大,情感太過套路
《緊急救援》目前貓眼評分為9.2分,與《紅海行動》的9.4分相差無幾。但在專業影迷聚集的豆瓣上,《緊急救援》評分卻僅為6.3分,創下林超賢近年作品的新低。電影的文戲被不少觀眾詬病,有豆瓣網友點評:「動作戲扣人心弦,文戲卻令人恨不得讓影院二倍速播放。」
2019年《緊急救援》開放探班時,林超賢曾對媒體透露,這部新片將比他前兩部電影「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他更喊話:「觀眾都吐槽《紅海行動》沒有文戲,這次我就拍文戲給大家看看!」不過在部分觀眾看來,《紅海行動》的成功元素之一便是專注動作戲,最大限度地撇除多餘的情感戲,而《緊急救援》大量情感戲份的加入恰恰破壞了電影的節奏。譬如,片中彭于晏與辛芷蕾、王彥霖與藍盈瑩飾演的兩對戀人的感情戲佔據了不少篇幅,連彭于晏片中那個還在上幼兒園的兒子都有好幾段跟女同學的友情互動。
除了在文戲上「用力過猛」,《緊急救援》還暴露了林超賢在人物情感設定上的想像力匱乏。彭于晏在片中被安排了一個中年喪妻、獨自帶娃的「單身奶爸」設定,後來兒子也患上絕症,令英雄「慘上加慘」。情感設定過於刻板,導致影片的多數文戲難以給觀眾帶來驚喜或感動。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