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條河流
在林中寂靜,在山澗安詳
小鳥在它四周鳴叫
樹木在它身邊成長
清澈的河水,涓涓流淌
倒映著風景
沉澱著跡象
蔚藍做它的嫁衣
白雲做它的伴娘
歡快的旋律響徹在希望的路上
夢寐以求的嚮往就在我的家鄉
我心愛的濰河
濰坊的濰河 為什麼要叫「濰」濰河
這還要從《山海經》說起
古書山海經曰:濰淄其道,先有濰河,後有濰縣。濰縣名起始於隋朝。關於濰縣和濰河都有一個「濰」字,很多外地都對這個「濰」字非常感興趣並探尋這個字的由來,但是生活在濰坊多年的本地人竟然有很多人不知,所以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個謎。
濰河(古稱濰水)自成水系,流經濰坊的10個縣市區,至濰坊市(昌邑)入渤海,總流長246公裡,流域面積6493平方公裡,也是濰坊的母親河。其覆蓋面積之大,歷史之悠久也是非常之有名的。
濰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古老的東夷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出土了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磨盤和5000年前刻畫在陶器上的古文字。濰河在中國算不得名川大河,但歷史影響很大。
夏朝初年的濰水之戰,是中國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第一次水戰。秦朝末年的濰水大戰,韓信滅了項羽20萬人馬,否則哪有街痞子劉邦的漢家天下!
濰河的史料記載,最早見於《尚書》中的「濰、淄其道」,大禹治水那時就有濰河了。
濰河也叫淮河(古代濰、淮通用,《漢書》中的「濰」就寫成「淮」,只是少了根繩子而已),現在濰河上遊的百姓還把濰河叫「淮河」。
南方的淮河,是濰坊地區的東夷人向南遷徙時,順便把淮河(濰河)的名字帶走了。古人有「地名隨人走」的風俗,也算是不忘故鄉吧。
濰河源於濰山,《漢書》《水經注》都這麼說。但濰山在哪裡?漢代《淮南子》認為,濰山也叫箕屋山、覆舟山,是一山仨名。《辭海》說濰山就是現在五蓮縣(1992年由濰坊市劃歸日照市)西南的箕屋山。
中國山嶺千千萬,為啥單單它叫「濰」山?難道其中隱含著什麼神秘的文化密碼?
「濰」的由來
濰」的偏旁「隹zhuī」,是個典型的象形字,它的寫法和含義就是「鳥」。其中《說文解字》就曾記載了「隹,鳥之短小尾總名也」,所有短尾巴的鳥都叫「隹」。
甲骨文、金文、小篆中的「隹」,特別是商周時代青銅器上的「隹」字,活脫脫就是個短尾巴鳥。在最早的甲骨文中,「隹」和「鳥」就是一個字。
隨著文字演變,尾巴短小的叫了「鳥」,比如麻雀、山雀。尾巴長垂的鳥就叫了「隹」,「娶了媳婦忘了娘」的喜鵲就是。
凡是帶「隹」字旁的漢字,大都與「鳥」有關(用此法可以教會孩子很多漢字)。比如:雀、隼sǔn、雋juàn、瞿、寉hè(鶴)、焦(鳥在火上烤,能不「焦」麼),還有雌、雄、雞、雉(野雞)、雁、雛等。
最後用幾句話概括「濰」字的來歷:濰山本來叫隹山(有鳥的山)。捉了鳥用繩子捆住,加個「系」字旁,就成了維山(維護、維修、維繫、維持都與此有關)。維山上流下來的水,加個「水」字旁,就變成了濰坊的「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濰河兩岸,自古至今,出現了很多政治名人和文化大家,如傳說中古代五帝之一的虞舜,孔子女婿、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之一的公冶長,顯達西、東兩漢的伏氏家族,經學家鄭玄,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著名詩人臧克家等。
濰河經過了歷史的滄桑、歲月的洗禮,戰爭、政權交替變更,見證了濰河流域人類社會的興衰,滋育了沿河兩岸人民的生活,是濰坊的母親河。同時濰河也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徵與中國文化密切相連,歷代許多文人墨客與濰河有著交集,其中不乏大禹、韓信、蘇軾、蘇轍、朱熹、鄭板橋、竇光鼐、高密詩派「三李先生」等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大家。他們不僅留下了與濰河交集的歷史遺痕,而且有許多關於濰河的詩章流傳於官府或民間。在這些詩人筆下,濰河的美有了更豐富的內涵,與之相關的文化有了更高的藝術境界,我們今天能看到這些有關濰河的古詩詞,展示了濰河所承載的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歸次濰水
作者 邱橓
家近天垂暮,輕車不暫留。
乘風振衣袂,隔樹望城樓。
雲破常山出,橋橫濰水流。
鄉人來問訊,笑指雪盈頭。
載於《東武詩存》卷一上
從詩中不難看出,作者對濰河的敬仰與摯愛,每次回歸到濰河時都要停留片刻,每次都被濰河邊這滔滔不絕的河水氣勢所震懾和深深吸引,濰河的每一處景色都是唯一的,都是動人心弦的,包括河上的橋,河邊的行人,不禁讓人感嘆這歲月山河的景勢讓人浮想聯翩。家鄉的人們總是親切的,故居之鄉的人們來問話,總是會看到他們滿面熱情的笑容和關切。
記憶中故鄉的河流總是那麼長,長到永遠沒有停息的盡頭。他們一直用鏗鏘有力的脈搏在證明著母親河的存在。不管你生活在濰河水的東頭西頭,上遊還是下遊,這都是濰坊尊貴的生命之源!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文字內容參考百科。
#今日分享——鳶遠流長 | 濰河之「濰」字的由來
「如果你有故事,歡迎與我們分享」
留言區可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