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u1u
如果不是因為《女僕咖啡廳》,我大概不會注意到石黒正數老師,這樣的話,我就會錯過了《外天樓》這部優秀的作品!
(↑上圖選自石黑正數《女僕咖啡廳》)
我很喜歡萌系的《女僕咖啡廳》,圓面大眼簡潔的人物很適合清新系作品,而在看到《外天樓》前6話時我都一直以為這是同一類型的喜劇漫畫,至多是一部諷刺喜劇漫畫。所以可以想像,我看完最後全本時是受到了多大的震撼。
通篇漫畫出場人物不多,前兩話是笑點滿滿的喜劇,還蘊含一些有趣的推理,不論是H書大作戰,或是特攝片系的劇中劇,都令人忍俊不禁。至於兩話之間的十年大跳躍,看似違和感十足,倒也不會令人太過在意,正是因為前兩話的毫無關聯性,令我毫不猶豫地將其視為單元劇,每一話獨立成事——事實上,作者將一切都隱藏地很好,故事的關聯成為暗線,故事的本質令人意料不到。
從第三話開始,故事中出現了一個主線劇情關鍵詞——機器人。關於機器人的作品實在太多。在無數領域,機器人又擁有太多的故事,其中最為注目的依舊是機器與情感的關聯,擁有智慧的機器人,擁有感情的機器人,而個人認為,日本人是感情最細膩的民族之一。
高效、高壓的生活方式,令生活變成了一個放大鏡,愈發注重情感,內心卻極其脆弱,容易孕育出扭曲的感情,這一點在多數日本電影裡表現得比較明顯,情感傳遞極其優秀,卻一味專注精緻巧妙這一部分,總是缺乏滂湃大氣的感覺,因此表現『善』的作品總是易於打動人心;同樣,展示『惡』的那一部分,則更加能撼動心靈。
插句題外話,目前國內,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同樣陷入了這種高壓的生活模式,人心的冷漠逐漸嚴重,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極為依賴,同時卻對他人充滿不信任感,無法平等地交流,甚至無法對等地交談,已經變成不可忽視的問題,每一次確認自己長大,環顧四周,卻空無一人,只能感覺到孤獨與無奈,似乎逐漸成為一種主流思想,這也是《外天樓》帶來的感覺之一。
隨後在故事中出現了更多關鍵詞及各色人物,迷糊刑警、人工生命專家,繼續走著輕喜路線一路而落的小故事,緊湊而精彩,甚至巧妙地將越走越遠的故事拉回到與第一話中,長大的幾個小鬼頭各有各的道路,久違地重逢,但已是差距頗大,雖然討論起年少的傻事算是對友誼的一種緬懷,但是變化總會清晰地體現在每個人的身上。
之後出現了死亡事件,以推理劇的姿態現身的本劇必定免不了殺人與兇手這一環節,但是因為喜劇的基調太深,而且出現了迷糊女警這一角色之後,推理部分更多是用於引導笑點,死亡事件更是作為一種喜劇效果的點綴,看著女警各種推理耍寶將殺人這一『惡』的表現完全衝淡,令人毫不防備,卻在這一個時間點上,狠狠地一錘拍下,來個180度的大轉變。
最後兩話的故事很難描述,起碼本人是在十分壓抑的情況下看完的。原本是打算看看喜劇洗滌心靈尋求治癒的,卻遭受到了毫不留情的精神攻擊,這種感嘆大概會從大多數讀者的口中發出吧。
很多動漫、影視作品很擅長在一個點上將之前構築好的美好一擊粉碎,而《外天樓》更加毫不留情,由於篇幅關係,對於人物的感情交待不算充分,但是在破壞這一環節上則更加果斷,下手更狠,主要角色的崩壞,突如其來的死亡,都會為讀者帶來難以言喻的衝擊,而因為鋪墊得不夠充足,反而留下大量的想像空間,而對於僅有9話的故事來說,算是不錯的架構,當然,同時帶來的問題,就是故事經不起推敲,不免令人感到為情節服務,超展開味道稍重。
對機器人、人工生命的討論已經太多,甚至於,現實中克隆技術,合成技術哪天出現,或者說已經出現在大眾面前時,相信對於這一切我們已經毫不震驚,然而,對於『生命』這一命題總可以令人陷入沉思,人類也只不過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物質,正是因為有了『思想』,才擁有了改變與創造的力量,同樣擁有了思想的桐江和有雄毫無疑問有著靈魂的人類。然而,這一切的起端卻太過殘酷,造就了無可挽回的結局,在結尾,互相支持著的兩位親人被茫茫白雪覆蓋,純白而無垢,算是上天對他們的一點憐憫吧,然而,這樣的結尾實在令人唏噓不已。
能令人開心地發笑,能引人思考,能使人為了漫畫中的角色而感嘆,這不就是成功漫畫所擁有的魅力嗎?我開心地笑著笑著……最後卻哭了。
無論如何,這是一本優秀的漫畫,實在不宜錯過。石黒老師,《女僕咖啡廳》繼續加油,新房大大,有機會的話將本作映畫化吧!
黑白漫文化授權發布
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