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長華
「2020的打開方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中國人總會相信困難終將過去,美好總會來臨。今夜中秋,月亮承載太多,請允許我借秋夜陣陣清風,將熱浪吹成溫暖的幕牆,請允許我以一縷這皓月銀盤的光,照亮一場屬於你的露天電影。」
10月1日,國慶中秋雙節同至,湖南衛視中秋之夜在何炅一段溫暖的告白中拉開序幕。區別於傳統晚會表達,今年湖南衛視秋晚藉由四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短片串聯,呼應滾燙生活、獻禮偉大祖國,致敬每一個為幸福生活努力奔跑的中國人。
露天放映講述別樣團圓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突發、高考延遲、脫貧收官,樁樁件件都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湖南衛視擷取2020年時光之河中的四個故事拍攝成為電影短片,從不同角度投射火熱現實生活。
《我要我們在一起》講述的是春節期間,一對男女因為疫情隔離誤打誤撞走到一起的愛情故事;《百香果的滋味》則深入農村,講述一個叛逆男孩成長蛻變的故事;在《爸爸是超人》中,丟掉工作的爸爸在夜市擺燒烤攤維持家庭生計,回家再換回體面的西裝,道盡小人物的辛酸與堅韌;而在《高考2020》中,為了引導大家全力以赴,班主任立下了高考結束後接受全班同學挑戰的誓言。
電影短片拍攝妥當,如何尋求到一條合適的線索將其串聯起來?總導演王澤宇介紹,經過多輪頭腦風暴,中秋之夜最終確定由主持人何炅領銜「放映隊」,帶領參演演員及相關藝人前往故事主題環境中,進行一場場露天放映。
總導演 王澤宇
「在這一過程中何炅是整個放映行為的發起者,主持人用對國慶中秋雙節同至的理解銜接起每一部電影短片」,本次中秋之夜總導演付姜瑩介紹。
總導演 付姜瑩
放映過程中,電影短片內容和放映地點、觀影人群之間並非隨機搭配。王澤宇介紹,根據故事所呈現的場景、對焦的人群、蘊含的情感,電影短片分別遴選合適的地標和觀眾。例如愛情主題的《我要我們在一起》選擇的是情侶民宿「幸福院子」的天台,山色清幽、浪漫滿滿;《百香果的滋味》選擇在電影的拍攝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凌雲縣浩坤村的浩坤湖邊,擺起了長桌宴;《爸爸是超人》將放映地定在長沙漁人碼頭的熱鬧夜市,這裡人流交織,煙火氣十足;《高考2020》選擇在湖南大學天馬學生公寓的籃球場舉行,以籃球場地為銀幕,兩邊宿舍剛剛經歷過高考的大學新生站在陽臺上就可以俯瞰到電影。
通過把電影短片「送」到人群中,中秋之夜讓來源於真實生活的電影短片回到了真實的生活場景,接受觀眾的檢閱,特殊的觀影地點營造了別樣的觀影氛圍,也提升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致敬普通人的努力奔跑
「致敬每一個為幸福生活努力奔跑的中國人」,這是湖南衛視中秋之夜的核心創作理念。圍繞這一核心,中秋之夜嘗試不斷放大普通人的視角,投射普通人的生活,觸動普通人的生活,致敬普通人的不凡之處。
從電影短片故事來看,無論是《我要我們在一起》中「假戲真做」的情侶,《百香果的滋味》在叛逆中成長的男孩,還是《爸爸是超人》中經營燒烤攤位的爸爸,《高考2020》中備戰高考的師生,其主角都是百姓生活中的普通一員,無一不與電影短片本身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
作為一臺晚會,中秋之夜在布局影視板塊的同時,依然保留了歌舞表演環節。「文藝表演並非脫離電影短片本身的單獨存在,而是和故事內容存在內在關聯。」王澤宇介紹,這裡的歌舞表演更像是電影的片尾曲,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凸顯電影短片的主旨,升華電影短片的主題。
一邊,晚會令電影短片主演走出銀幕,用歌舞形式再次點明作品主題、強化作品情感,致敬電影短片致敬的主題人群;另一邊,通過普通人的真實故事、真實情感呼應電影主題、升華節目情緒——在四場表演中,中秋之夜特別設置了真實小人物觀影后真情實感的熱血喊話環節,成為節目的「燃點」。
例如《月亮代表我的心》的愛情歌唱中,晚會為夫妻、情侶的心聲表達設置了「藍月亮留言亭」,其中有為了抗疫推遲婚期的醫護情侶,有陪伴男友經過兩次心臟手術不離不棄、終成眷屬的夫妻……
「2020年是不凡的一年,但我們很欣喜地在這些大事、難事中看到許多平凡人的不凡事,看到許多中國人堅持不懈、勇敢奮鬥的身影。」付姜瑩說,「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了解這些故事,並且為他們喝彩。」
「晚會體影視劇」拓寬創作思路
2019年,湖南衛視在中秋夜前夕上線中秋之夜,節目融合了音樂劇、舞臺劇、情景劇等影視表現手段和電視文藝手段,暖心的故事與普通人的情感產生共鳴。2020年的中秋之夜依然延續「影視+晚會」的創作框架,由劉建立工作室和潘瑞芳團隊兩方聯合操刀完成。
「在去年的基礎上,今年的中秋之夜做了一個升級,吸取了去年的一些製作經驗,邀請到四位不同的導演,深耕放映行為。」付姜瑩坦言,這種形式在去年一經推出就引發了觀眾的廣泛討論,有人覺得它很新穎,也有人覺得需要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深耕,讓這些作品打到更多人心裡,讓更多觀眾產生共鳴感。」
跳出傳統晚會的框架,「晚會體影視劇」也給創作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而在中秋當晚四部電影短片如何串聯呈現在螢屏這個問題上,節目組也是幾經周折,多次全盤否定,推倒重來。起初,節目組想通過設置一輛「月亮巴士」走遍全國的形式,展現故事徵集的真人秀過程;第二稿演變為「故事說給月亮聽」的聆聽塔模式,營造唯美的氛圍;後經過多輪討論和調整,才達成共識——讓「放映隊」將電影短片到觀影人群面前,以「電影短片微公映」串聯各板塊。
除了整體框架之外,難度的升級還體現在創作環節的細枝末節上。付姜瑩說,「如何將影視和電視做一個很好的磨合,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兩套體系的磨合,雙方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在王宇澤看來,最「折磨」的過程是故事撰寫環節,單單《爸爸是超人》這部電影短片前後修改了10版稿件,《高考2020》九次易稿,《百香果的滋味》更是經過11次修改才定稿。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齊至,為創作者打開了不一樣的思路。用接地氣的露天電影形式營造節日氛圍,打造藝術來自生活再返回生活的創作閉環,「晚會體影視劇」的深耕,是一次中秋之夜創作的重新出發。
編輯 | 饒文淵 朱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