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過那麼多英劇, 卻依然掰不彎這一生--腐國基劇十佳

2021-02-08 中國新聞周刊

今日推送,來自本刊毒舌影評楊時暘老師。不過,今天他的打開方式貌似和往常不同,「毒舌」晶片替被換成「暖男」晶片……像大白一樣雙卡雙待,你懂的。

楊老師今天準備談談腐國和英劇。周刊君看題目就邁不動步了,你們咧?

我看過那麼多英劇,卻依然掰不彎這一生——腐國基劇十佳

文|楊時暘

英國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腐國」的?不管怎樣,當它被這樣重新命名,人們似乎就順理成章地接受了。雖然那些英劇中有意無意閃現的「基情」都在默默為腐國的名號背書,但畢竟其中有很多都是劇迷一廂情願的腦補。今天,我們來說說真正的「基情」。這十部英劇是近年來最優秀的「同志」題材設定。它們包含劇情劇、古裝劇、喜劇、紀錄片等眾多類型,也囊括了gay、les和跨性別的多種設定,它們都無比優異,足以虐很多美劇成渣。喜愛英音又樂於幻想的腐女和宅男們有福了,你們能看到那些自帶做作光環的英國帥哥纏綿,也能聽見帥T和大美妞用腔調十足的英範兒口音攪拌著喘息。

1.《黃瓜》Cucumber

當黃瓜和Gay這兩個詞語放在一起,我都能看到你們擠眉弄眼地嘴角上翹了。別著急,下面還會講到香蕉呢。作為一部gay片,《黃瓜》的語言尺度很大,身體尺度尚可。它聚焦的是一群中年人的故事,像這樣的設定,你也未必真想看到太大的身體尺度,是吧?它有著喜劇的基本框架卻也呈現出悲涼的底色。《黃瓜》的主人公是一位平凡的中年男人,劇情從他的幻想開始。他的幻想有多勁爆,他的生活就有多無聊。但很快,他平靜的生活就被徹底顛覆了。與其說,這部英劇講述的是一群gay的生活,還不如說講述的是一群英國普通人的困惑。

《黃瓜》講述的主題其實是「障礙」,當代社會中,人際關係的障礙。其中的一集把這一切表現得尤為明顯而傷感,主人公與男友分手是因為主人公一直不願意真的和男友發生關係,且拒絕與他結婚;男友後來與一位半彎半直的同事曖昧重重,斬不斷情絲,衝不破阻隔;主人公的姐姐看似樂天而開朗,但實際上卻被記憶阻隔,無法和當下的男人交往;而一直看似混不吝的小痞子,每天玩世不恭地約炮,但卻有一段無法忘卻的師生戀……《黃瓜》並沒有把gay當做「另一個群體」,而是把他們作為普通人,呈現了他們普通的一面。他們也確實就是普通人,有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情感困惑、生活際遇、希望和失落,只是他們有著小眾的性取向而已。這部劇在氣息和節奏上表現得相當不錯,它有誇張的一面但從未讓你感到做作,它選取的演員都不漂亮,這在gay片中已算大忌,但它仍毫不在乎地兀自講故事。它緊湊、明亮、搞笑之後總能讓你感到生活的荒誕和無常。有時,它也會愈發走向深刻。那些看似隨性而起的談天中,總會流露出對同志群體權利意識的關注,以及成長過程、時代變遷中的苦澀和無奈。

2.《香蕉》Banana

如果說,《黃瓜》是有更多的社會議題性的喜劇,那麼《香蕉》則更加單純一些。它聚焦年輕一代,基本是90後為主的一代年輕「同志」。他們仍然存在心理負擔,但相比上一代而言,已經輕鬆太多。他們不需要估算那些道德壓力,當然,還是必須承受一些好奇的目光。但更多的情況下,他們基本上可以面對自己也可以面對外部世界。如果說《黃瓜》更多的是通過「同志」的生活連結時代背景和外部世界的話,那麼《香蕉》則更加關注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這也反射了兩代人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和生活態度。《香蕉》更具有活力,在尺度上也比《黃瓜》火力更猛。只不過和《黃瓜》類似,這個系列的作品,導演都執意選用了很多長相普通甚至有些醜陋的演員。他們很有個性,演繹的人物性格都讓你過目不忘,但對於那些熱愛賞心悅目的小鮮肉的腐女們來說,觀看這部片子需要做些心理建設。

3.《豆腐》Tofu

一部非常有意思的片子。放鬆,有點古怪又充滿驚喜。每集十分鐘,混雜了紀錄片、脫口秀、劇情片,甚至某種程度上還有著一點類似《黑鏡》般的未來科幻範兒的荒誕感。老師、主婦、同志、演員、學生、生意人,紛紛在鏡頭前談論性的話題,異性戀、雙性戀、無性戀,一切能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性與愛的方式,這片子都涉及到了。這些人討論著自己的忌諱、可笑的細節或者溫暖的記憶。在這些訪談和敘述當中,性與愛中間滲透出的種種人際關係,有的親密有的荒涼,拼接起來就是一部由性切入的人心浮世繪。哦對了,順便說一下,之所以三部片子分別用豆腐、香蕉和黃瓜命名,其實指涉的是三種硬度,你們懂的。

4.《極品基老伴》Vicious

一部極其考驗演技和把控力的情景喜劇。兩位同居48年的「老同志」,弗雷迪和斯圖爾特,一人曾是演員一人是酒吧侍者,如今二人已入暮年,生活在一幢大房子裡,和帥哥新鄰居、插科打諢一輩子的閨蜜們每天一起聊天喝茶,互相鬥嘴也互相做伴。英劇原本就自帶做作光環,舉手投足間有一股和美劇截然不同的故作姿態的勁頭,更何況主角是一對性格古怪的老同志呢。兩位老戲骨把那種做作感故意變成了一種強調出來的表演方式,但絕不會讓你感到突兀。這之間收放的尺度是太難做到的事情。密集的包袱和頗為高級的笑料讓這部英國情景喜劇成為了不可多得的教材般的作品。出演兩位老「同志」的演員都是出生於1930年代的資深藝人,其中一人是伊恩·麥克萊恩(Sir Ian McKellen),如果你們喜歡《指環王》《霍比特人》還有《X戰警》什麼的,對他絕不會陌生。這種劇是那種在表面近乎刻薄的互相嘲諷中永遠滲透著生活暖意的作品,互相譏諷得有多狠,相互依戀得就有多深,如果你把這對兒老「同志」置換成普通異性戀人也可以講述這樣的故事,只是老「同志」的設定本身就有一絲有趣、古怪、尖酸和無奈在其中。(考慮到伊恩爵士本人是個於1988年出櫃的老人,好像就更辛酸了。——周刊君)

5.《靚麗人生》Beautiful People

設定和結構都很不一樣的喜劇。每一集都是從當下開始,從兩個「同志」的對話和生活情境中,找出一樣事物,回溯到多年以前,由那個物品帶出當年的一切。故事中的男主角,如今已經是擁有自己事業的,無需掩飾性向的時尚人士,而當年,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所歷經的一切心理變化,家庭成員間的故事,周遭每個人的荒誕都通過回溯的方式一一呈現。如果說,絕大多數Gay劇都是描摹同志們當下的生活和故事,那麼這部喜劇則側重於一個「同志」在逐漸認清自己性取向過程中的故事。一個不求上進的父親,一個嗜酒如命的母親,一個眼盲又瘋癲的姨媽,同樣是gay的鄰居以及一個封閉的小鎮。生活中充滿突發事件,家人間相互打擊也相互慰藉。作為一個孩子,對於性向這種事必然經歷著懵懂和恐懼,他有試穿裙子被發現時的尷尬,會因被同學嘲諷而擔憂,也有被家人理解時的安慰。雖然這部喜劇的主角是一個「同志」,但它沒有將其設定為視角的核心,人們沒有對這個孩子的性向多麼大驚小怪或驚恐萬分,也沒有披上政治正確的外衣做灑脫狀,而更多的是呈現一個家庭中成員們各自的困境,作為一個gay的少年心緒,那只是諸多生活困境中的一部分而已。扮演嗜酒的母親的演員是奧利維婭·科爾曼(Olivia Colman),因為日後在《小鎮疑雲》中扮演女一號被影迷喜愛。她特別適合扮演這種不修邊幅,但家常可愛的家庭主婦形象。這一次,她在充滿做舊感的鏡頭中同樣有著出色表現。



6.《唇唇欲動》Lip Service


政治正確這個事,我還是懂的,所以不會只說Gay片,這部描寫蕾絲邊的劇情劇更加優異。這部劇的英文名其實叫Lip Service,夠直白了吧?對於大多數觀眾——尤其是男性觀眾——來說,蕾絲邊的親熱比起小夥子們的纏綿要容易接受得多,更不用說這劇裡充滿了帥T和大美妞。這部戲基本上每集都逃不開兩個姑娘在一起時的喘息和尖叫。相比於《黃瓜》《香蕉》在言論和動作上的大尺度,這部劇屬於那種拍床戲時走寫意路線的範兒,在保留了一些必要的親熱鏡頭之餘,非常注重氣氛渲染和心理描摹,當然,有時,姑娘們在床上也粗暴而直接。女主角是一個移居紐約的攝影師,因為把自己養大的姨媽去世,回到了英國,與前女友重逢,與老友重聚,也開始認識新的伴侶。這是那種大城市中孤獨女孩的設定,一個孤兒,被親戚養大,但也與他們切斷聯繫多年,與前女友不辭而別,在另一座大都市中過著看似恣意放縱卻孤獨寂寞的生活,她的生活有多放縱,她的內心就有多緊閉,她只向人們敞開自己的身體,卻向所有人鎖閉自己的內心。她重回故鄉的生活,就是開啟內心的旅途。這個孤獨女孩的周圍,還有幾個蕾絲邊的好友,她們也在工作和感情之間一點點認清自我。這部劇在向獵奇的人們敞視了蕾絲邊的臥室之外,也更著力地描寫她們的工作焦慮,生活煩惱以及感情的甜蜜與失意。當女主角落寞而故作堅強狀地走在夜晚的都市中,每個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會從她身上看到自己。

7.《美麗曲線》The line of beauty1980年代的英國,一個充滿野心的高級政客家庭,幾段同性戀人間情慾汪洋又令人心碎的愛情,愛滋病剛剛被命名的年代,也是鐵娘子的保守黨最輝煌的巔峰。三集迷你劇用一個橫斷面寫盡了那個時代一個階層的真相。權勢與金錢,野心與卑鄙,愛情與背叛,一切蒸蒸日上,一切潰散如煙。一個年輕帥氣的男孩尼克來到同學託比-費登家暫住,費登家族是保守黨紅人,一家人都知道尼克是gay,但這家人一點也不保守,他們接納了這個個性陽光的小夥子。他讀書,和朋友們辦雜誌,也幫著政客打理工作,漸漸融入了這個家庭。以他的視角看盡了一切。貌合神離的夫妻,反叛桀驁的女兒,虛偽做作的社交酒會,還有檯面上的選票和桌面下的交易,當然,還有愛情,同性間的愛情。尼克的伴侶中有都市平民,也有巨賈之子,有人勇敢出櫃,有人隱瞞終生。有些人在放浪形骸之後,染上愛滋漸漸凋零,而費登家族也一樣經歷著風光和失落,享盡榮華也深陷醜聞。這三集劇集幾乎就是180分鐘的世態炎涼,一個時代的小切口與大史詩,有些東西,表面上看似巋然不動,但它們的內裡早已分崩離析,一切真令人唏噓感慨。8.《指匠情挑》Fingersmith

「如果當時我對她說,我愛她,她也會對我說同樣的話。那我就能拯救她。」這是一個姑娘的內心獨白,對另一位姑娘。這是個19世紀中葉的故事,有大宅府邸、傲慢的老爺、戰戰兢兢的女傭和動不動就暈厥的貴族小姐。小姐莫得從小被舅舅收養,在大宅中過著封閉的生活,她有一筆母親留下的遺產,必須等到結婚才能啟封。一個風流倜儻的騙子得知了消息,派了一個女性同夥假扮女傭來到莫得身邊,兩個女孩相處之中卻激發了另外的情感。但後來,她們才發現,這之間的欺騙並不是單向的,或許每個人都在欺騙的過程中既成為了施害者也最終都淪為了受害人。

兩個女人,一個騙子,一個上流豪門,一個陋巷之家,一場女人之間的愛情,兩段被改變的命運,一筆錢財和一場殺戮。一切具備商業性的元素,這裡都有,但也被處理得細膩而微妙。這部劇幾乎就是這類故事的樣板式敘述,它可以被放置在任何一個年代,有陰謀也有愛情,多次出人意料地翻轉,無法挽回的命運變幻。當貴族小姐和她的女傭擁吻一處的時候,那幾乎是這十部同性英劇中最曼妙的一場情慾戲,溼潤,投入,縱情卻又如此絕望。

9.《變性雙面殺手》Hit and Miss

說過了Gay和Les,我們來說一部跨性別人群的劇集。這劇名翻譯得直白而粗暴,很有1990年代的錄像廳遺風。這部劇的原名叫"Hit and Miss",你們自己體會下翻譯成中文後的山寨氣。不過,這部英劇的主角確實是一個變性雙面殺手,但它講的卻是一個家庭故事,溫暖又悲情。女主角,哦不,其實是男主角,噯,算了,還是女主角吧,由科洛·塞維尼(Chloe Sevigny)出演,她曾經出演過那部著名的《男孩不哭》——同樣是一部經典的跨性別設定電影。這一次,科洛·塞維尼很酷,扮演一個打扮妖嬈,身手不凡的職業殺手米婭。平時,沒人看得出她曾是男兒身,原本她正在給自己的變性手術攢錢,但突然接到了前女友的來信。前女友意外早逝,卻告訴她,他們有一個兒子……歷經內心掙扎之後,她還是決定去見見自己的骨肉,卻看到了一個底層家庭不堪的生活。她決定留下來,努力融入。她一直用冷酷維繫的平衡被一點點打破,她變得溫柔也遭遇了愛情,最終,她被那一家人接納,尤其與兒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也引來了殺身之禍。

這六集短劇中,用來描述殺手殺人的篇幅很少,更多的時候,鏡頭都對準了那個家庭內部的瑣事和女主角的內心衝突。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部悲劇,出身於底層而無法改變的命運,永處於社會邊緣的狀態,始終與狼藉和死亡相伴。那一家人的無奈、掙扎和為了保持自尊而表現出的攻擊性令人心碎。那些清冷孤寂的外景和飄渺的配樂,都鼓動著絕望的氣息。這部劇的最後一幕有著出人意料的力量。任務失敗的女主角被自己的老闆用槍威脅,突然間,剛剛四五歲的小兒子端著一把獵槍對準了那個男人。那個瞬間,米婭臉上的表情從震驚一點點滑向欣慰與感動,她終於看到了兒子在保護自己,那麼小的孩子用這種酷烈的方式承認了這段跨越性別的親情。那是最團圓的結尾也是對親情認定最殘酷的方式。

10.《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

之所以選入這部劇集,是出於致敬。更多的人知道「同志亦凡人」這幾個字應該是看了那部美版的劇集,但1999年,這部英劇就已經正式推出。就在它剛剛播出不久,電視臺內部就發生過一次激烈的爭論。爭論的內容有關節目尺度以及這樣的人物設定是否能「代表」Gay這個群體。它的編劇拉塞爾·T·戴維斯(Russell T Davies)最終說了一句值得被銘記的話,「好的戲劇從不是為了代表什麼。」是的,好的戲劇負責講好故事,那些意義與意味都是副產品,自然流露或者被眾人解讀,它可以被一些人奉為代言者,但戲劇創作本身決不能為了代表誰,它應該只對本身負責。拉塞爾·T·戴維斯在十幾年之後,又參與創作了《黃瓜》《香蕉》《豆腐》三部曲,再一次成就經典。在新劇《豆腐》中,眾多年紀不一的演員紛紛提到自己當年看到這部劇集時的震驚與狂喜。在當時的氛圍中,這些對自己的性取向還羞於啟齒的人來講,這部劇是福音、解藥和宣言。這部劇讓他們可以正視自己,不再需要活在一個軀殼中。★

(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有意思 | 反觀 | 肚子問題 | AutoMan

財迷 | 大人的玩具 | 劇逗

相關焦點

  • 不要只知道看美劇,5部極品英劇安利給你.
    在現階段一定程度上大超英劇,但是作為戲劇的鼻祖之鄉,英劇是與眾不同的也是不容小覷的。接著潮汐就給大家來安利幾部近年的極品英劇。《福斯特醫生》這是十分有代入感的劇集,講述的是一個女子如何在發現丈夫出軌後。冷靜,克制,理性,並且殘忍果斷的爭取屬於自己的一切的故事。
  • 【英劇小貼士】腐國演員有三寶:裸體女裝扮「基佬」
    >韓劇有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日劇有三寶:職場動漫勵志少不了;美劇有三寶:英雄幻想與惡搞 ;泰劇有三寶:綁架禁錮與強暴,TVB有三寶:恩怨三角奸角好...但是你知道英劇演員有那三寶麼?小編這就為大家來解答一下吧~法寶1:裸體還記得《神探夏洛克》中,女演員Lara Pulver裸體出演一位揮舞皮鞭的女王,由此引發了100多位觀眾的投訴嗎?Lara甚至說她在拍攝的時候是貨真價實的一絲不掛!
  • 這部英劇床戲太多,腐國人民都憤起投訴了
    英國之所以稱為腐國,是因為它很腐。腐到汙染心靈,毀天滅地。認真講,其實這是在誇英國,社會多元化,觀念自由開放。
  • 2014十佳英劇,你看過幾部?
    其實,與注重視覺效果的美劇相比,大多數的英劇更文藝,更多關於人性、人生的探討。或許英劇找起來不太容易,但是看完一定不會讓你失望。今天,機長給機友們推薦的是由英國衛報評選的2014年十佳英劇,另附2015年最值得期待的9部回歸劇名單,愛英劇的機友們不要錯過哦!10.
  • 年度英劇Top10,BBC榜單穩了
    不知道看什麼?【2020年度十佳劇集】這個榜單你們必須知道。 不過,TVLine網站的年度十佳劇集還是以美劇為主,畢竟是美國電視媒體,對於偏愛英劇的觀眾呢,這裡也有一個榜單,專為英劇迷們而備。 從1996年首播,如今都2020年了,擁有二十三季的長壽劇集,依然熱度不減,不過,國內觀眾看的很少。
  • 英劇推薦:影評人眼中2015年度十佳英劇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娛樂英語>明星英語>正文英劇推薦:影評人眼中2015年度十佳英劇 2016-01-11 10:04 來源:人人美劇 作者:@秋叔
  • 聊聊我不熟悉的英劇
    我知道大英帝國used to rule the world,天生驕傲,那股子優越感從毛孔裡往外滲。但是瞧不起別人這事兒門檻低得要死,乞丐也可以看不起國王,扯這個犢子有啥用啊,拿作品說話才是真的。這幾年我看英劇,也就那麼回事兒,確實斷斷續續出了幾部好劇,真要兵對兵將對將的叫板,美劇還是完勝英劇。即便你是最硬核的英劇粉,有些問題無可迴避。
  • 豆瓣評分9分以上的英劇,你看過幾部?
    那麼,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英劇,還有什麼英劇值得一看呢?下面為大家精心篩選了豆瓣9部高分英劇,多數都在9.0分以上,你是不是都看過了呢?或者還有哪部是你心目中的TOP9?歡迎留言推薦!《9號秘事》是一部英國黑暗喜劇,第一季開播於2014年,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可以說是收視率和口碑雙贏的一部英劇。
  • 看英劇練聽力,好看英劇大推薦
    我先推薦我個人比較喜歡的英劇《神探夏洛特》 此劇不虧為腐國特產,激情四射啊,主角都不是太美型,但是就是抗不住那個帥啊,最組要的是裡面的語言內榮涵蓋各個領域,並且語速還是比較快的,不看字幕看片還是非常鍛鍊的。 你們兩隻,讓我說神馬好
  • 英國是如何成為「腐國」的?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這種臺詞?幹嘛這麼演?我怎麼這麼激動?冷靜下來,分析一下。這種臺詞只可能發生在今天的主流影視中。首先,不管他倆是不是gay(隨便吧真的),本劇的世界觀中,同性戀是倫敦老太太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其次,好基友習以為常地被調侃。創作者們潛意識裡有判斷:這事挺時髦,加幾句唄,觀眾喜歡,哦等等還有直男,沒事他們不看那麼細。
  • 為何大批英劇女主顏值太差?
    文/阿森不論是入門級英劇迷還是進階級英劇迷,我們看腐國劇都很容易發現一個雷點:很多英劇女主都長得太醜或者太老
  • 2021年度最值得期待的英劇大盤點!
    不知不覺,疫情已經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相信大家肯定都是能在家呆著絕對不出門,各種居家娛樂項目肯定已經是玩了個遍。這又快到春節了,不走親訪友話在家刷劇其實也是個消遣的好方式。今天go姐就給大家盤點一下2021那些即將上映的10部英劇,絕對是部部精彩~話不多說,快來一起來看看吧~ 《殺死伊芙》第四季   Killing Eve Season 4 被評為年度十佳電視劇的英國諜報驚悚類電視劇《殺死伊芙》自18年播出以來,一直話題不斷,不久前還榮獲了2020
  • 深度薦劇|這部神劇,滿足了我對英劇的終極幻想!
    在《黑鏡》裡,我們看過首相上豬,畫面汙得讓人想挖出自己的眼珠。在《出軌的愛人》裡,女主智鬥渣男、手撕小三的故事,看得觀眾一起高潮。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瘋老闆在這就不劇透了。接著,二號男主Ariel出場,Jamie的孿生兄弟,一個邪惡、偏執的黑客。
  • 腐國第一段子手,毒舌又帥氣,卻是英國轉變成腐國的犧牲品!
    CP是組不了的腐國(英國) >無法用巧辯逃避的東西」不漂亮,一切就沒有意義了19世紀末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還不是腐國把一切彎的都定為有罪王爾德最終被污衊為「雞姦者」入獄和波西在一起的幾年 在獄中,對于波西,他生氣地說道「我被一個賤人搞得自己也要成為賤人了」氣不打一處來,他又寫一封長信《De Profundis
  • 【重磅】不考慮非電影因素,這才是我心目中的2017年十佳
    我在分析一部電影的時候,總是優缺點都給到,最後再綜合給個定位。但這不妨礙我有自己的欣賞口味。而且,往往這時候我不覺得是我個人趣味問題,而屬於影評有失公允的誤判。以國產電影為例,我從來都不喜歡《二十二》,展示老年人生活現狀的《二十二》本身的藝術品質還不如《三十二》。我特別不喜歡《閃光少女》。前幾天為了出國產電影榜單,特地找來看了。
  • 英劇良心安利啦~~~
    當然啦,看劇選擇眾多,現在國產劇精品也層出不窮,韓劇更是一部部的腦洞大開,但是有沒有小(dan)夥(shen)伴(gou)和小編一樣,一直對那充滿「戀愛銅臭味」的浪漫愛情劇不感冒呢?據小編所知,很多人都是美劇控,那麼,如今我們身處大英帝國,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什麼摯愛的英劇呢?
  • 你喜歡的這些美劇,都是腐國的舶來品
    這是他和前妻、女演員Anne-Marie Duff的定情之作。他妻子演的是Fiona。兩個人06年結婚,16年分手。 腐國除了輸出源源不斷地輸出優秀導演和演員,也輸出了很多電視節目。 比如大家熟悉的英劇《辦公室》,美國版播出了9季,提名42個黃金時段艾美獎,拿下5個獎盃。
  • 騷斷腿的腐國劇,一集就欲罷不能
    大不列顛一向被人們稱之為「腐國」。
  • 腐國兩大男神床戲,全世界粉絲舔屏,這部賣肉的英劇堪稱神作
    話說這兩天BBC最新出品的英劇《夜班經理》真的好火...614萬的收視率直逼鴻篇巨製《戰爭與和平》正是因為有了腐國新老兩代男神的加盟,導致我的深扒文章還沒出爐,朋友圈就已經被下面這張「抖森床戲」無情刷屏:
  • 【英劇】十部經典BBC英劇,你看過哪些?
    迷你劇在英劇中有著不短的歷史,曾在電視收視史上不斷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