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大怪的二月書單
/
01. 金庸 《金庸全集》
vs 劉慈欣《流浪地球》
《金庸作品集》花城出版社 三十六本一套。精裝版,摞起來有一人多高
《流浪地球》2萬字
為什麼在一月推薦過金庸之後,二月又推薦一次?因為,2019年,除了金庸你還想讀啥?
金庸15本武俠書,我全部讀過五遍以上。去年先生仙逝,我決定開始系統地,完整地,精讀第六遍。鐵桿粉絲,絕對擁躉,金庸知識專業等級考試八級。
《流浪地球》電影我看了2遍,書一遍。
請允許我不要臉地說一聲「我們武俠」。作為一個金庸迷,我們武俠的時代,真的、真的是過去了。是該認慫了。
曾經青春勃發、生機勃勃,代表著國產文學的最高想像力。和今天的《流浪地球》們一樣,武俠曾經放飛思緒,蕩開繩索,讓想像的風箏升入雲天。
武俠,也曾經創造過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那裡,北極有奇異的冰火島,東海上飄揚著神秘的簫聲,大漠上空飛舞著英偉的白雕,西域埋藏著人跡罕至的玉城。
那裡,天下無敵的佛教徒可以在藏經閣掃地,變性了的絕世高手在黑木崖上繡花,奄奄一息的劍魔在山谷中埋下劍冢,甚至大猿猴的肚腹裡也揣著本奇書。
武俠作者還想像過怒海狂濤裡的群鯊,想像過漫山遍野的蛇陣,想像過最詭譎的植物如情花、斷腸草。武俠還創造出「玄鐵」這樣的金屬,倚天劍、屠龍刀這樣的神兵,生死符和玄冥神掌這樣的低溫攻擊,以及可以返老還童的功法。
武俠,也曾經和今天的《流浪地球》們一樣,胸懷天地,氣吞山河。
像黃藥師擺下二十八宿大陣,席捲蒙古大軍;喬峰的燕雲十八飛騎,凌厲中原;張無忌飛臨金剛伏魔圈;郭靖神兵突襲撒麻爾罕城;像天龍寺裡,六脈神劍陣在等候鳩摩智,氣衝霄漢。
武俠,也曾經一樣地仰望星空,追求究極真理,叩問過生命的意義。
令狐衝問,正義和邪惡的分野究竟是什麼?
天山童姥問,永恆的生命到底值不值得追求?
郭靖問,強大是不是一種罪過?
楊過問,人應該忠實於欲望還是倫理?
歐陽鋒問,我是誰?
上幾代的國人被武俠徵服,因為那時候想像力稀缺,武俠帶來了太多驚喜。
可是今天,坐在電影院裡,見證到我們的電影在放逐地球,轟擊木星,帶領人類開啟千年的悲壯航程。
再回想一下武俠的現狀,它真的老了,早已經遠離了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前沿。它已無力突破金庸古龍的藩籬,無力去描繪更廣闊的世界。
而且近些年來,武俠電影的思想性大退步,更加無力去仰望星空,叩問生命的意義。這種衰朽,不是病理性的,而是生理性的。並沒有人犯什麼錯,它只是老了而已。
看看《流浪地球》這電影,雖然不完美,可是不簡單啊。
看到劇中的救援隊要點燃木星,推轉地球,我不自覺地緊緊靠著椅子,熱淚盈眶。這與看到楊過跳崖,靈素解毒,喬峰身死的熱淚盈眶是一樣的。
這是一種奇特的感覺:
一個多年來習慣埋著頭的民族,有人忽然開始仰望星鬥了。
就像一個孩子,過去總是習慣於找大孩子陪著玩、還動不動賭氣,忽然有一天開始沉靜了,開始一個人擺弄羅盤,苦苦思索了。
中國的電影人裡,終於有人從故紙堆裡、從陳芝麻爛穀子裡、從女星白花花的胸脯裡、從百來年的傷痕記憶裡抬起頭來,把目光投向深遠處了。
中國文藝裡最睿智的那一批頭腦,終於開始嘗試著關心一些飄渺深遠的問題了,開始嘗試著關心人類文明的前途和命運了。
《觀滄海》響起的時候,忽然覺得我們開始又有一點點像一個偉大的民族了,我們的文明又開始顯出一點點恢弘的輪廓了。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可惜我們武俠,曾有雄才造天地,今已無力觀滄海。
我僭越地「代表」武俠對科幻說一聲:
未來,拜託了。
﹀
﹀
延伸閱讀
如果說金庸寫的是英雄是太陽,那麼古龍寫的英雄就是明月,梁羽生寫的英雄是飄來的雲,溫瑞安寫的英雄是漫天星光。
如果說金庸幻化了人間,古龍則意淫了天涯,梁羽生還原了樸素的過往,溫瑞安則偏安一隅,沉醉於江湖。
《三體》《三體》《三體》,重要的話說三遍。
02. 北野武《北野武的小酒館》
VS馮驥才《俗世奇人》
在我認真地執行「重讀金庸計劃」時,一本小書毅然決然地插了隊。《北野武的小酒館》。
大怪的照片,他說隨便用不用。
可是我總覺得,這張照片大致代表了他當時看完此書的感受
有意思的日本導演北野武從生死、教育、人際關係、規矩、電影五個方面,揭開現代社會種種病灶,喚醒大眾逆位思考——這是官方評論。
常識和閱歷豐富如此的,在中國得那得多人精,而北野武老爺子卻真誠而天真爛漫。鍾愛保時捷,拿著人生第一筆夠買車的現金扔給4S店,就像買玩具一樣,拆開包裝開車走人,結果被告之要登記上牌兩周後才能上路,一下子就蔫掉了。和小姐做愛,枕邊還放著筆記本,會拿出寫上一會兒漫才段子。
人生的真實,本當如此。
摘一些書中的段落吧:
1.我所害怕的是,並不是死亡本身,而是無法按照自己的理想活著, 我害怕的是那種既沉悶又無聊的生活。
2.「只要努力就會有結果」,我們不要再對孩子說這種假惺惺的話啦。我們應該從小就教育孩子要認清現實。不管怎麼努力,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做不到,這是爹娘必須教會孩子的。如果你覺得這樣說受不了,那就應該去幫助孩子獲得安身立命的某種才能。
3.所謂規矩,從根本上考慮,其實就是為他人著想。看見師傅叼著香菸就應該去為他點菸,這是做徒弟的規矩。看見徒弟要為師傅點菸,就應該很自然地讓他能夠點上,這是做師傅的規矩。
俯首皆是這樣不是警句的警句。足以閃瞎你狗眼,照亮你漆黑一片的人生路。
與東京光怪陸離,紙醉金迷不同,天津可真是一個神奇的城市,自帶幽默感。
比如,天津人竟然給包子取名叫「狗不理」,你們問過狗的意見了沒有?!當然,天津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豁達,總是能在幽默中把人生的無奈化解為無形。
這就是所謂的「哏兒」。
這種幽默感,在這本《俗世奇人》裡就非常到位。
兩冊書,共講了36個各行各業的「奇人異事」。
刷完牆,黑褂子上不沾上一個白點的刷子李,藝高人膽大、捏啥像啥的泥人張……他們都是天津這座城市裡的傳奇,每個人都個性鮮明,還有不少規矩。
但說到底,還是小人物,也會面臨人情冷暖。
看著「俗」,但其實是平淡中見人生,是極為高深的生活智慧。
在居酒屋裡聽完北大爺的絮叨,再回到茶館裡,聽聽馮爺的嬉笑怒罵,笑談辛酸哀愁。
﹀
﹀
延伸閱讀:
村上春樹《東京奇譚集》,村上君的短篇了解一下。
馮驥才先生代表作《三寸金蓮》,中國現代文學愛好者必讀書目。
03. 馮唐《三十六大》VS櫻庭一樹《我的男人》
書名是《三十六大》,比十九大還多了十七個大。全書內容均為書信,其實是三十六篇雜文,收信的對象有他的侄子,故友,師弟,也有他的公文包、筆記本、上海、英國,更有司馬遷、範蠡、馬拉度納、杜月笙、古龍、韓寒、希波克拉底…………沒有包羅萬象,卻也別出心裁。
看他行文間的意思,他好像是39歲時寫的這本書,跟我一樣歲數,於是又多了幾分親近和感同身受。讀來覺得通透,舒暢,清腸胃,排宿便,字字珠璣,篇篇經典,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如是我聞,信受奉行,滿紙荒唐言,勝讀十年書,夜來夢中驚坐起,直掛雲帆濟滄海,無邊落木蕭蕭下,英雄難過美人關…………
有人說馮唐是流氓。我覺得這個評價不客觀。應該是臭流氓。
如果說日本人變態,我覺得有點以偏概全。下面這本書是大變態。
櫻庭一樹《我的男人》。第138屆直木獎獲獎作品,被譽為「神之筆」的超人氣超新星女作家。很日本,很變態,很過癮。讀到我汗毛倒豎、頭皮發麻,讀到酣處,還揪下了幾根本來就不太多的頭髮……讀的時候,千萬記得穿好秋褲,外面套一棉褲,最好開個空調。
讀完流氓讀變態,感覺自己萌萌噠。
﹀
﹀
延伸閱讀:
馮唐的北京三部曲:《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萬物生長》《北京,北京》,一個臭流氓的成長史。《馮唐詩百首》——我去年曾決定拿出小時候背唐詩三百首的精神,把整本背下來。
湊佳苗的《告白》。在我讀了無數的日系本格推理之後,看完《告白》仍然會覺得這是一本奇書。電影版由松隆子主演,震撼感不及原著的百分之一。
04. 餘華《活著》VS東野圭吾《白夜行》
這兩本書放在一起,是因為:如果你還沒看過,就別說自己是個愛讀書的人吧。趕緊補上!!!(內心戲非常充足的大怪啊!!!)
《活著》,豆瓣9.3分,可能是中國當代文學史上讀者最多的一本書,曾被選為「近二十年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同名電影,由張藝謀導演,鞏俐、葛優主演,獲坎城電影節評委會特別大獎,國內禁播。現在,每年還能賣出100萬本,偶滴個神,嚇死個人。
人活著的意義何在?
活著,與遭遇無關。
活著,與親人無關。
活著,與什麼都無關。
只因為活著本身,就有足夠的意義。
這是我們每個人要用一生去探索的命題。
《白夜行》,豆瓣9.2分。東野圭吾作品中的「無冕之王」,日式推理小說的扛鼎之作,僅中國國內就銷售了450萬本。
看完之後,輾轉反側,內心顫抖。人心,深不見底。
我還看過2個電影版本和1個電視劇版本。不好意思,我是東野圭吾的腦殘粉。
動機,往往比結果更可怕。
我不想劇透。只是覺得,生活不易,餘生不長,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這兩本都看完之後,相信你會有同感。
﹀
﹀
延伸閱讀:
餘華《許三觀賣血記》和《兄弟》。不想多評論。記得把紙巾放近一點。比韓劇催淚多了。
坊間有個說法,讀一本東野圭吾要讀三本伊坂幸太郎來緩解壓抑的情緒,就好像看「3.15晚會」之後,要看一個月的新聞聯播緩解負能量…………伊坂幸太郎《死神的精確度》(又譯《死神的精度》),通過一個死神的視角,感受人間自有真情在,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電視劇版本由你們的前夫金城武同學主演,演技無所謂,舔屏就好。另有姐妹篇《死神的浮力》同時推薦。
05. 余光中 VS 餘秀華
先生仙逝一年有餘。
餘秀華的熱度也漸漸淡去。
一位學貫中西,著作等身。
一位才華橫溢,身殘志堅。
一位文風儒雅,娓娓道來。
一位筆鋒狠辣,鮮血淋漓。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餘以為,修齊治平,莫先乎詩,千古不易之論也。故欲抒性靈,必寓於詩;欲參造化,必由乎詩;欲新學術,必藉助詩;欲振社稷,必倚重詩。
這大概不是個人人能坐下來讀詩的時代。勸諸君,強迫自己一下,用刷抖音的時間,讀一首余光中;刷朋友圈的時候,推薦給你自己幾句餘秀華——你提升的不僅僅是逼格,而是靈魂的高度。讀詩,絕對不是裝逼,而是洗滌。
立身須謹慎
為文須放蕩
歪詩共塗抹
狂言共賞析
此處沒有書目,作者也是舉例而已。大隱隱於詩,無招勝有招。
延伸閱讀:《詩經》《唐詩三百首》《花間集》《馮唐詩百首》《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
◇歡迎留言◇
邀請大怪來寫書單,是因為他是我身邊看書很多的人之一,而且他很能寫,洋洋灑灑,就是一篇長文。
我第一次看到他的文字,是寫給星星的10歲的寄語,一個父親的樣子很用心。後來再次見到他的文字,還是在廚房,他一不小心做了飯,後來寫下的文字,是我那段時間非常開心的來源之一。
他和我一般大,他的太太很好看,我倆約了下午茶約了一年多了,還沒約上(兩個射手的約定好像真的有些不靠譜,不過我想三月有陽光的日子裡,我們會見面。)
我和大怪說約稿,他很快就給到我了。這裡面的一些書我有看過,一些我沒看過。這篇文字之後,我想先看馮驥才的《俗世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