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天王」的時代,如果出現這個年代,成就會不會更高一點

2021-01-19 美酒音樂屋

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的橫空出世,宣告了一個時代的誕生,他們是一代人的偶像,也是一代人的記憶。

90年代是香港的娛樂的黃金時期,那個時期產生了很多的明星,也產生了很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和音樂作品;「四大天王」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影響力迅速波及整個大中華地區和亞洲。

他們是那個時代最成功的「組合」,他們也造就內地第一代追星族,很多人模仿他們的穿著、髮型,也追逐他們的影視劇和歌曲;從而將這股浪場波及到了整個亞洲地區。

劉德華是一位全面的藝人,也是一位最努力、最勤奮的藝人;他全面發展,在電視劇、電影、歌曲方面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他帥氣的長相,謙虛的態度讓他獲得了很多的追隨者和支持著,他永遠沒有停止自己前進的腳步,到現在都努力學習著新的東西來填補自己的空缺。

張學友作為「歌神」,也是一位多方面發展的藝人,雖然在影視劇裡沒有得到那麼多的獎項,但他的音樂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他的音樂在港澳臺地區永遠稱霸,在內地也是有著很高的銷量,他創造了藝人唱片銷量的紀錄,同樣他的一年開100多場演唱會也是一個紀錄,是很多藝人無法達到的成就。

郭富城,一位有著「舞王」稱號的天王,雖然從臺灣開始了自己的藝人之路,但他的青春活力、動感舞姿,一下子也在香港升級,給他贏來了天王的稱號;他獲得了很多的音樂獎項和電影獎項,他的髮型更是那個時代的代表,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追隨者,模仿著他的髮型和他的舞姿。

黎明是一位比較安靜的藝人,很多人都認為他很有文藝範兒,也有很高貴的氣質;黎明是和劉德華比人氣、比帥氣,和張學友比唱歌,和郭富城比舞姿的人,在安靜的內心裡隱藏著大的能量,他的歌聲是很多年前的喜愛,他的電影更是影壇的經典。

他們四個人永遠都在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有的為和他們見面,不管有多少路程,都會出現在他們出現的節目裡,這就是「四大天王」的魅力。

他們四個人同時出現的機會少之又少,到現在他們一起演出的經歷也只有三次而已,一次是2003年4月,金像獎頒獎典禮現場,四大天王同臺合唱《當年情》,懷念哥哥張國榮。

第二次是2007年7月,香港回歸十周年晚會,四大天王同臺獻唱:張學友《愛是永恆》、黎明《哪有一天不想你》、郭富城《動起來》、劉德華《中國人》,最後四人壓軸合唱《始終有你》。

第三次是四個人沒有一起表演,2006年7月底「Long Time No See」演唱會,四大天王輪番做軟硬演唱會嘉賓,出場順序: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

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大天王」也慢慢進入了中年,我們應該很少有機會看到他們同臺表演,更很難看到他們一起出現在某部影視作品裡。

現在作為娛樂世界的發達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出現「四大天王」會不會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會不會比他們同期時候獲得更好、更高的成就呢?

註:圖片應用於網絡;如侵犯,必刪除!

相關焦點

  • 1990——2000四大天王統治香港樂壇的年代
    上世紀80年代正是香港藝壇的黃金時代,電影、電視劇、音樂風靡了整個兩岸三地,繼張國榮、譚詠麟漸漸退出樂壇後,當時還是新人的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迅速崛起,四人在影壇和樂壇都有不俗的成就,慢慢的更是成為了香港的符號被全世界所認識而「四大天王」一說最早是在92年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四人一同出現時舞臺上空高掛牌匾「四大天王」,後來被東方日報新聞標題「冊封」,四位當時的經紀人更是老相識
  • 90年代如果沒有「四大天王」這個稱號,劉德華張學友就是樂壇兩極
    大家知道90年代的流行樂壇異常繁華,香港、臺灣幾乎同步步入最繁華時期,內地雖然星光暗淡但藝術成就極高,也在同時期掀起一個小高峰。而整個樂壇的最頂點就是持續至今30年,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香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成就了一些人,也拖累了一些人。
  • 劉德華:四大天王的時代,我很懷念它
    那個時候,四大天王還只不過是幾個毛頭小子,劉德華和梁家輝還在給周潤發主演的電影當小弟;而張學友和黎明還在參加歌唱比賽,郭富城則是剛剛在梅豔芳,陳慧嫻等當紅歌手的mv中擔任伴舞……當時的華語樂壇還是譚張爭霸的時代,譚詠麟和張國榮基本壟斷了當時的華語樂壇,新人根本就沒有機會,直到90年代,譚詠麟和張國榮相繼退出歌壇,當時的華語樂壇出現了空缺,無數的年輕人終於有了機會。
  •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的輝煌時代86至1996年間的香港影壇,可謂是電影的十年黃金歲月,的確,在這10年中,香港影壇為觀眾締造了太多的電影佳話,留下了無數光輝璀璨的記憶。同時,在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
  • 四大天王稱霸香港樂壇,為什麼謝霆鋒終結了四大天王的時代?
    這時候,黎明和張學友退出樂壇頒獎禮的舉動,視為四大天王時代的結束,宣告歌壇霸權的轉移。恰巧,謝霆鋒揣著王炸橫空出世,正當巔峰的時日,舊的時代結束,新的秩序建立,所以很多人都說謝霆鋒終結了四大天王。其實也不能說是謝霆鋒終結了四大天王的時代,其實意義上來說是時間上終結了四大天王,畢竟四大天王逐漸也變老了,因此戲也是越來越少,在加上謝霆鋒作為公司培養,焦點不斷,確實火遍整個華人世界。在此期間,四大天王制霸香港歌壇,在頒獎禮上形成壟斷,導致很多有才華有實力的歌手無法出頭,這是不爭的事實,呂方、李克勤、黃凱芹、杜德偉、蘇永康、許志安、張衛健,都是那個年代的天王之選。
  • 解讀香港「四大天王」到底誰是天王之首
    在華語樂壇,我想大家都知道在90年代的香港樂壇,因張國榮、譚詠麟的相繼退出,在年輕的一批歌手裡,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得到了圈內圈外的眾人認可,並於1992年被Tvb高管方逸華封為香港四大天王,他們是香港娛樂圈發展起來最具代表性的超級偶像明星,也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 都說謝霆鋒終結了「四大天王」時代?那誰終結了謝霆鋒的時代呢?
    提到娛樂圈的四大天王,大家想必一定都是非常熟悉的,即便是如今的四大天王已經逐漸退出了娛樂圈,但是說到他們的名氣,大家還是不會忘記。可以說四大天王是代表了曾經華語樂壇的一個盛況,但在如今明星們越來越多,四大天王的盛況也已經不再了,但是要說是誰終結了四大天王時代,那一定就是謝霆鋒。
  • 是誰終結了四大天王時代?鄭伊健還是謝霆鋒!
    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歌壇最前列的位置。「四大天王」冊封4人,風行15年之久!事實上,早在「四大天王」時代到來之前,張國榮和譚詠麟就製造過兩大天王火併的時代
  • 香港四大天王排名,第一名無庸置疑
    90年代,香港演藝圈風靡亞洲,而在香港娛樂界明星群星璀璨之際,歌壇「四大天王」強勢崛起,又成功把香港娛樂推向巔峰,整個華語整個亞洲,四大天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30年前張國榮和譚詠麟的一個決定,成就了「四大天王」時代!
    提起香港音樂,很多人腦海中記憶最深刻的那是以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為首的『四大天王』時代,四大天王的崛起主要集中在90年代初到2000年之後,但也會有一些年紀稍微大一些的歌迷知道,在『四大天王』時代之初,還有一個更具有傳奇色彩的
  • 臺灣四大天王:童安格、齊秦、周華健、王傑的音樂時代
    回顧八九十年代整個華語流行樂壇的發展歷程,可謂是百花齊放,群星璀璨。在那段華語流行音樂的高光時刻,以臺灣和香港為代表的華語流行樂壇,人才輩出,星光熠熠,湧現出了一大批的集創作、演唱為一身的優質偶像和實力明星。香港這邊,從八十年代的譚張爭霸到九十年代四大天王的四翼齊飛,讓香港的流行音樂走向了第一個黃金時代。
  • 寶麗金成就了李克勤 卻讓他無緣四大天王
    其中有一個人最有可能成為當時的天王的那就是「李克勤」,在「四大天王」字頭叫起的前一年即1991年,當時李克勤認為公司對他的唱片不重視,宣傳不到位而吵翻了臉,離開了當時全球最鼎盛的「寶麗金唱片公司」,從此星途崎嶇曲折……其實李克勤和公司鬧翻的原因也許真只是一個時代造成的誤會,在80年代的李克勤的確和黃凱芹一樣,都是實力唱將,樂壇新希望。
  • 九十年代內地樂壇能否組建類似香港樂壇的盛世時的四大天王組合?
    「四大天王」是一個特定年代、特定地區、特定思想文化、特定意識形態下發展的產物。1997年回歸前的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中西交融是香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流行商業文化成為主流。在這1986到1996年這10年中,香港娛樂圈最大的成就是捧出了以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為首的「四大天王」,並由此進入了一個異常活躍的時期。而身處在那個黃金年代中的四位娛樂寵兒,更是通過各自的歌聲和銀幕形象,與無數觀眾一同走過並見證了香港電影的巔峰時代。大陸音樂發展的背景是這樣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窗口讓中國大陸無論是經濟領域或文化領域,都展現了無限的生命力和激情。
  • 華語樂壇「四大天王」,和新時代「四大天王」,網友:實至名歸
    華語樂壇「四大天王」,和新時代「四大天王」,網友:實至名歸香港的「四大天王」之歌神張學友、不老男神劉德華、舞王郭富城、影帝黎明,可以說這麼多年叱吒在娛樂圈中,他們的歌聲及演技也是深受粉絲們喜愛,風靡於大街小巷。
  • 香港四大天王的時代!
    香港四大天王的稱號確定於1992年,當時由於「譚張爭霸」的結束,張國榮和譚詠麟兩位實力唱將宣布不再參與任何音樂獎項,而四大天王憑藉這一機會迅速走紅,成為當時香港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
  • 曾被稱為第五天王的李克勤,有天王的實力卻沒有四大天王的命
    雖然四大天王成就斐然,在人才輩出的香港樂壇,也有歌唱實力不遜於四大天王的高手,如呂方、王傑、周華健、李克勤等等,其中李克勤一度被媒體封為第五天王,卻始終成為不了四大天王之一。【周華健曾經被稱為天王殺手,卻長期在臺灣發展,也不可能成為香港四大天王。】【李克勤】1967年12月6日生於香港,籍貫廣東新會,畢業於香港著名男子英文中學香港華仁書院。
  • 「四大天王」領銜的香港樂壇輝煌時代,少不了「四大天后」的功勞
    眾所周知,上世紀九十年代整個香港樂壇都是被四大天王所「統治」的,若是他們願意,想必千禧之後的十餘歲月,也都還會是他們的天下!但你們可知,在四大天王時代中,其實在香港樂壇還有著眾多非常優秀的女歌手們,她們之於香港樂壇的貢獻與影響力,或許及不上四大天王,但她們每一位都是風靡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那麼如果要在眾多女歌手之中,挑選出四位來組成與四大天王相的「四大天后」,那麼都有誰會入選呢?
  • 「四大天王」時代與流行巨星的歌曲
    《東方日報》將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四人首次公開戲稱為四大天王,這個稱號隨即流傳開來,成為四人的標準封號,也在整個華語地區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追星高潮。直到1999年,黎明宣布退出歌壇,這也等同於宣布四大天王時代的落幕。直到現在,娛樂圈還流傳著一句,90年代是四大天王輝煌與落幕的時代。
  • 四大天王首部電影,劉德華留下遺憾,張學友出演鬼片
    四大天王這個稱號最初是因為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四人在歌壇的非凡成就而出現,但縱觀他們幾十年的演藝生涯,影壇的成就同樣讓人矚目,那麼,四位天王是何時開始跟電影結緣的呢?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下四大天王在影壇的首部電影,希望大家會喜歡。
  • 那些陸續出現的港臺"四大天王",哪一班人馬更強?
    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天王」(1992—1999)90年代初,隨著譚詠麟淡出、張國榮、梅豔芳全面退出歌壇後,香港樂壇突然進入一個無巨星的真空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四大天王」製造了香港樂壇的壟斷局面,也制約了樂屆百花齊放。他們瓜分了香港歌壇89%的獎項,同時代男歌手幾乎無出頭之日,即使是女歌手在他們的陰影下也發展艱難,能冒頭的屈指可數:葉倩文、林憶蓮、王菲、彭羚、鄭秀文。只有王菲可以與「四大天王」正面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