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學生餐:一個傳奇的存在

2021-02-17 黃檗文化促進會

之前YouTube上有一個點擊量超過2600萬的8分鐘視頻,記錄了日本一所普通小學的一頓日常午餐。而這份10元的校餐,時不時的還會上微博的熱搜。

光是youtube上的影片就收到25000條來自世界各地的評論,一份日本小學生的午餐,為何會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日本最早的校餐,是1889年山形縣鶴岡町私立忠愛小學為貧困兒童提供的免費午餐。那時的午餐,更接近於日本家庭的傳統料理。

其中包含兩個飯糰、烤鮭魚和漬菜,當時用來裝學校午餐的還是陶瓷器皿。

從1923年起,校餐逐步在日本推廣開來。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由於糧食供應不足,校餐供給一度中止。

由於兒童嚴重營養不良,在1948年,日本政府在一項青少年身體檢查中發現,日本14歲男子的平均身高為146公分,比起戰前的1939年檢查結果減少了6.1公分。

當時的日本青少年們

所幸的是戰爭結束後,日本將提供校餐的事宜重新提上日程。並從1947年起開始在全國大力推廣,當時有超過300萬兒童吃上了校餐。

1923年校餐:五色飯(碎肉、薯類、蔬菜)、營養味噌湯

1927年的校餐:米飯、菠菜牛乳湯、烤魚

過去的校餐幾乎都是日式午餐。1949年起,日本接受國際聯合兒童基金會的援助,開始加入用脫脂奶粉做成的牛奶。

一起從國外運來的還有麵粉。從1952年起,日本開始補貼麵粉價格50%,日本開始在校餐中加入了麵包等洋食。同年4月,日本全國終於全面普及了校餐。

1955年校餐:麵包、牛奶、炸竹莢魚、沙拉、果醬,直到今天牛奶+麵包也是校餐的經典組合

1954年日本《學校校餐法》出臺後,日本的校餐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

1963年,日本將校餐中的脫脂奶粉實施全額補貼;從1966年起,開始實行免費提供牛奶和麵包的政策。直到1976年,日本才開始在校餐中供應米飯。

1977年的校餐:咖喱飯、牛奶、水果、鹽漬小菜、湯

1983年,校餐的牛奶從瓶裝改為了紙盒裝。

1976年校餐:麵包、牛奶、萵筍、水果、花扁豆的蔬菜湯、烤芝士沙丁魚、酸奶果凍

經過這麼多年改革,如今的日本校餐制度,發展到何種程度了呢?

首先,一頓校餐提供的能量,應該為學生一天身體所需能量的三分之一。並且營養必須保持均衡,其中蛋白質為13~20%,脂肪為20~30%,碳水化合物為50~60%。

此外,鈣必須為每天攝入量50%以上;

小學生鎂元素攝入應在三分之一以下,中學生約為40%;

鐵元素約為每天攝入量40%;

維生素約為每天攝入量40%;

食物纖維,小學3年級生為每天攝入量的40%,小學5年級生為每天攝入量的三分之一。

其次是為了讓孩子們營養更全面,日本一個月的校餐,基本不重樣。根據季節的不同,還會加入各種時令食譜。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每天應該攝入的能量,也進行了精確的測算。

為了讓營養攝入控制得更精準,日本人動用了電子秤稱米飯,讓大家能直觀的感受到,不同年齡孩子的盛飯量。

最誇張的是,為了避免校餐和家裡的飯菜重複,學校會提前把每個月食譜發給家長。

這麼考慮小學生心情的校餐,全世界大概也只有日本了吧。

到了2019年(令和元年),日本的校餐越發多樣化。除了常見食材,甚至還出現了野山菜,食用鯊魚等特別食材。

東京農業大學稻花小學的令和元年第一餐:野山菜、油炸摩卡鯊魚、菠菜拌玉米片、土豆味增湯、草莓、牛奶

有些地區每年還會舉辦校餐比賽、旨在鼓勵大家積極選用當地特產,豐富校餐的品種。例如宮城縣每年都會舉辦名為「伊達的食譜」的學生午餐比賽,到2019年已經是第七屆。

第七屆宮城縣「伊達的食譜」比賽的獲勝食譜:三陸產海苔飯、當地土佐漬菜、八平汁(宮城縣用於祭祀的精進料理)、白石產雞蛋彩色千草燒(配菜:小番茄)、牛奶、橙子

孩子們的午餐,校長要吃第一口

不過比其營養和口味,日本更重視校餐的安全。

為了做到這一點,日本有一個神奇的規定。那就是孩子們的午餐,校長要吃第一口。

只有校長吃了「沒中毒」的午餐,才會端上小學生的餐桌。

在校餐安全這件事上,日本其實是翻過車的。

在1996年,岡山縣的小學出現過一起校餐中毒事件,由於食物中的病原性大腸菌導致接近上萬人中毒,3名兒童死亡。事件發生後,日本政府痛定思痛,出臺了一系列午餐衛生政策。

視頻中的校餐是從一大早開始製作,耗費三個小時製作完成的。所有人員都全副武裝,廚房也是一塵不染。

日本政府規定,從原材料開始,各類菜要分開存放,清洗;所有操作有防濺水措施。

為了保證絕對安全,愛吃生食聞名的日本,規定所有食物必須高溫加工,7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煮一分鐘以上;從做好到吃,不能超過兩個小時;校餐還必須留樣,並在零下20攝氏度保存兩周。

也正因為對食材要求如此嚴格,提供給校餐的食材,在國民心中也意味著更高的品質。

今年由於疫情停課,各地區組織大家購買提供給校餐的食材

從「食」到「食育」

日本校餐之所以遙遙領先於全世界,不僅僅是因為營養、好吃。日本推行的「食育」制度,更是將日本校餐帶上全新的高度。

而這些知識,都悄然融入了每天的校餐流程中。

每天中午12點25分,學生準時下課,大多數學生開始拿出自己的餐具和桌布擺放好;

值日的學生會在老師的帶領下,系上圍裙,帶好口罩、餐帽,去領全班的午餐。

午餐領回來後,值日學生會負責組織大家分發、領取午餐。

吃飯之前,會告訴大家今天午餐的食材來源。在對值日生的感謝中,大家專注於眼前的食物,認真吃起來。

午餐吃完後,大家要一起刷牙。值日生要負責收拾大家的垃圾,牛奶盒也要衝淨晾乾,才能夠扔掉。

25分鐘備餐、20分鐘吃飯,5分鐘收拾,整個過程,都在45分鐘內完成。

大家在吃到美味午餐的同時,參與到整個過程中。在勞動與合作中,培養起對事情的責任感。

每年,學校都會專門開設課程教授大家有關食物和營養的有關知識。現在當你問起一位日本人「每餐應該攝入哪些營養?哪些食物富含維生素C?」這樣的問題時,大多數人都能和你侃侃而談。

不僅如此,日本食育注重身體力行。很多學校都有農田。許多校餐的食材,是學生們自己種植和收穫的。

這種寶貴的經驗,讓學生們明白了食物的來之不易,從小懂得不能浪費的道理,也更能帶著感恩的心,重新看待食物。

這樣一份營養美味的午餐,貴嗎?

日本校餐很大一部分費用是國家補助的。根據文科省數據顯示,2018年每個月收取的校餐費用平均為4343日元,算下來每一餐大約是250~350日元。

按照日本的消費水平和校餐品質,真心不貴。主要原因是製作餐食人員成本和設備支出,攤下來每餐650日元的費用由國家承擔。

雖然每年根據物價上升,費用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從2016年到2018年,小學生的校餐費增加了20日元,中學生的增加了12日元,增長幅度也算微乎其微了。

正因如此,日本校餐可以說是一套最棒的食育教材。他們從中學習到的,寶貴的營養知識,飲食文化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將陪伴日本人的一生。

圖文來自網絡,僅供思考交流,,如涉版權請聯繫小編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用標準守護校園食品安全——《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範》線上...
    2020年7月1日,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正式發布《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範》(下文簡稱「《規範》團體標準」),並於2020年8月1日正式實施。7月25日,由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主辦、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學生餐分會承辦、中國營養餐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廣東省團餐配送行業協會和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食品與營養健康產業分會聯合協辦的《中小學學生餐良好操作規範》團體標準線上發布會圓滿舉辦。
  • 「中小學陪餐制」和「牛津大學的高桌宴會」
    今年教育部等部門公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提出中小學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有條件的學校還應建立家長陪餐制度。這是一個好規定。這個規定的出發點主要是確保學校的食品安全和健康。
  • 「數字供餐」守護學子餐盤——訪中小學午餐供應「惠濟樣本」
    12月14--18日,鄭州市惠濟區教育局組織全區49所公辦學校校長和幼兒園園長,專題開展「學校食堂管理人員能力提升培訓班」;同時,正在搭建「惠濟陽光食堂」微信公眾號,家長只需進入公眾號,孩子在學校午餐吃什麼、菜在哪採購、校長如何陪餐,包括餐費繳納通道,一目了然。至此,惠濟區教育局探索出的由「政府主導,自主經營,數字管理」的中小學校內午餐供應新模式邁入平穩運行軌道。
  • 五蓮中小學幼兒園食堂全面實行廚師長陪餐制
    為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就餐安全,讓孩子吃得飽、吃得好,今年,五蓮縣教體局拓寬監管渠道,要求學校食堂的廚師長每周至少參與陪餐兩次,有多個廚師長的學校實施輪流陪餐制。廚師長參與陪餐,並非簡單的嘗餐,而是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掌握學生對飯菜質量的評價和意見,以便學校從源頭上促進食堂在豐富飯菜花樣、提前確定餐品餐量等方面積極改進,確保菜品更加適合師生口味。在五蓮縣實驗幼兒園,該園食堂每月都會推出新菜品、淘汰舊菜品,以提高夥食質量。
  • 鄭州中小學午餐供餐實行一年多,進展如何?
    2019年9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如今,鄭州學校午餐供餐進展如何?12月21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校內自建餐廳,娃娃們午餐吃得咋樣?午餐時間到!
  • 鄭州已有34萬學生享受到午餐供餐服務
    鄭州市金水區文化綠城小學衛星廚房的工作人員正忙著為學生們備餐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孩子中午放學不用接,直接在學校吃飯。一天不用來回奔波好幾趟,讓家長方女士感覺輕鬆不少。2019年9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
  • 鄭州已有34萬學生享受到午餐供餐服務_中國網
    2019年9月,鄭州市內九區率先啟動中小學午餐供餐。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如今,鄭州學校午餐供餐進展如何?12月21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截至目前,鄭州市內九區已實現午餐供餐全覆蓋。校內自建餐廳,娃娃們午餐吃得咋樣?午餐時間到!近日,在高新區外國語小學的「蘭山餐廳」內,學生們排隊進入取餐,安靜有序。
  • 日本發生大規模校園餐中毒事件:涉15所中小學三千餘名師生
    7月2日,日本埼玉縣八潮市政府稱,累計收到當地15所學校3453名中小學師生報告稱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當地衛生部門調查後,認定這是一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源頭是當地一家餐飲企業提供的營養午餐。6月29日,當地共有377名學生因腹痛等原因請了病假,30日降至281人,7月1日仍有211人請假;其中一名中學生和一名小學生因病情較重被緊急送醫。衛生部門經過調查後發現,該市15所中小學超過半數的師生均出現了類似症狀,總人數為3453人。部分學生的糞便中被檢測到大腸桿菌,所有患者目前都沒有生命危險。
  • 鹹陽市三原縣教育系統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
    摘要:鹹陽市三原縣教育系統全面做好務教育學生營養餐保障工作,同時為學生開展飲食文化、健康知識、節約理念等食品安全教育,保障學生們舌尖上的安全。
  • 粵滇協作 決勝脫貧 | 昭通大關:3萬學生的「凍鮮」營養餐!
    粵滇協作 決勝脫貧 | 昭通大關:3萬學生的「凍鮮」營養餐!在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每個書聲琅琅的早晨,6點左右,15輛裝滿新鮮蔬菜、肉類的冷鏈運輸車都會從大關謹鑫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發出,早晨8點左右,大部分中小學食堂一天所需的食材就已悉數到位。
  • 中小學大量私立學校的存在,嚴重破壞了教育的公平,你認同嗎?
    如果你的孩子中小學公立學校上課,你將會不折不扣地成為該學挍的大學生和該挍不拿工資的教師,處處受到學校老師的威脅,幹應該由老師幹的工作如批改作業,班主任會給家長安排這樣那樣的事情,甚至是私事,雖然說是交錢少了,但老師會想盡各種辦法讓你出錢。
  • 「小菜園」為學生健康成長「加餐」
    明家灣教學點是竹谿縣落實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各中小學不斷探索創新勞動教育模式,努力讓勞動教育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的「身心養分」。4畝蔬菜基地每年大約收穫3000斤蔬菜,能夠節約將近7000元的生活費,這些節約下來的費用用於改善師生夥食,加強學生飲食營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 中小學開學後,但存在這3個頭疼問題,老師這樣做,家長直搖頭?
    中小學開學後,但存在這3個頭疼問題,老師這樣做,家長直搖頭?隨著中小學校逐步的復學,疫情也逐漸向好,大家的日常生活也逐漸的恢復到往日按部就班的模式了,該幹嘛幹嘛!比如小編所在的高中,由於高三先複課,對於班級比較大的,先行把它們進行拆分,這樣可以保證高三孩子在上課的時候,間隔距離達到一米,在用餐上,起初高三一個年級的時候,尚能應付自如,但經過一個周之後,高一高二也陸續開學,問題就接踵而來了。
  • 中小學寒假提前了,學生開心嗎?家長:開心的不是好學生
    放假是學生們最為期待的事之一,能夠提前放假更是讓許多學生喜出望外,2021年中小學寒假已經靠近,多個地區的教育部門公布了中小學生放寒假的時間,但由於局部地區疫情出現變化,又加上冬季是流感頻發的季節,這也讓許多家長擔心了起來,希望孩子能夠儘早放假。
  • 長沙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學 中小學全面復學
    至此,長沙市中小學已全面復學。朋友圈一片歡呼:「神獸」歸籠啦! 新竹小學:安心不分心,集中不聚眾 4月25日,長沙市開福區新竹小學四、五、六年級216名孩子順利返校複課,校園恢復了孩子們的歡歌笑語。教室裡,書聲琅琅,久違的校園生活重新開始,德育處組織開學防疫第一課,對學生在校一日常規進行具體指導和要求;心理諮詢室開展疫情期間心理疏導,引導大家儘快適應新學期;各班主題班會,以新的姿態迎接新學期。中午11:30,各班錯時放學,在校午餐的孩子由班主任帶領,列隊洗手、分批到食堂有序就餐,入校第一頓營養餐,孩子們吃得格外香。
  • 中小學英語課普遍存在這個問題
    近兩年,在新課標、新高考趨勢的引領下,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也逐步在實踐中探索調整、提升,在這種情況下,中小學英語教學方式的轉變就變成了重中之重。 關於這些變化,廣大家長普遍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中小學基礎英語課堂教學正在發生哪些轉變?
  • 東湖評論:校園食品安全不能止於「校長陪餐制」
    哈爾濱市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制度和管理要求,全面實行校長(園長)陪餐制,讓校長(園長)與學生一同用餐,可以有效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筆者認為,「校長陪餐制」不僅要謹防淪為形式主義,還要採取常態化監管措施,才能真正讓孩子們吃得飽、吃得好、吃得更安全。近年來,校園食品安全問題頻頻曝光,學校食堂的衛生和管理令人堪憂。
  • 北京教育廳:中小學陸續停課,高三學生需提前離校!
    自我國一月份爆發新冠肺炎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終於將疫情控制在一定的範圍之內,眼看著國內很多地區都降低了風險等級,但由於國外情況不容樂觀,導致近段時間北京市突發疫情,為確保人員安全,國家及時採取相關措施,對北京市高風險地區實行封城措施,同時,教育廳也要求新發地周邊中小學陸續開始停課,高三學生需提前離校。
  • 事關中小學、幼兒園!4月1日就執行!
    課間操到小賣部舔冰棍體育課自由活動後在小賣部「酣暢淋漓」······小賣部是學生時代最初的江湖,也是那時候,我們最嚮往的遠方。不過,學校的小賣部可能要說再見了!《規定》明確,中小學、幼兒園一般不得在校內設置小賣部、超市等食品經營場所,確有需要設置的,應當依法取得許可,並避免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規定》明確, 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有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關於實施中小學教育服務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解讀
    近年來,中小學生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客觀存在家長按時接送難、午餐午休難、課後服務難等實際難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中小學午餐、午休及課後服務工作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廣大學生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及社會穩定。近年來,中小學生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客觀存在家長按時接送難、午餐午休難、課後服務難等實際難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