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冰球,英文稱為「Floorball」,國內也有人稱作「福樂球」或「地板球」。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源於瑞典。這是一項集體力、腦力、運動技能、比賽理解、團隊合作和交際能力為一體的團隊體育運動項目。
旱地冰球簡單易學,通過5至10分鐘的培訓,初學者就可以上場比賽。另外,它不像冰球那樣對場地要求那麼嚴格,又不像曲棍球需要很高的訓練水平和裝備器材。它可以在草地、水泥地、沙地、木地板等隨處開展,男女生可以混合組隊,隊員的年齡跨度從5歲到60歲均可參與。
一、起源及發展
1981年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旱地冰球聯盟在瑞典成立以來,1986年4月12日,瑞典、芬蘭和瑞士在瑞典的胡斯克瓦納成立了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IFF)IFF是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GAISF)的普通會員,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的正式會員,並於世界大學生運動聯合會(FISU)及澳大利亞電子競技運動管理局(EMSA)合作。
旱地冰球正在向歐洲其他地區和國家—亞洲、澳洲以及美洲傳播。德國、美國等國也在積極開展此項運動。目前,已有80多個國家在開展該項目,IFF的成員國至今已有58個。中國是IFF參與國之一。
二、中國發展歷程
旱地冰球運動在中國發展迅速,自2008年正式推廣以來尤其受高校學生們的歡迎。
中國作為新興的世界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中國市場也成為了旱地冰球發展的重要根據地。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和亞太旱地冰球聯盟熱切地希望中國能夠加入國際旱地冰球大家庭,為國際旱地冰球發展帶去更強大的力量。
2013年6月,鑑於中國發展之迅速,國際旱地冰球聯合會授權在中國成立「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這是歷史性的突破,浙江更利於旱地冰球運動在中國推廣。
2013年,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突破局限在學校的發展,將旱地冰球帶到社會企業中。同年摸索出一套適合中國青少年訓練的旱地冰球教學模式。
截止2015年4月,中國旱地冰球發展中心共舉辦了7期教練員培訓,其中包括兩期中高級培訓。至今共計培訓600多人次。
至今,旱地冰球運動已推廣至全國20多個省份。
三、國家政策
1. 2022年北京將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奧會
2. 習主席「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號召
3.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冰雪運動發展規劃》
四、相關背景
1.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全民運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各種「舶來運動」也開始全國範圍內的推廣。
2.人均參與度低
人均參與運動的強度較低,時間較短;對新運動的了解較少,但更多人群對運動有著更高層次的追求,旱地冰球可以作為突破口。
3.南方缺冰,受到制約
北方地區冰雪文化發展有天然優勢,而南方因為各方面因素很難全面系統開展冰上運動。旱地冰球可以與冰球有良好的互補。
4.青少年缺乏體育鍛鍊
當下,較發達國家而言,我國青少年嚴重缺乏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基本體育素質。
五、項目優勢
1.簡單易學
10分鐘教學即可上手。
2.安全性高
一般採用的是碳釺維球桿,鏤空輕質塑料球,碰撞大都是在杆與杆之間產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3.場地不受限制
室內場地,沙地、草地、水泥地都可以進行。
4.參與人群廣泛
這是一項適合男女老少共同參加的運動。小至五六歲,長至八十歲都可以參與,且可男女混合比賽。
5.器材成本低
球員只需要普通運動服、運動鞋加上一球一桿則可參與到這項運中。
6.富有挑戰性、娛樂性、趣味性
他能增加隊員的互動、交流進而增加團隊的凝聚力。
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