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融體育、教育、女權為一爐的《摔跤吧爸爸》,打破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跳舞」的固定印象,在中國橫掃12.95億票房。
阿米爾·汗成為印度電影對華輸出的吉祥物。
2018年,《神秘巨星》《小蘿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線》《巴霍巴利王2:終結》等10部印度電影集中來襲,捲起一陣咖喱味的文化龍捲風。
印度電影對於我們來說,不再是小眾。
印度大叔和巴基斯坦蘿莉
對此,你有時是否會蹦出一個念頭:
與印度分國而治、我們的最鐵友邦——巴基斯坦,他們的電影長什麼樣子?
是不是突然觸及了知識盲區?
別急,揭開神秘面紗的機會來了。
1980年,中國引進譯製了第一部巴基斯坦電影——《永恆的愛情》。
在國內拷貝映出近6000萬人次的佳績,成為當年「最受歡迎外語片」。
數據來源:世界電影票房吧
「世界上的萬物也許會消亡,永恆的愛情地久天長」。
片中的巴基斯坦情歌,成為一代國人心裡揮之不去的經典旋律。
時隔40年,巴基斯坦電影再度空降中國院線——
《翱翔雄心》
來頭不小——巴基斯坦歷史票房冠軍。
在imdb上斬獲了8.1分的高口碑。
這部講述空軍英雄的愛國主義軍事大片,可以說見證了巴基斯坦電影工業的崛起。
正如《戰狼》之於中國電影的意義。
對我們中國觀眾來說,這部電影尤其特殊:
80年代末中巴聯合研製的梟龍戰機在片中帥氣出場、待遇隆重。
梟龍戰機是中國首次以整機技術出口方式、授權境外生產的機型。
從籤訂研製合同到首飛僅僅用了4年時間,從設計出圖到首飛成功僅僅用了13個月,幾乎創造了國際軍機研製史上的奇蹟。
不僅印證了中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見證著兩國的深厚友誼。
軍事迷能夠一飽眼福,普通觀眾也能在其中體會到深深的民族自豪感。
故事簡潔明了。
事業線和愛情線齊頭並進。
男主哈姆扎,巴基斯坦最優秀的空軍戰士。
開場一段空戰,迅速立起他的人設。
哈姆扎接到一次戰鬥任務,作戰時搭檔的機槍卻被卡住了,無法掩護他。
危機時刻,指揮官準備放棄任務讓哈姆扎撤離。
哈姆扎拒絕接受命令,「我不能讓僚機獨自留在敵區。」
他沉著以對,和兄弟默契配合。
更改戰術、加速俯衝、飛彈鎖定,「嘣」!
成功擊中敵機。
果斷自信、瀟灑義氣。
又帶著一絲特立獨行的反叛氣質。
哈姆扎無疑是新一代巴基斯坦軍人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除了人物塑造得生動活潑,說實話,這個開場也讓院長對巴基斯坦電影刮目相看。
磅礴大氣的空戰場面,處處流露的高級質感。
不說,我還以為是阿湯哥那部著名的好萊塢大片《壯志凌雲》呢。
另一邊,女主薩妮婭放棄美國國籍回國考取空軍學院。
當面試官問她,人人都以擁有美國綠卡為榮,你為什麼要放棄?
女主答:那是川普的美國(很快不是了),不是我們的。
一頓愛國主義激情宣講,聽得面試官心服口服。
空軍學院,不論男女,都實行一樣的體能訓練。
吃飯爭分奪秒,一人犯錯全體受罰。
還被拉到野獸出沒的雪山上進行生存挑戰。
體能剛剛達標的薩妮婭,每晚看著照片上的哈姆扎,才能咬緊牙關繼續堅持下去。
男主在長空英勇作戰,女主在學院智壓群雄。
當兩個人約會時,又秒變甜蜜養眼的偶像劇。
難道這是一個男女主雙雙投身空軍夢的勵志愛情?
別被它的敘事手法騙了!
故事遠比這感動和曲折。
薩妮婭成為空軍學院優秀畢業生之前,連飛機都不敢坐,因為她爸爸就是一個因空難去世的飛行員。
正是哈姆扎對天空的嚮往、對祖國的熱愛,在她心裡種下了飛行夢的種子。
當薩妮婭的母親反對他們在一起、愛情和事業必須二選一的時候,哈姆扎說:
如果我保護不了巴基斯坦,又怎麼保護得了薩妮婭?
他不卑不亢的態度,不僅感染了薩妮婭,也說服了未來丈母娘。
後來,當薩妮婭終於拿著優秀畢業生的獎盃,去哈扎姆家裡分享喜悅。
敘事上的時間陷阱,卻狠狠地扎了觀眾一刀。
其中內情如何,先留個懸念。
影片中,事業線和愛情線互相交織、彼此對抗。
但正是這種對抗,更加烘託出了空軍英雄們的犧牲和奉獻精神。
在恐怖襲擊成為這個國家揮之不去的夢魘時,他們每一次離開愛人,都是為了回到他們身邊。
都是為了這個國度不用再發生妻離子散的悲劇。
正如電影那句宣傳的slogan:有國才有家。
在電影的海報上,我們可以看到:
空軍英雄佇立在戰機殘骸之上,仰望著天空、炮火和國旗。
這三樣元素,正好對應了空軍這一身份的意義。
天空象徵著自由。
飛行員是世界上最像鳥的人,他們可以衝上雲霄、搏擊長空,俯瞰腳下的每一片土地。
自由,是這份職業帶給他們的最浪漫的價值。
炮火預示著危險。
「戰鬥飛行員,要以無謂的精神面對死亡的陰影,每天如此,一生如此。」
生命危險,也是這個職業在光鮮之外,暗藏的一道隱痛。
國旗則代表了家國情懷。自由和危險是這個職業的正負兩面。
但最終能讓他們突破這兩者,尋找到終極價值的,正是國旗所包含的民族情感。
保家衛國、守護山河和人民。
在這一普世情感之下,這個職業綻放出人性最耀眼的光輝,讓我們一睹英雄主義的壯麗瞬間。
這也是戰爭軍事片,能夠帶給我們的特有的感動。
《翱翔雄心》不僅硬核,也有浪漫柔情的地方。
首先,它不僅不直男視角,反而有非常鮮明的女性主義色彩。
女主薩妮婭不僅美貌驚人,而且智商超群。
表現處處強壓男同學薩德一頭。
薩德對薩妮婭不服,嘲笑體能弱的女生是在「浪費國家資源」。
但是薩妮婭最終以她的大度和能力,徵服了他。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和解,很好地傳達了兩性平等、互相尊重的觀念。
其次,婚禮上的歌舞群戲實在驚豔!
在這裡,作為伴郎的男主遇到了作為伴娘的女主。
當我們的伴郎伴娘玩土味整蠱時,巴鐵人民的伴郎團和伴娘團直接battle跳舞。
鮮豔的色彩碰撞,不斷加快的音樂節奏,讓人不自覺地跟著歡樂和躁動起來。
精彩程度完全不輸寶萊塢。
一個美豔如迪士尼在逃公主,一個帥氣如二次元王子。
兩個人一見鍾情、互相試探。
在這場戲中,院長總算見識到了什麼是高級撩妹套路。
哈姆扎握著薩妮婭的手問:「你的生命線上有沒有我的名字?」
薩妮婭故意不給面子,答:「沒有。」
哈姆扎於是拿出口袋中的筆,在薩妮婭的手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
「現在有了。」
誰看了不會驚呼一聲「太會了」!
最後,它並不一味鼓吹犧牲奉獻,也同時尊重了個體選擇。
薩妮婭同批的空軍學院,有一個喜歡吹口琴的憂鬱男青年。
在最後的試飛環節,他沒有成功,被學院退學。
但他反而輕鬆了很多,因為他清楚自己並不是當飛行員的料。
「現在,我可以去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了。」
在家國情懷裡,仍舊給個體選擇一點自由。
這樣反而更顯自信和大氣,也讓我對這部電影更多一份欣賞。
正如前文所說,《翱翔雄心》對於中國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中巴聯合研製的武器「梟龍」戰機,性能日益先進。
它的銀幕首秀,自然為電影增光添彩。
而在梟龍的英姿背後,更重要的,也是我們更能深切體會到的,是中巴兩國人民的情誼——「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2010年巴基斯坦部分地區遭遇洪災,中國政府緊急援助物資,提供醫療救援。
2020年初我們舉國抗疫之際,曾有一條暖心的消息登上微博熱搜——
「巴基斯坦拿出全國醫院庫存口罩給中國」。
我們和巴鐵共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守望相助,什麼是患難見真情。
明年,將是中巴建交70周年。
《翱翔雄心》是獻給中巴友誼的一份特殊禮物。
電影首映禮上,巴基斯坦大使到場致辭:
「未來希望越來越多的巴基斯坦電影能夠被引進到中國,讓中國觀眾感受巴基斯坦的風景和人文風情。」
相信這部電影是中巴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開端。
11月13日,《翱翔雄心》已經在全國上映。
無論是共通的愛國情懷,還是久經考驗的中巴友誼,都值得我們去電影院「為友誼乾杯」、致敬每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