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一家親 新疆籍老人千裡感恩送錦旗

2021-01-11 天眼新聞

1月8日,來自新疆和田縣的兩位八旬老人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和阿提卡木·巴拉提在貴陽向省委統戰部贈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中華民族一家親」的錦旗,感謝貴州黨委政府對來黔務工經商新疆籍人員子女就學生活等給予的關心幫助。  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和阿提卡木·巴拉提的孫子是2020年9月貴陽中鐵置業中加學校接收的13名新疆籍來黔務工經商人員隨遷學齡兒童中的一員。在省、市、區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和指導下,學校對這些經濟困難、交流困難、融入困難的孩子在生活習慣上、學習上給予了妥善安排,並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幫助孩子們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的環境。此次貴陽之行給兩位老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很激動。他顫抖著說:「兒子兒媳到貴州來務工經商,把孫子也帶過來了,我們以前條件差,我和老伴兒都沒有上過學,也沒能讓自己的兒子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孫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我們的心病。這次過來,能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我的孫子和這裡的小朋友們一起享受著同等的教育,沒有障礙地交流、交朋友,這是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我要感恩中國共產黨的好政策,感恩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感恩貴州各級黨委政府和幹部群眾對我們這些來自邊疆落後地區貧困少數民族同胞的關心厚愛!」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再三叮囑兒子兒媳一定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勤勞致富,倍加珍惜當下親如一家的環境和氛圍,努力把他的孫子培養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他說,回去後,他要把這次的所見所聞帶給父老鄉親們,讓更多的新疆少數民族同胞了解貴州各族幹部群眾的熱情和友好、感受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溫暖。他相信,只要全國各民族一家親、一條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一定能夠實現。  省委統戰部負責人出席贈送活動,對兩位老人對貴州各族幹部群眾的拳拳熱忱表示真誠的感謝。省委統戰部負責人表示,近年來,省委統戰部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認真執行中央、省委關於涉疆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共識,尊重差異,著力協調解決在黔新疆籍各族同胞在生產生活、就業就學中的困難問題,積極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他希望廣大在黔新疆籍同胞把貴州當成自己的家,努力學好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貴州各族群眾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

來源 貴州統一戰線宣傳聯席辦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王璐瑤

相關焦點

  • 新疆籍老人千裡感恩送錦旗
    中新網貴州新聞1月9日電 1月8日,來自新疆和田縣的兩位八旬老人烏特尼亞孜·卡得爾和阿提卡木·巴拉提在貴陽向貴州省委統戰部贈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中華民族一家親」的錦旗,感謝貴州黨委政府對來黔務工經商新疆籍人員子女就學生活等給予的關心幫助。
  • 千裡送醫心連心 民族團結一家親
    □李 麗 10月24日,羅山縣人民醫院援疆醫療團隊,帶著大別山革命老區人民的深情厚誼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紅星四場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千裡送醫義診活動。這是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對口援疆的又一次惠民行動。
  • 85歲新疆老人千裡迢迢來觀山湖區為了啥?
    1月6日,一位85歲老人特意從新疆和田趕來,帶著在貴陽市經商的兒媳來到觀山湖區,為觀山湖區委、區政府及中鐵置業中加學校送上寫有「中華民族一家親」「 聽黨話、感恩黨、跟黨走」等內容的兩面錦旗。這背後究竟有什麼故事?
  • 【民族團結一家親】內高班是一座民族團結的大花園
    難忘到新疆同學家「走親戚」    今年來,自治區教育廳組織了各類民族團結主題活動,各個學校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這讓內高班師生增進了感情。    當全區上下火熱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時,民族團結的花朵在內高班也吐露著芬芳。3月初,全國內高班「民族團結一家親」演講比賽已經完成了初賽和各省市決賽,全國決賽即將在烏魯木齊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內高班學生們講述身邊發生的民族團結故事,用真情澆灌著民族團結花朵。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拉進居民情
    中新網新疆新聞6月11日電(李姣)6月10日下午新城社區和美苑小區是格外的熱鬧,由社區幹部、駐「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居民黨員、結親對象以及居民群眾歡聚一堂共同開展了以「民族團結一家親 拉進居民情」為主題的民族團結聯誼活動。  此次活動也是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
  • 「民族團結一家親」 石榴花開見真情
    在新疆這片多民族生活的廣袤大地上,民族團結如同陽光、水和空氣一樣珍貴而又常見,各族群眾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彼此關心、共同生活、團結互助,將民族團結作為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
  • 「民族團結一家親」米東區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手繪賀卡設計大賽
    (記者陳巖攝)新疆網訊(記者宋建華)打開五顏六色的手工賀卡,除了寫有新年祝福,還有石榴花、天安門、紅山塔等立體造型……近日,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教育局聯合米東區團委開展「石榴花開一家親、文化浸潤少年心」迎新年手繪賀卡設計大賽,米東區轄區內41所中小學校的學生共選送了570餘件作品,最終經過教育局專業老師評選,選出了81件優秀作品。
  • 民族團結一家親——危難時,民警幫我修牆煥新
    看著重建的院牆和煥然一新的門面,新疆烏什縣亞曼蘇鄉居民肉仙古麗·阿不都熱依木激動萬分、滿含淚水。今年以來,牙滿蘇邊境派出所積極響應駐地黨委政府的號召,積極投身於「愛國衛生運動」和「民族團結一家親」工作。民警在走訪中得知,肉仙古麗·阿不都熱依木獨自照顧著3個未成年的孩子和年事已高的婆婆,數年的奔波與操勞,使這位年僅40歲的中年婦女顯得格外蒼老。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守望相助見真情
    民族團結一家親 守望相助見真情──記我市外來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抗疫故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中,我市外來務工經商少數民族群眾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行動,自發自願慷慨解囊,盡其所能奉獻愛心。小小饢餅暖人心來自新疆的依馬木艾山,在北院門民族風情街經營一家新疆營養饢店,他在這裡創業定居,將戶口也從老家遷了過來,是名副其實的西安「新市民」。
  • 塔城市:「民族團結一家親、冬至水餃心連心」
    中新網新疆新聞12月21日電(巴合提努爾·木喀什 )「歲寒又冬至,雪落以為念」。冬至——寒冷在外,溫暖在心的特殊節氣,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冬至時節吃餃子變成了一種習俗。
  • 【民族團結一家親】感黨恩心連心 小康路上景色新
    6月12日,東河街道廣場南路社區與駐社區「訪惠聚」工作隊開展「感恩共產黨理清三筆帳」暨民族團結一家親「我和親戚遊哈密」活動。大家先後來到新疆天山情乳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天山鄉頭道溝村,感受伊州區這幾年在經濟發展、人居環境改善、村容村貌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在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果。
  • 【民族團結一家親】我和你在一起 心連心一家人
    近年來,瑪納斯縣堅持把民族團結作為最大的群眾工作,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積極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的共識深深紮根在各族群眾心中。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團團圓圓過佳節
    、點擊標題下「伊犁廣播電視臺」關注在「十一」長假裡,伊犁州直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一家親
  • 民族團結一家親|快點看過來!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民族團結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西京學院舉行民族文化交流晚會
    為加強各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引導各族學生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促進各族學生團結勤奮、矢志奮鬥、共同發展
  • 民族團結一家親 致富路上兄弟情
    在新疆庫車市有這樣一對兄弟,一位是來自安徽省蚌埠市的34歲漢族小夥劉道浩,一位是庫車市阿拉哈格鎮36歲的維吾爾族小夥肉孜·亞森,兩人結識五年來,互幫互助,共同致富,以實際行動傳遞著民族團結兄弟情,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 拉孜窗口 民族團結一家親 抗疫面前見真情 當前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奮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
  • 【民族團結一家親】盡力為親戚辦暖心事
    天山網塔城訊(記者阿麗婭·吐爾洪攝影報導)19年來,他心繫民族團結,傾力把一個以少數民族職工為主的農牧企業打造成溫暖的大家庭;19年來,他情系各族職工,為大家排憂解難,甘為「孺子牛」,他就是塔城地區種牛場場長陳樹明。  每到一戶人家陳樹明都會用心地了解家裡每個人的生活情況。他說,場裡的每一個職工和群眾都是他的親戚,誰家有難,他就給予幫助。
  • 麒麟區太和街道:一班一主題 民族團結一家親
    為進一步深化轄區幼兒的民族文化教育,讓孩子從小樹立民族文化自信,從今年八月份起,麒麟區太和街道中心幼兒園以「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老師們根據壯族、回族、彝族、漢族、布衣族、瑤族、苗族等民族作為主要研究的民族,認真研究活動開展方式,相互學習探討,制定活動方案,在班級內採取「一班一主題
  • 我會76對結親對子榮獲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
    我會76對結親對子榮獲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二)2020年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烏魯木齊市)評選活動,經網投網評12月15日圓滿結束,經我會推薦上報的76對「最親對子」全部達到規定的票數並順利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