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候、民國的時候,這些紅燈籠只有在逢年過節的一些少數時候才會掛上,重要日子過去了就換回原來的了。」
首次以監製身份參與劇集《外八行》拍攝的陳凱歌導演,在懷柔影視城的拍攝現場與主創團隊溝通置景的一些問題,而作為重要場景的戲樓,很快被換上了木質鏤空外罩的米白色長型燈籠,素色典雅。
劇集《外八行》監製、著名導演 陳凱歌
這部由愛奇藝、上海雲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超級劇集《外八行》,6月3日正式在北京懷柔影視城的片場舉行了開機儀式。監製陳凱歌,導演楊述、劉坦,主要演員歐豪、譚松韻、王紫璇、秦嵐等人悉數到場,就此「入行」。
當儀式結束之後,陳凱歌並未離開,而是與當天同樣到場的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和其他主創人員一起在影視城內主要場景進行了現場的指導拍攝。
骨朵在拍攝休息中專訪了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她笑言,掛名監製是不存在的,陳凱歌的文化底蘊、與團隊的融合以及拍攝流程的周密,真實地讓《外八行》在劇集工業化水準方面又提升到了很高的層次。
新江湖,新情結,新風口
超級劇集《外八行》的首次主創陣容亮相,是在上個月愛奇藝世界大會iJoy悅享會上,因為陣容豪華引起大量關注,不過業內外卻對「外八行」的劇名意義不甚理解。
「《老九門》上線的時候也沒有小說基礎,後來大家也很快進入了那個世界裡。」戴瑩以同樣的民國題材做了類比,雖然故事內容完全不同,但她對現在年輕觀眾的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極具信心。
作為一部故事發生於1919年到1921年《巴黎和會》的大時代背景之下,一個內憂外患的中國,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下誕生了諸多胸有家國情懷的新青年,同時一個不為常人所見的隱秘江湖也浮出水面。
所謂「外八行」,是指人世間安身立命,遂有三百六十行,而其外另有八行旁立,所行之事,為人不知,如千手、墨班、陰陽等各有秘術所長,總共八行。
「表裡不一,偶露崢嶸」這句口號,是陳凱歌親自定下的,他所理解的「外八行」是在家國民族危難之際出現的各方高人逸士,有匹夫見辱拔劍而起的壯士,有扶危濟困的遊俠客,也有熱血沸騰的學生青年。當他們攜手展開對抗邪惡勢力、捍衛民族正義的行動時,一定可以描繪出一種豪情萬丈、波瀾壯闊的氛圍。
「娛樂也要有價值觀。」龔宇認為這部劇充滿正能量,這也符合愛奇藝的價值觀。影視劇社會價值大於商業價值的本質在這兩年逐漸有所體現。
當民國題材不再像前幾年網絡影視初期鮮少被提及,從《老九門》到《河神》《遠大前程》,還有尚未上的《豔勢番》《隱秘而偉大》,很明顯,一個題材的新風口已經到來。
「影視劇做到現在這個時代,民國戲的概念無法再靠一味的獵奇引起用戶關注,如果你再無法做到一些更深層次的傳達,是遠遠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的。所以《外八行》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冒險劇,會通過那個擁有文化碰撞及共融的時代背景,傳達一種大情大義,來點燃觀眾心中的那股熱血,尤其是年輕觀眾。」
題材只是包裝,引起共情的內核才是關鍵。同時,也存在於古裝題材被過度大量釋放,現代都市題材難以展開的,在民國題材中得到了更大創作空間。
對於網絡流行時代的年輕人來說,文化自信的崛起在這一代人身上有著充分的體現,《外八行》的應運而生,就是希望能以民族魅力與家國大義,同時點燃每個人心中的民族熱情與自豪,這也必然會是未來民國題材劇集的一個大方向。
匠心值得存在於付費時代
陳凱歌的入局,促成了一個堪稱頂配的電影團隊製作一部超級劇集的情況,這也是現在網際網路影視圈中的一大趨勢。
與陳凱歌合作過《趙氏孤兒》《搜索》等多部電影的攝影師楊述成為了《外八行》的導演,陳凱歌以「希望他每天皺著眉頭折磨自己」來激勵他專注劇集拍攝,「非如此不能拍出一部了不起的戲」也是陳凱歌自己的經驗。
楊述還參與過電影《孔雀》《李米的猜想》等影片拍攝,此次搭檔的另外一位年輕導演劉坦則拍攝過電視劇《我的愛如此麻辣》。
此外,《天下無賊》《夜宴》《集結號》的美術指導趙京、《賭神》《天下無賊》等影片的動作導演江道海、《甜蜜蜜》《重慶森林》等影片的剪輯師鄺志良以及《霸王別姬》《英雄》等影片的錄音師陶經、《影》《趙氏孤兒》等影片的攝影指導陳宙飛、劇集《遠大前程》《九州·海上牧雲記》和電影《小時代》的造型總監黃薇、《甲方乙方》《搜索》《鋼鐵俠3》中國部分的燈光指導溫京瑞,這些在不同電影製作環節分屬大師級的人物加入,成為《外八行》最佳的質量保障。
戴瑩把《外八行》在這個充滿超級劇集時代中的核心競爭力歸結為「用心」。其實用心也好,匠心也罷,電影團隊入局的意義本來就有兩點,一是電影拍攝的技術,整體工業流程與電視劇有所區別,視聽語言會更加豐富,其次便是電影更為精緻的製作態度。
《外八行》最初的想法是誕生於2016年中,2017年中有了比較成熟的劇本內容,戴瑩認為是時候確定合作了;2017年6月,班底搭建基本完成,陳凱歌從中看到了團隊的創作激情,而自己又擁有豐富的民國戲經驗,希望加入其中,彼此分享經驗。
項目進入拍攝籌備期整整6個月後,5月31日正式開拍,這樣長的拍攝籌備期在劇集製作行業非常罕見。這期間除了準備拍攝工具和內容,也是電影團隊與其他團隊磨合的好時機,充分的磨合後再開拍,效率必然提升。
「我們接下來做劇集,當然是希望將拍攝質量不斷提高,電影團隊的工作習慣帶動劇集工藝的提升是最佳做法。」
圖左起:導演劉坦、楊述;總製片人郝季風、戴瑩
戴瑩指出以往的劇集拍攝在追求進度的同時,會限制了許多更好的拍攝方法,而形成固定的簡單模式,例如人物在進行對話時直接使用大平光,長此以往,畫面會變得死板,《外八行》會追求更豐富的視聽語言,從光影效果、攝影溝通包括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細節都可以看出用心,一定是肉眼就可以看到很過癮的。
「畢竟都是付費時代了,大家要花錢看內容,那一定要製作出值得他們花錢去看的內容。」
無可否認,愛奇藝從白手興家到納斯達克上市,八年奮鬥之路也讓它成為影視付費市場的領頭視頻平臺。年輕觀眾在觀劇量漸大、眼界漸高的情況下,自然也只有更優質的視聽語言和內容本質,才能留住用戶,在競爭中生存得更好。
第一次監製劇集的陳凱歌,玩兒「真」的
作為一個原創IP的超級劇集,《外八行》投資數億,預計打造出一部45分鐘×12集×3季的緊湊體量,將拍攝四五個月,轉場全國幾大不同城市,重新改造場景四五百處,力圖做到非常考究。
首先就是在北京拍攝40天,因為以民國匯聚不同城市所延展出的不同階段故事裡,北京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地點背景,懷柔所擁有的北派建築風格是凸顯地點背景的重要佐證。
開機儀式當天,陳凱歌與大伙兒一起穿梭於不同場景間,紅燈籠換掉了,還在街道的地面上鋪了好幾層沙,陳凱歌笑說,「之後你們拍出來就知道有什麼不同了。」然後又去了戲樓,擁有重要身份的角色,座椅其實並不該在最前排,「你得給他安排個視角最舒服的座位,太前了,仰著看戲也難受。」
商女的小館裡,建築外表厚重的深紅漆面被生生刨掉了幾層,露出了木質本來的原色,變得不再豔俗。通往二樓的樓梯在中間又向兩側延展出兩條樓梯,陳凱歌給大家科普了那兩側的樓梯名為「翅」,商女站在旁側樓梯上,俯視之間顧盼生輝,男子仰望,慕情萬分。
「陳凱歌真的是非常有底蘊的導演,所有的中國文化信手拈來。」骨朵在探訪間,時刻都能從片場不同的工作人員那裡聽見類似的讚嘆,副導演深深記得,「凱歌導演告訴我們,鏡頭一定要動起來。」
其實在拍攝之前,陳凱歌已經帶著妻子陳紅去上海雲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起開了劇本會議。世界觀宏大,故事支線繁雜,需要把故事往回收,焦點聚集在主人公華民初身上,立住角色,讓觀眾代入其中,跟隨這個小人物一路成長……這是陳凱歌與愛奇藝對故事的修改不謀而合的地方。
作為常年在中美兩地居住、對美劇有非常強認知的人,陳凱歌看到國外早已有大量優秀的電影人開始拍攝劇集。直到網際網路影視的興起,中國終於也到了這樣的時刻。在未來,短劇集將有非常大的創作空間,可以將電影中說不到的故事維度延展開來,人物塑造也會更加豐富,陳凱歌覺得,自己應該帶著《外八行》一起「入行」了。
────── 推薦閱讀 ──────
侶皓吉吉 │李駿 │ 姜濱
俞杭英 │五百 │ 小豬佩奇
工夫影業 │ 網大消亡率 │ 孔笙
胡一天 │ 蘿莉大叔戀 │ 國家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