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共抗 演藝有情●
雖然距離下次劇場相會,可能還要再「宅」上一段時間,但戰「疫」時期演藝不會缺席,藝術的力量仍與你同在。心系武漢,靜盼春來,一首舒緩的歌,一句鼓舞人心的臺詞,一段段舞臺光影的記錄,希望能給每顆守候的心以精神的慰藉和治癒。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定能早日撥開烏雲,看到背後陽光勾勒的幸福線。
前天,廈門六中合唱團的阿卡貝拉版《微光》發布,用純粹的歌聲致敬戰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
「就讓我是一道微光,
能讓你擁有燦爛的鋒芒。」
【完整視頻】
廈門六中合唱團「雲翻唱」《微光》
(視頻來自「人民視頻」)
疫情當前不能集合排練,於是合唱團的同學們借用爸媽的手機,各自在家裡翻唱華晨宇的《微光》,最後在合唱團老師的剪輯合成下,完成這個特別且暖心的「雲合唱」。
為什麼選擇翻唱這首歌,合唱團的徐聰老師說:「《微光》非常契合那些做出不平凡事的平凡人。」所以,他們想把這首歌獻給身邊每一個渺小卻又善良的人們。
廈門六中合唱團雲合唱的《微光》登上@人民日報官微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黑暗中,他們化作一顆顆火種,點點微光照亮整片星空。
正是這燦爛的無限微光,讓人堅信陰霾很快就會消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並不是廈門六中合唱團第一次用歌聲治癒我們了,從《青花瓷》《稻香》到《夜空中最亮的星》《有沒有那樣一個地方》,他們用天籟之音傳遞著音樂的力量,優美動聽的和聲讓聽者如沐春風,蓬勃朝氣的面貌展現著青春最好的樣子。
廈門六中合唱團耀眼的成績少不了兩位重要的指導老師——高至凡和徐聰。高老師生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最初他和其他人一樣,覺得合唱是挺「老派」的東西,但是在帶廈門六中合唱團的孩子們後,他對此有了新的理解。
想要在音樂上做些有意思嘗試的高至凡和徐聰一拍即合,於是決定教廈門六中合唱團玩阿卡貝拉。
阿卡貝拉(A cappella),即無伴奏人聲合唱,也就是說表演過程不藉助任何樂器伴奏,通過人聲模仿器樂發聲,以及多聲部疊唱創造完整豐富的演唱效果。
對於孩子們來說,用人聲模仿打擊樂器並不容易,所以兩位指導老師讓他們嘗試拍打身體不同的部位發出不同的聲音。在廈門六中合唱團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合唱經常會有拍手的節奏配合或藉助杯子、書本等道具。
動圖來自:廈門六中合唱團《青花瓷》視頻
動圖來自:廈門六中合唱團《稻香》視頻
阿卡貝拉最早可追溯到歐洲中世紀的教會音樂,經過幾個階段的發展,如今的阿卡貝拉儼然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藉由電視節目的傳播以及對流行樂壇的涉足,也慢慢走出了小眾興趣圈。
雖然都屬於「無伴奏人聲合唱」範疇,但其實阿卡貝拉也有流派之分:
有最接近這種藝術形式起源的「古典派」(Classical);
有19世紀末在美國興起、由四個男聲聲部組成的「理髮店派」(Barbershop);
有喜歡編排R&B風格、擅長即興的「街角派」(Streetcorner);
還有注重音響效果和舞臺效果,改編當下流行作品,編配方面更追求器樂化的「流行樂派」(Comtemporary/Pop/Rock),等等。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開始對阿卡貝拉感興趣了呢?那就安利一波樂團,來感受下他們獨一無二的特色和人聲魅力。
01
The King’s Singers
The King’s Singers(國王歌手合唱團)可以稱得上是「古典派」的王者了,對於熱愛合唱的人來說他們簡直是教科書一般的存在。國王歌手合唱團涉及的音樂範圍很廣,但古典作品佔大多數,主要演唱阿卡貝拉繁榮時期的作品(牧歌是其中重要的部分),這也是他們區別於其他阿卡貝拉組合的顯著特點。
作品欣賞▼
02
Swingles Singers
成團近60年的史溫格歌手合唱團,因為能模仿交響樂團效果也被譽為「人聲交響樂團」。他們可以用人聲完美演繹禮炮聲隆隆的《1812序曲》,也能用阿卡貝拉的方式展示《野蜂飛舞》的音樂意境。史溫格歌手合唱團曾五次獲得葛萊美獎,並為《欲望都市》、《歡樂合唱團》等影視劇錄製過原聲音樂。
作品欣賞▼
03
The Voca People
元音合唱團是一個把人聲合唱和戲劇表演結合的阿卡貝拉組合,全身純白的奇特裝扮配以鮮紅的嘴唇,就是他們的標誌性造型。The Voca People的成員表示他們是從元音星球來的友善外星人,通過音樂和聲音和人進行交流。
作品欣賞▼
04
Pentatonix
很多年輕人入坑阿卡貝拉就是因為PTX,他們翻唱過許多歐美流行金曲,令人驚嘆的編曲和媲美樂隊的人聲伴奏,總讓人耳目一新,忍不住單曲循環。
組合名稱取於pentatonic scale(五聲音階),一種每五個音階翻八度音的音樂形式,他們認為,這五個音階對每位成員都很符合,為了使組合更具吸引力,他們將最後一個字母改為X。PTX是《The Sing-Off》第三季的總冠軍,出道不久更斬獲了3項葛萊美獎,引領了阿卡貝拉界的新潮流。
作品欣賞:PTX翻唱皇后樂隊《波西米亞狂想曲》▼
05
Loituma
來自芬蘭的民間樂隊Loituma,是阿卡貝拉「地方音樂流派」(World)的代表組合,演唱具有地方風格,以傳統的芬蘭音樂為主。
Loituma最出名的單曲當然就是被初音未來翻唱的《甩蔥歌》,原曲《Ievan Polkka》是一首根據斯堪地那維亞地方歌謠改編而成的波爾卡舞曲,Loituma於1995年演唱,收錄在專輯《Things of Beauty》中。
作品欣賞▼
聽完幾個代表性阿卡貝拉組合的歌曲後,如果你還想再了解多一些,推薦大家再看一部電影和一檔綜藝。
電影
完美音調 Pitch Perfect
校園音樂片《完美音調》共有3部,有點像是電影版的《Glee》,主要講述了貝卡意外加入學校阿卡貝拉團隊後,如何用她的音樂才華改變其傳統表演方式,與成員們共譜青春生命繽紛音符的故事。
影片中女主用杯子打節奏唱的插曲「When I’m Gone」,可是引發好一陣「杯子歌」熱潮,當時國內外校園估計好多人模仿呢。
綜藝
The Sing-Off 或 清唱團
美國NBC播出的《The Sing-Off》是一檔全人聲無伴奏的音樂選秀節目,收視率一度趕超《美國好聲音》,前面介紹的PTX也是通過這檔節目開始廣受關注的。
觀看指路:B站有部分搬運,搜節目名稱可見
2012年,深圳衛視購買了版權,製作了中國版的《The Sing-Off清唱團》,給華語阿卡貝拉組合提供了展示人聲魅力和同臺PK的舞臺。
觀看指路:騰訊視頻
動圖來自:SOOGIF
被譽為美國「現代阿卡貝拉之父」的Deke Sharon說:「阿卡貝拉是一種有力、有效地把大家聯繫在一起的方式,在口技表演和人聲合唱結合的過程中,團員們成為朋友,加深了解。它是舞臺上最和諧的一種表演樣式,會讓人達到內心的平和。」
歌者在個性中逐漸合拍創造和諧,聽者從美妙的旋律中感受平靜。
所以,如果你的心情正起伏不定,不妨讓阿卡貝拉把躁動的聲音化作和諧的音符,寫成詩譜成歌。
一個預告:今年7月將有阿卡貝拉音樂會與你相約,在公眾號對話框回復「排期」可了解演出安排。
- END -
*圖片及視頻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資料來源:音樂周報、嚴肅音樂科普、中國少兒音樂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