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知道洛英乃至整個洛奇系列的劇情和凱爾特文化有關,但對於這個名詞本身,很多人可能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所以這裡先釐清一下。
凱爾特人(the Celts)是歐洲最早的文明之一,起源於青銅時代的中歐。他們在鐵器時代不斷擴張,很快佔據了大部分中歐和西歐地區,對地中海文明也造成了威脅,甚至險些徵服羅馬。但在公元1世紀,這些地方的凱爾特人最終被尤利烏斯·愷撒(Julius Caesar)統治的羅馬共和國擊敗,喪失了歐洲的統治地位。凱爾特人幾乎沒有留下文字記錄,關於他們的文字記載基本是羅馬人、日耳曼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等在和它的戰爭與融合當中記載下來的。
凱爾特民族不是我們通常說的那種民族,而是許多部落的統稱。「凱爾特」這個詞有可能是其中一個部落的名字,被後人拿來作為代表,有點類似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他們的血緣關係不一定很相近,宗教信仰、世界觀和習俗也各異。把他們聯繫在一起的是他們用的語言——印歐語系中凱爾特語族的各個分支,比如我們常提到的愛爾蘭語和威爾斯語。「凱爾特神話」就是這些語言族群分別創作的神話的總稱。也許正是這種與希臘羅馬迥異的鬆散內部關係讓凱爾特文明能創造出特色鮮明的文化。當然,語言和文化彼此影響深遠,所以凱爾特神話內部也有很多共同點。
洛奇系列的基本世界觀中,很多元素都取材自愛爾蘭神話,比如異世界(Otherworld)迪爾納諾、各種族的名字、神祗的形象以及一些地名等等。當然也有其他分支的內容,Mabinogi一詞就源於威爾斯神話,異世界也是各族神話都熱衷的話題。但遊戲的劇情並非把神話故事堆砌在內,而是選取一部分作為靈感和舞臺來進行再創作。所以,不能簡單地把凱爾特神話的世界觀等同於洛奇系列的世界觀。
遊戲中列位神明的原型大都被分析過了,那我就介紹一些人物名字在凱爾特文化中的淵源吧。給人物起名其實有點像給新生兒起名,名字中包含了對人物性格和特點的概括,有些名字還被一些著名神話人物使用過。(遊戲中不是每個人物的名字都是來自凱爾特語的,所以就別逮著一個NPC就問「這名兒在凱爾特語裡啥意思」了- -)
Fergus的變體,在愛爾蘭語裡的意思是「男子氣概」。亦作Feargus、Fearghus或Fearghas。曾是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皇室用名,如今在蘇格蘭仍受歡迎,至少有三個部落酋長以此為名。
神話中有很多名為Fergus的人物,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人。
其一是Fergus mac Róich。Róich的意思是「駿馬」。他出現在愛爾蘭著作Ulster Cycle中,是英雄Cúchulainn的養父。他隨北愛爾蘭紅枝軍(Ulster Red Branch Army)徵戰多年,但因與首領Conchobar意見不合,最終南下投奔Medb女王。然而Medb隨後與Conchobar兵戎相見,Fergus不願與昔日戰友廝殺,進退兩難。他在戰場上還遭遇了自己的養子,但二人設計避開了戰鬥。他還有意帶Medb的軍隊繞遠路,讓北愛爾蘭軍有時間備戰。
Fergus後來成了Medb的戀人,據說Medb曾每日需要三十個男人與她交歡才能盡興,但Fergus一人便可擔此大任。他還與野獸女神Flidais交媾,若非如此則需九名普通女子才可滿足他的欲求。
另一個是北愛爾蘭王Fergus mac Leti。有人認為喬納森·斯威夫特創作《格列佛遊記》的靈感就是來自於此人的奇妙歷險經歷。
某次航行途中,一群水生小精靈試圖趁他睡著時溺死他,奪取他的錢財。Fergus奮起反擊,抓住了妖精。精靈們只好求饒,答應滿足他三個願望。他只許了一個願望,分為三部分:他要能在水塘、湖泊、海洋的水下自由遊動。精靈們同意了,但有一個條件:他無法在北愛爾蘭的Lough Rudraige遊動。
Fergus對這條件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前往那裡一探究竟。在那裡他遇上了一個叫muirdris的海怪。海怪形貌可怖,嚇得它把頭扭到了背後,無法復原,但他自己卻因為過度驚恐而沒有察覺到。雖然他活了下來,但他的德魯伊們面臨一個問題:這樣一個形體有缺憾的國王能否繼續治理國家?最終他們得出結論,腦袋向後並不算是身體殘缺,所以他們決定繼續輔佐Fergus。為了防止他察覺到自己身體的異狀,他們把皇城艾明馬恰(Emain Macha)的所有鏡子都遮掩起來。就這樣過了七年,一個曾被他虧待過的女人向Fergus說出了真相。Fergus回到Loch Rudraige,殺死了海怪,但自己也因為精疲力盡而死。死的時候,他的腦袋仍然朝著背面。
洛奇中的老福
費奧納騎士團(the Fianna),凱爾特神話(Celtic mythology)中的著名的英雄集團。他們是愛爾蘭早期至高國王康馬克·麥·亞特(Cormac mac Airt)的衛士,是活躍在愛爾蘭、蘇格蘭等地的一個強大軍事組織,他們保衛著愛爾蘭,維護著當地的公正和秩序。費奧納騎士團有眾多傳奇冒險故事和英雄傳說,在西 方著名的亞瑟王(King Arthur)和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很多故事裡都有著費奧納騎士團的影子。
費奧納(Fianna)是古愛爾蘭語中「戰士」(fíann)的複數形式,其本義就是戰士團,所以在某些傳說裡會看到Leinster fianna之類的,那是指省王國的戰士團,首字母大寫作為專有名詞用時則常常特指費奧納勇士團,完整的寫法是Fianna Ereann(Ereann為愛爾蘭古稱艾林,也寫作Erin)。
下面介紹一下當中的著名成員。
△ 芬恩·麥克庫爾(Fionn mac Cumhaill)
費奧納偉大領袖和傳奇的英雄。他因得到了智慧的鮭魚(the salmon of knowledge)而擁有了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並率領著費奧納出生入死完成了許多創舉。
△ 迪盧木多·奧迪那(Diarmait O'Duibhne)
費奧納強大的戰士和芬恩忠誠的部下,愛與青春之神安格斯·麥·奧格(Aengus Mac Og)的養子。他為費奧納立下了赫赫戰功,另外,他和芬恩的美貌的未婚妻格蘭妮·尼·康馬克 (Grainne ni Cormaic) 公主悲戀私奔的故事是凱爾特神話中著名的愛情故事之一。
△ 芬恩與迪盧木多
已經步入了老年的芬恩希望能再娶一位妻子,於是他和至尊王康馬克的女兒格蘭妮·尼·康馬克(Grainne ni Cormaic)定下了婚約。可是年輕美麗的格蘭妮公主並不想嫁給這個能當他爺爺的男人。在芬恩與格蘭妮公主的訂婚宴上,格蘭妮請求費奧納騎士團的精銳,愛神安格斯的養子迪盧木多·奧迪那帶她私奔。可是迪盧木多並不願意背叛自己的主君和朋友,於是公主對他使用了聖咒geis強迫他帶她逃離了這裡。於是,作為凱爾特神話中傳承而流傳後世,深深影響了後世眾多愛情傳說的悲戀故事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PS 迪盧木多·奧迪那的武器:雙槍雙劍一把刀。
雙槍名為Gae Dearg(Red Javelin / 破魔的紅薔薇)與Gae Buidhe(Yellow Shaft / 必滅的黃薔薇),雙劍名為Moralltach(Great Fury / 盛大的忿怒)與Beagalltach(Little Fury / 微小的忿怒)。
前者為海神瑪納諾·麥克·列(Manannán mac Lir)過去送給其養父安格斯的神劍。有著僅憑一次揮砍就能擊殺戰場上的所有與此持劍者為敵之人的傳說。刀名為Gearrasgian,傳說迪盧木多能用這把刀削出九個卷的木刨花,整個愛爾蘭的勇士都沒有這樣的刀法。
這個名字源於威爾斯戰神Cai。
Cai的形象隨時間推移而不斷演化,在亞瑟王傳奇中成了亞瑟父母的養子凱伊爵士(Sir Kay),與他結為義兄弟,是圓桌騎士團的首席騎士之一。他的性格魯莽激烈,但對亞瑟十分忠誠。他有不尋常的神力,在the Mabinogion一書中可以看到他神跡的描寫:
「他能屏住呼吸潛水九天九夜,或是九個晝夜不眠不休。他可以把自己的身軀拉長,與當世最高的樹木平齊。他把包裹背在身上,就可讓其消影無蹤,他握在手中的東西即使遇上滂沱大雨也滴水不沾。他的體溫可為戰友生火取暖;一旦參與戰鬥,至少上百名敵人會被他斬於劍下。他的劍鋒所創者,神醫在世也無能為力。」
Sir Kay最著名的事跡出現在Meleagant國王強擄Guinevere女王的故事裡。Kay和蘭斯洛特(Lancelot)一起尾隨Meleagant到其城堡,Kay進入女王房間試圖搭救,但意外受傷。Lancelot趁Kay沒醒過來,偷偷溜進房間,摸上了女王的床,「在床單上留下了血漬」。第二天Kay被判猥褻女王罪,Lancelot為了奪回好友的名聲而與Meleagant開戰。然而,Lancelot和Guinevere的戀情最終還是導致圓桌騎士團分崩離析。
在一些威爾斯作品中,Kay最後被Gwyddawg殺死,而亞瑟幫他手刃了仇人。在其他一些著作中,Kay在與羅馬人的鬥爭中戰死沙場。
Sheila的變體,拼寫借鑑Kayla這個名字做了改動。Sheila有兩個來源,一是Cecilia,來自拉丁語詞根caecus,意思是「瞎的,盲目的」(blind),二是愛爾蘭語名字Síle(讀作Shee-la)。
Cecilia這個名字在中世紀時很受歡迎,因為公元2世紀一位聖女便是此名(Saint Cecilia)。在羅馬帝國皇帝馬可·奧勒留(Marcus Aurelius)的統治下,她拒絕信奉羅馬人的神祗,並因此遭受慘無人道的刑罰虐待,最終被斬首。
據說她咽氣前仍在向神明低聲歌詠。隨著時間流逝,她的形象逐漸演變成了音樂家的守護聖徒(即Patron Saint,聖派屈克就是最著名的守護聖徒之一)。如今在羅馬仍能看到一座以她命名的教堂。
詩人喬叟認為不能把詞根和她的名字直接等同起來,並做了這樣的解讀:天國的百合花、為失明者指出的路途、天堂與生命的凝視。
有趣的是,Sheila這個名字的另一個來源,愛爾蘭名字Síle所帶來的意象卻大相逕庭。愛爾蘭有一個神名叫Síle na gCioch(英語為Sheela na Gig)。其實用「一個」可能有些不妥,因為Sheela na Gig並不是那種擁有完整鮮明的獨立人格特徵的神,而是一類廣泛出現的圖騰式的崇拜對象。這種形象在不列顛和愛爾蘭較為常見,多數以石刻的形式出現。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明顯乃至誇張的女性特徵。
關於這個(或是這類)神的故事傳說基本沒有保存下來,因此研究者只能從蛛絲馬跡中推測這形象最初的起源。從誇張的女性體徵來看,她極有可能是遠古生殖崇拜的對象。中國古代也有許多表達生殖崇拜的雕塑和繪畫保留至今。而今天在英國很多基督教堂裡能看見這類雕刻,可能是因為設計者用它們作為對淫慾的批判和警示。
這裡又要再囉嗦一下:人名的寓意和名字本身的來源是兩碼事,不能把二者簡單等同。開發者給某個NPC一個有淵源的名字,並不等於把這個名字的來源詞義和人物形象堆在這個NPC身上。當然,也會從中選取一些特徵賦予該角色。阿內斯特的豐滿身材和女性魅力也許是受Sheela na Gig的影響,也許不是,這就取決於玩家自己的想法了。
把這倆人放在一起不是因為他們有基情,而是這兩個名字最初的詞源相同:Aodh,愛爾蘭語和蘇格蘭語裡的「火焰」。這個詞在凱爾特文化裡影響頗深,衍生出數不清的變體名,包括許多神明和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在洛奇中有一個NPC也叫Aodhan,譯作奧頓,是艾明馬恰城堡的衛隊長。
在愛爾蘭神話作品Mythological Cycle中,有一則故事叫做《李爾的孩子》(Children of Lir,與布林的老師無關)。莎士比亞的李爾王可能是以這個Lir為原型,而Lir的孩子之一叫Aodh。Aodh戲份不多,但是這篇故事非常有名,影響力很大,值得分享一下。(維基百科有這個故事的中文頁面,樓主就再偷一下懶吧-w-)
在一次大戰後,鮑伯·德格(Bodb Derg)被推舉為Tuatha Dé Danann(圖德南,洛英中人類種族的原型)的國王,而李爾王為此深感不快。為了安撫李爾王,德格把他的一個女兒,阿依託(Aoibhto),嫁給了李爾王。阿依託為李爾王生育了四個孩子:孿生姐弟斐安尼奧拉(Fionnuala)、奧德赫(Aodh),孿生兄弟菲奧切拉(Fiachra)、康恩(Conn)。
阿依託去世後,她的孩子們非常想念媽媽,李爾王為此苦惱萬分。為此,德格又把他的另一個女兒阿伊菲(Aoife)嫁給了李爾王。
孩子們很受父親和眾人的喜愛,為此阿伊菲感到嫉妒,密謀要除掉孩子們。在一次同孩子們一起去德格居所的路上,她命令僕人殺了他們,但僕人拒絕了。她怒不可遏,試圖親手殺死孩子們,但又沒有膽量。最後,她施展自己的魔法,把孩子們都變成了天鵝。德格知道後,把阿伊菲永遠地變成了風中的巫婆,隨風漂泊,直到時間的盡頭。
不幸被變成天鵝的孩子們將不得不在德拉瓦拉(Derravaragh)湖(他們父親城堡附近的一個湖泊)住上300年,然後在莫伊爾(Moyle)海中住300年,最後在伊尼斯格洛拉(Inishglora,又名Inis Gluaire)島附近的伊拉斯(Irrus)水域再住上三百年。即使是在九百年後,要消除這個詛咒,孩子們仍然需要得到一個基督教士的祝福。阿伊菲施咒後馬上後悔了,因此被變成天鵝的孩子們得以保留了人類的心智和說蓋爾語的能力。
故事開始於底但人的時代,但在這漫長的九百年裡,聖派屈克 (Patrick)已經把愛爾蘭變成了一個基督教國家。
被變成天鵝的孩子們在依次熬過了三個區域漫長的時間後,得到了伊尼斯格洛拉島上一個修行者麥克卡洪(MacCaomhog,或Mochua)的庇護。
為了確保永不分離,孩子們用鐵鎖綁在了一起。然而倫斯特國王的妻子、曼斯特(Munster)國王的女兒德歐(Deoch),聽到這個故事後,想據天鵝(孩子們)為己有,所以她命令丈夫攻擊了寺院,並抓住了變成天鵝的孩子們。在這次攻擊中,鐵鏈被打斷了,天鵝變成了又老又枯的人。
在這個傳說的另一個版本中,國王正要帶著天鵝離開聖殿時,教堂的鐘敲響,在基督教鐘聲中他們得到了自由。他們臨終時每個人都受洗,死後埋葬在一起,女兒站在中間,雙胞胎兄弟在她的兩側,奧德赫在她前面。
還有另外一個結局,在三個湖裡熬過900年後,他們聽到了鐘聲。當他們返回陸地,一個牧師發現了他們。天鵝請求牧師把他們變回人類,牧師辦到了,但因為他們已經九百多歲,所以他們馬上死了,在天堂裡和爸爸媽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這兩個名字都來自威爾斯語,如今在英語國家很常用。樓主沒有找到跟這兩個名字有關的神話或歷史人物,但是卻意外發現了它們之間的奇特聯繫:Brynn的詞源是威爾斯語單詞bryn,意思是「山」(hill)。而Tieve的詞源是威爾斯語taobh,意思是「山坡、山腰」(hillside)。
我百思不得其解啊,布林不是整天躲小黑屋看女神照片的單相思吊絲嗎!為什麼製作組要把這倆人起這麼曖昧的名字搞得像一對兒似的!你讓卡丹情何以堪啊!本來還以為卡丹和提爾的名字會有關係……
實在是無法理解,要是有誰參破了箇中奧秘一定要告訴我!
註:
· 「費奧納騎士團」部分資料源地址:http://www.yydzh.com/read.php?tid=1235351
· 當然還有部分是來自維基百科的,現在維基百科中文已經上不去了,小編(困了_(:з」∠)_)就不去找連結了,你們感興趣自己去搜吧。
作者同人作品《夢之海》連結戳:
小說 | 夢之海(上)
小說 | 夢之海(下)
短篇同人丨魔法師凱赫日記
作者的考究類文章連結戳:
洛奇英雄傳S2劇情考據與解讀(上)
洛奇英雄傳S2劇情考據與解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