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新京報專訪談幕後故事 新專輯上線 陳奕迅開心能繼續做下去
昨日凌晨,陳奕迅全新國語專輯《C’mon in~》終於上線。昨日下午,他便現身北京,正式為這張新作舉辦發布會。取名《C’mon in~》,就是歡迎聽者來到Eason的音樂世界。有歌迷提出這張專輯不像以往專輯那麼入耳,十分想念曾經的陳奕迅,不過Eason表示,這張專輯的製作人Jerald本就不是非常「商業」的製作人,希望大家多點耐心,會從專輯中發現每個人喜歡的東西。
新專輯不那麼入耳?
多點耐心,你會發現你喜歡的東西
此次新專輯不僅包含《放》《披風》《海膽》《誰來剪月光》四首先行曲,還收錄六首新歌:有詮釋愛情魄力與責任的《收心操》、可天馬行空也可無憂無慮的《床上的黑洞》、時代潮流產物《右上角》等。
「做這張專輯的出發點是很輕鬆的。」陳奕迅告訴新京報記者,「因為這個世界總是很緊張,我希望大家能夠從第一首《放》放鬆下來,中間經歷過各種歌曲裡的情緒後,再來到最後一首《披風》,抱著希望,振翅高飛,飛過低落和黑暗。」
至於與製作人Jerald的合作以及每首歌背後的故事,陳奕迅特地在專輯內頁開闢了一方天地講述整個歷程。「這張專輯的製作人Jerald在回到加拿大生活後,偶爾會給我聽一些旋律,只是純粹分享,這種以歌會友的往來,讓我們彼此多了聯絡。」
在上個月香港發布會中,Eason曾透露,公司高層在試聽整張專輯後,認為沒有擊中聽眾的「Hit曲」,而Eason則認為Jerald本就不是非常「商業」的製作人,「所以我希望跟大家說『C’mon in~』,最後的符號表示一種語氣,提示大家要慢慢地,一點點來。如果你多花點時間,多點耐心在這張專輯上,也許你會發現你喜歡的東西。」
陳奕迅出席新專輯發布會。新京報記者 郭延冰 攝
為何找葛大為、易家揚作詞?
這是我第一次做主,聽到旋律就想到他們
一向注重作詞部分的陳奕迅,這次找來葛大為與易家揚兩位合作。「他們倆都是跟我比較有緣分的作詞人,當初我聽到旋律後,就想到他們寫就很好。這是我第一次做主,因為Jerald對普通話不是很在行,」Eason笑說,「以前我是一個轉播站,人家寫什麼我就唱什麼,我的責任就是把這些歌多美化,讓它們更動聽。」
擔綱《海膽》《右上角》等五首快歌作詞的葛大為也來到了現場,此前,他曾為陳奕迅創作過《倒帶人生》《床頭燈》《陪你度過漫長歲月》等歌曲。「這次我接到Eason五首歌的邀請時,有點驚訝,這個任務很大,」葛大為說,「我寫的第一首就是《海膽》,這首歌非常難寫,因為字很多很碎,後面就很順利了。我跟Eason都是獅子座,所以內心會有相似的地方。我就在歌詞裡加入了自己和一些成年人會有的感悟。」
陳奕迅也感慨道:「我很喜歡跟優質的作詞人合作,因為可以學到很多生詞。我的普通話就是這麼變好的。」
什麼時候再發粵語專輯?
本土音樂沒有宣傳,就會被聽眾忽略
9月4日,陳奕迅在香港宣布,為了配合這張最新國語專輯的宣傳,將開啟小型世界巡迴首唱會,目前此次巡迴已經走過了北京、成都等城市。陳奕迅在當時就透露,他在香港的馬路上常會被行人拉住,問他什麼時候再出粵語歌。
「我說,2015年我出過一張粵語歌專輯《準備中》,對方馬上說聽過《無條件》。我問,還有《心燒》《人生馬拉松》《起點·終站》聽過嗎,對方表示都沒聽過。大家現在都用音樂APP在網上直接聽歌,想聽什麼幾乎都可以,甚至可以聽到俄羅斯、希臘的音樂,所以本土音樂如果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就會被聽眾忽略。比起用新的媒介聽歌的模式,我比較傳統,我更喜歡從封套中拿出CD,一首首播放的感覺。一張專輯我可以不厭其煩地聽很久。」
新京報:你還會在意聽眾評價和銷量數據嗎?
陳奕迅:我很想親耳聽大家對這張專輯的意見和對我的意見,可以不是讚美。我很享受讚美,但是如果大家對這個專輯裡的作品有一些自己的體會和感覺,或者一些「這邊音樂裡可以多一些什麼什麼」的提議,不是故意去黑的那種,聽到這些多元的聲音是我非常喜歡的。
銷量數據,我比較重視這個東西,畢竟有好的成績也代表了它的價值。我開心的是我還有繼續做下去的機會,這不是消極的心態,是我很期待下次玩得更精彩。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