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飛迪曼」關注我們
更多心理學乾貨&線上線下課程
「親愛的,堅強一點,臉皮厚一點」
「我不想要臉皮厚一點,也根本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到。」
很多時候,這個世界粗魯、傲慢、無情,以鄙夷的態度對待心思細膩的人,並讓他們備感屈辱。
本書獻給高敏感族群,協助大家理解並接受自己的天賦,學會控制敏感度,懂得果斷地設立邊界,不被那些「能量吸血鬼」利用,拒絕不相干的人任意滋擾。
你是否常常在人群中覺得疲憊,很難承受過度的刺激?是否喜歡獨處,很難在親密關係中長久?是否很容易受他人影響?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對你來說都有無限含義,讓你輾轉反側、坐立難安。
作者朱迪斯·歐洛芙,是一位從醫二十多年的精神科醫生,天性高度敏感的她,從小就處在各種關係的邊緣,與外界格格不入,甚至覺得自己像是地球上的外星人。
這樣不受控制的人生,持續了很多年,直到一個精神科醫生的出現,才讓朱迪斯對高度敏感產生了不同的看法。甚至學會了如何控制高度敏感情緒。
在《不為所動》一書中,朱迪斯·歐洛芙博士提出了「共感人」的概念。
「人類的敏感程度呈光譜狀,有的人高,有的人低,共感人就像是一塊情緒的海綿,同時吸收這個世界的壓力與喜樂。」
你是否常常在人群中覺得疲憊,很難承受過度的刺激?是否喜歡獨處,很難在親密關係中長久?是否很容易受他人影響?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對你來說都有無限含義,讓你輾轉反側、坐立難安。
相較於生性鈍感的人,敏感者的人生多出許多磨難。
「同理心」與「共感人」之間並不能劃等號。
一般的同理心,是指別人遭遇到困難之時,我們有能力同情對方,別人開心時,我們也會替對方開心。
而共感人有的是情緒高敏感人,有的人是身體高敏感人,或者兩者皆是。
身體高敏感人的身體感受到他人的症狀。比如,身邊有朋友抱怨胃不舒服、頭痛時,TA也會感到自己同樣的部位不舒服。
情緒高敏感人則容易接受、感受到他人的情緒,不自覺為了他人的情緒心煩意亂。比如看到別人難過或者憤怒,自己也會產生巨大的內心壓力。
如果說一般人是用五根手指握住外界的刺激,高敏感人是用五十根,是貨真價實的超級反應器。他們無法過濾與阻絕刺激,容易把身邊的正能量與壓力能量同時吸進體內。
研究顯示,每個人的敏感程度不同,高度敏感者大約佔兩成人口。共感人通常被貼上「太敏感」的標籤,老是被說:「你別想太多了,就啥事兒沒有。」
聽到這樣的話,共感人會感到更加難受和孤獨。
從小到大,共感人並未因為生性敏感而得到呵護,反倒備受屈辱。
由於無法和別人一樣過濾刺激,他們經常感到如坐針氈,容易精疲力竭。希望遠離這個世界,因為這個世界經常讓他們難以招架。
共感人接受到他人情緒的同時,對於他人的眼神表情、講話音調和肢體動作都極其敏感,總能衍生出各種猜測。
工作場合中,領導的嘆息,在他們耳中就像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警告一樣,令人膽戰心驚。
走在街上,路人隨意的打量,也會驚起他們對自我的懷疑和審視,會在內心思考,今天是不是衣著出了錯。
與愛人相處,對方關門的聲音大了點,也會讓他的內心亮起感情可能出現問題的紅燈。
朋友與之訴苦,感同身受的同時,會承受比朋友更多的痛苦,甚至會在悲傷的情緒裡陷得更深。
他們敏感多疑,外界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打破他們內心的平靜,激起層層漣漪,經久不消。
一個人是如何變成共感人的?
有的嬰兒來到世上時,原本就比其他孩子敏銳,這是一種天生的氣質,從他們一出生就看得出來。他們對光線、氣味、碰觸、動作、溫度、聲音特別敏感。此外,某些類型的敏感可能是遺傳的。高敏感孩子的爸媽,也可能具備相同的敏感特質。
此外,教養風格也有影響。被忽視或受虐的孩子,受到成長過程的影響,一般不覺得家人「看得見」自己,認為自己在這個不歡迎敏感特質的世上是隱形的。成人時期的敏感程度會連帶受影響。
有許多高敏感人群會罹患恐曠症、慢性疲勞、纖維肌痛、偏頭痛、慢性疼痛、各種過敏、腎上腺疲勞等病症。
這些生理症狀和情緒的互相作用,會讓一些人感到焦慮、沮喪、恐懼發作。
部分共感人會沉溺於酒精、藥物、食物、購物或其他試圖麻痺自己的行為,例如暴食症。
共感人比較容易把自己的心交給不懂得愛他們的人,同時期待對方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一旦失望,就會陷入情緒無法自拔。
此外,共感人會吸收伴侶的壓力與情緒,弄得自己筋疲力盡。
共感父母通常會因為吸收了孩子的情緒與不舒適,從而承載了自己無法承受的壓力,感受到疲憊。
共感人因為不知道如何設限來保護自己,從而吸收了職場「能量吸血鬼」的情緒,而變得軟弱無力。
共感人如果去求醫,容易被診斷為抑鬱、焦慮等,許多醫生會直接給患者開抗抑鬱、抗焦慮藥物。藥物或許短期見效快,但並不是長久之計。
朱迪斯·歐洛芙給出了一些更溫和的自救方式。她認為「用溫柔一點、簡單一點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就能輕鬆解除焦慮,不必尋求藥物治療。」
當感到感官超載時,你需要讓每件事慢下來,暫時脫離所有情境。感受太強烈時,共感人會覺得自己有如一朵正在枯萎的花,此時需要平靜帶來的養分。
可以躲到沒有聲音或亮光的房間,藉由睡眠或冥想,把自己調回低刺激的狀態。
感官超載的情形過於嚴重時,可以獨處一整天或一整個周末,在休息期間,也可以斷網,去大自然中短暫散步。
「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種高度敏感的能力,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是掙扎和痛苦。另一面,是解脫和強大。
共感人他們細心且極具觀察力,富有同情心。想像力豐富的同時,還能有強大的高情商。
共感人對藝術更敏銳,更容易被音樂、文學、繪畫等藝術作品打動,直覺敏銳,有創意,能用詩意的眼光看世界。
共感人的一生,都在探險。生命充滿磨難,需要學會不為所動,才能更好的探索帶來深度悲憫心的敏感天賦。
人類因為不同,所以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