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雯談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上了大學的學生們都在糾結,到底怎麼才算是讓大學四年過得真的有意義呢?「意義」這個詞小編認為太大了,人世間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有意義才會選擇去做、去完成的吧。但如果是問如何讓大學四年裡的你能真正享受地生活,小編總結了幾個小點,雖然不是什麼寶貴經驗,但也是小編經歷過的。
第一:大學並不是所有的課都要上的
大學裡的課程分為專業課和公開課兩種,專業課就是你所學專業需要掌握的理論課或者是實踐課,一般是一兩個小班在一起上;公開課是五六個大班在一個大教室裡上些安全教育、軍事理論之類的沒什麼營養的課。既然課都沒什麼營養,那你還去上幹什麼,不是小編教唆你們逃課,但是在不影響你這門課成績的大前提下,你可以選擇「翹掉」去做一些你自己喜歡的事情;再強調一次,這裡說的不是鼓勵你逃課去網吧之類的,是讓你去幹一些你自己認為能給你帶來快樂的事情。
第二:社團?學生會?不加也罷
大學裡的社團五花八門,種類繁多,而學生會更是多種多樣,這個部那個部的,其招聘的藉口都是說可以鍛鍊你的動手動腦能力,鍛鍊工作技能,對未來找工作都會很有幫助之類的話,但事實上,並不是這麼回事。一旦你加入社團或者是學生會之類的組織,除了一周一次的例會不管大事小事都會把你叫過去十幾個人說一些沒頭沒腦的事情,鍛鍊工作能力之類的更是無稽之談,說白了就是白給學校「打工」。
如果你不想給自己的大一生活徒添煩惱還是沒必要去加這些組織。而你空出來的時間你可以去圖書館挑一些你自己喜歡的書來看,每個禮拜固定分出一天的幾個小時泡在圖書館,磨練心性的同時還能豐富下知識。也可以選擇一個你自己喜歡的愛好,比如滑板、街舞、籃球、吉他之類的去學習,好歹這也能陶冶一下你的情操不是。
第三:多去旅遊,嘗遍天下風景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大學裡不來幾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怎麼能行呢。學生黨沒錢?沒錢就不能旅遊了嗎,生活費上攢下一些或者是兼職攢一些來一場「窮遊」,也是不錯的一個選擇。
這裡的旅遊不是讓你去消費、奢靡的「花天酒地」,你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與其每天泡在網吧、各種商場廣場裡壓馬路,不如出去走一走看看這個世界的繽紛與美好,看看大自然創造下的三山五嶽和江河湖海,品一下人世間的各種冷暖人情和哀思離別。畢竟,你最後也是要步入社會的,早點接觸也是有好處的。
不管你的大學生活如何選擇,最後不要後悔就好,希望每個大學生都能有一段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最後,大家認為大學裡有必要加入學生會嗎?歡迎看官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