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
洞房花燭是人生的幸事之一,但是古代人的禮節卻非常繁瑣,在洞房花燭之時,也要經歷很多步驟。例如古代男人在洞房花燭夜時,通房的丫鬟也要穿睡衣在旁邊伺候,出現這種繁文縟節,又究竟是為何呢?
古代人的思想非常守舊,有很多現代人無法接受的習俗,例如古代的女子要裹小腳,並且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當時,古代女子作為男性的附屬品,社會地位很低下,生活的也很單調。在結婚的時候,古代女子還要忍受在洞房花燭的時候,有丫鬟穿著睡衣在一旁伺候。
古代大戶人家的小姐們,都有專門的丫鬟在旁邊伺候。早在富家小姐出嫁之前,丫鬟們會陪伴在她們左右,直至她們嫁到夫家時,丫鬟們也會陪同著嫁過去,成為新主人的附屬品,即便這些丫鬟們並不想和小姐一起出嫁,但也只能夠聽從主人們的安排。
這些丫鬟們對於富家小姐的作用很大。在富家小姐結婚之後,一旦懷有身孕並且擔心自己的丈夫出門亂搞,於是便會讓自己的陪嫁丫鬟們陪在丈夫身邊。這樣一來,自然有人替自己盯著丈夫。
與此同時,這些丫鬟們基本不會對夫人有影響。古代人很講究身份地位,這些丫鬟們的出身地位很低,即使和主人們在一起,也會受制於夫人。夫人會有各種手段來壓制這些丫鬟,甚至手裡攥著她們的把柄,一旦丫鬟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她們就會被打死或是被賣出。此外,如果這些丫鬟能夠為主人們懷上一兒半女,則有可能會轉正,不過依舊要受到夫人的壓制。
丫鬟作為夫人的陪嫁品,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夫人一條心,對夫人忠心耿耿。因為有了這一層關係,她們要比其他丫鬟的地位高一些,但因為夫人手裡攥著丫鬟的把柄,因此夫人們並不擔心丫鬟會爬上枝頭變鳳凰,畢竟手握把柄的夫人,可以掌握丫鬟的生殺大權,即便是和男主人在一起了,可能會獲得一些榮華富貴,但也難以爬到夫人頭上。
由此可見,這些丫鬟是古代婦人的替代品,在那樣的歷史年代有她們的作用。與此同時,在古人洞房花燭夜的時候,這些穿睡衣陪在一旁的丫鬟們,主要是為了伺候家裡的姥爺。一旦老爺子和夫人還有其他的需求,這些丫鬟便要伺候在側。儘管這種事情在現代社會不被接受,但在古代社會中卻很常見,更是當時社會的常態。
與此同時,古代的夫人們也會默許這種事情,當時的女子們沒有自主選擇權,因此即便是容忍不了這樣的事情,但出於各種考量,依舊要讓丫鬟陪在一旁。此外,古代人非常看重自己的名譽,尤其是官宦人家,十分看重仕途,如果家裡的姥爺一旦出門尋花問柳,則會影響仕途,因此莫不如讓家裡的丫鬟來替代。
除此之外,這些丫鬟們基本上是出生於窮苦人家,被賣給大戶人家的,因此她們沒有自主地選擇權,只能夠任由主人的擺布,即便內心苦悶,卻也無可奈何。
「洞房花燭明,燕餘雙舞輕。」——庾信《和詠舞》
洞房花燭是人生大事兒,在現代人的觀念中,男女平等,愛情應是二情相悅。加之女性地位越發地提高,女人不會忍受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性在一起。可是在那個封建時代,一夫多妻是社會默許的,因此即便現代人無法容忍,但在古代這種事情是常態,相比之下,越發地讓現代人感覺到安穩和幸福。
在這個和平的年代中,每個人生而平等,男女之間沒有差別,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尊重。在一夫一妻制的時代下,我們更能感受到愛情的忠貞不渝,相比之下,古代人顯得極其悲哀,在他們的身邊,常伴隨著困苦和無奈。
當然,儘管古代人的做法並不被現代人所接受,但處在不同年代的背景,人們只能夠忍受那個時期的制度。
參考資料:
洪邁《容齋四筆·得意失意詩》
庾信《和詠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