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0日,教育部對高校的命名做出了規範,明確指出:(高校)原則上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家」「國際」等代表中國及世界的慣用字樣,也不得冠以「華北」「華東」「東北」「西南」等大區及大區變體字樣。
但中學的命名,卻沒有法規的具體規定和約束。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一些中學的名稱很唬人,也很霸氣,霸氣得超出你的想像。
(1)南京市中華中學
南京市中華中學的前身創辦於1899年,該校在2002年被評為中國國家級示範高中,2004年被認定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截至2017年2月,南京市中華中學初中部佔地面積約26畝,建築面積近3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3月,南京市中華中學高中部共有教學班55個,學生2700多人。截至2017年2月,南京市中華中學共有教職工221人。
(2)上海市中國中學
上海市中國中學創建於1933年,校名由張學良將軍題寫,是一所有80多年歷史的公立完全中學,是徐匯區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該校現有41個班級,1500多名學生,素以教學嚴謹,教學質量高著稱,師資力量雄厚,匯集了一批區學科帶頭人、區骨幹教師、先進教師、各級園丁獎獲得者;有中學高級教師近30名。
(3)上海市南洋中學
上海市南洋中學是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創建於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是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新式中學,被民國著名教育家吳稚暉譽為「中國之伊頓」,有著悠久歷史淵源和深厚人文底蘊。
2014年9月,該校順利完成整體改擴建,百年老校實現華麗轉身,面朝徐匯濱江、上海西岸。新的時代,該校積極推進「初高中一體化管理機制改革」,在傳承中創新,在傳承中發展,正在實現新的跨越,走向新的徵程。
怎麼樣,上述這些中學的校名夠霸氣吧?這些中學歷史悠久,辦學實力都很不錯。但筆者希望她們能再接再厲,力爭做到名符其實,名冠全國乃至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