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再次被翻拍,當看到這個《美人皮》的時候吸引我的是這特效,特效不錯,對於這個故事不太期待,或許是因為之前看了太多的緣故吧。
可是當進入情境的時候,竟然有些感動,連城的喬聲的愛情讓人感動,賓娘的一味付出讓人感覺惋惜。
這樣的三角戀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很多,我們羨慕別人的美好情感,卻掌握不好自己的情感。
韓棟飾演的是一個憨厚書生喬生,山野之間趕路,意外救下了一隻貓。而這隻貓會化成人形,也是因為機緣巧合,賓娘一家被殺害,它正好附身在賓娘身上。
這隻貓妖,會化作妙齡女子,吸食人類的血肉,她本然是想傷害喬生的,幾次主動接近他,可是他並不接受,還拒之於千裡外,他看上去和別的男人不一樣。她開始對他有好感了,於是就跟著他。
她開始慢慢覺得這個男子和之前自己遇見過的男子有些不一樣,她發現自己居然有點喜歡他了,特別是看到他和表妹秀恩愛的時候,她心裡很不舒服,很妒忌,於是她決定要千方百計的讓他愛自己。
無奈她怎麼使勁,可是他心裡就是沒有自己,他還對自己說:「自古以來,情愛皆由心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與這容貌、家室皆無關係。」
自己不信,為什麼他就那麼愛她,他就不是愛他的容貌麼,她覺得自己只要有了表妹的容貌,也就有了一切,於是她想辦法要得到表妹的容貌。
這個故事是改編聊齋中《連城》這個故事的,原著中,連城病故,喬生殉情而死,兩人的魂魄在陰間重逢,又相約復生後在一起。
賓娘一開始以為喬生不近女色,後來才只知道只是不近他不愛的女色,而他的真愛,是連城。
她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愛上誰, 立志斷情絕愛,卻獨對喬生一往情深,這樣的賓娘不讓人感動麼?
相比於紈絝公子王化成來說,賓娘的情感更要真,雖然她的情感得不到回應,但是她懂得去付出,為了自己心愛的,她願意付出自己所有。
賓娘袒露心意後遭到喬生拒絕,於是她以為,喬生之所以愛連城而不愛自己,是因為她比自己更貌美,於是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得到連城的容貌。
她假意幫助連城,說幫助他們在一起,自己和連城換了容貌,而自己去嫁給王化成,她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最後自己會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可是事實並非她所願。
賓娘想,你應該是愛上了她的美貌,若這美貌置於我身,你亦會傾心於我吧。
在連城倒下的那一刻起,喬生立刻去扶他,他明白誰才是自己的連城。
而賓娘也懂得了及時自己換了容貌,喬生依然愛的不是自己,而是連城,就算換了容貌又能怎麼樣,自己一心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賓娘才明白:最後自己與連城換了容顏,可即便我已經擁有了她的容貌,一旦你知道我不是她,亦會決絕地離我而去。
她原先以為世間男子皆是一樣,貪戀的不過是女子的美貌;殊不知,你終究與世間男子不同。
而王化成呢?他只是為了佔有連城,他不懂的付出,只會索取,當連城病的時候,他不願意救她,而有多遠躲多遠,都想退掉這門親事。
當連城被喬生救好了以後,他又想繼續佔有,而見他是多麼自私自利的一個人,相比之下賓娘比他更懂得什麼是愛。
在最後喬生被王化成殺死之後,賓娘願意捨棄自己的修為救他,她終於明白什麼是愛,為什麼喬生和連城那麼相愛。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曾經,我不明白兄長為何寧死也要與那降妖師的妹妹在一起;後來,我終於懂得了世間情愛為何物。
《美人皮》中喬生與貓妖、連城,自始至終都是在探討愛情,三個角色,都是敢愛敢恨形象鮮明,當然這還有王化成,他的愛只是單純的佔有。
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情,不是佔有,不是一味的付出,最美好的愛情是兩情相悅,與這容貌、家室皆無關係。
《美人皮》的改編,更符合現代人的三觀,既然兩人情投意合,便再也容不下第三人,即使連城與賓娘感情再好,也不可能姐妹同嫁。
連城愛慕喬生,完全是因為他的才華、他的仗義,哪怕他一貧如洗也只想嫁他;雖然是長在深閨中的女子,卻依然有勇氣去抗爭不願意屈從的命運、去爭取自己的愛情。
愛上一個人就義無反顧,願意為她付出一切,哪怕喬生愛慕連城,也不因她的身世和容貌,單純只是因為兩人詩畫相和、心意相通,哪怕她的父親悔婚、不願再將她嫁給他,他依然願意為她而死。
王化成是自私的,他為了自己的私慾而想佔有連城,面對連城的死活不管不問,當她病好了又想佔有,這樣的愛是自私的,到死都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愛。
賓娘的愛也是自私的,以為皮囊可以獲得愛,不過最後她終於明白了連城和喬生之間的愛情真諦。
喬生說「自古以來,情愛皆由心起,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再好看的皮囊,魅惑的是雙眼,無論青絲白髮,都取代不了情意相投的心志。」
這樣的愛情讓多少人憧憬,然而可能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就如同賓娘一樣。
您的原創文章末尾需註明:本文由進賢金羅溪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