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星空的雞翅:
還記得高中那會沒日沒夜地拿著mp4看這本書,當時整顆心都被碧瑤能不能復活,鬼厲和陸雪琪怎樣了所牽扯著,白天是做完了一遍又一遍的習題集,唯一覺得休息的時候就是看誅仙,躺在被窩裡看還被媽媽說眼睛不要啦!放假了也不出去玩,就那樣在家裡除了三餐過後就是看誅仙,其實,誅仙的仙俠氣很濃語言優美,但是還是更加突出感情了。有人說這部小說硬生生的把仙俠寫成了情緣小說,其實,我想說最動人的還是情,一劍誅仙,情撼九天。
殊不知,我就是被誅仙裡的感情所牽扯著,為他們悲喜著,其實若是真寫修真,我都能猜透作者的套路,無非是像遊戲一樣打怪做任務升級最終大成,這樣很沒意思,這也是看完了誅仙我沒有在看任何一部修真小說的原因,因為不管別的小說把自己的主人公寫成多麼厲害,多麼無敵,也不能帶給我誅仙的那種情感波動,一部誅仙,讓人嘗遍愛情滋味,已是非常足夠,還何須後來的那些快餐化複製話的修真英雄傳奇。
不得不說,蕭鼎非常厲害,他這一本書勝過唐家三少的十本,他這裡所描寫的愛情讓人盪氣迴腸。這本書我給四星,少一星是因為我感覺作者寫到最後沒收好尾,雖然大結局鬼厲和陸雪琪走到了一起我很滿意,但是碧瑤哪裡去了,幽姨的去向等等,還有一些人物和埋得伏筆,作者沒有給出解釋,顯得不是很完美,要是當年作者能在縝密些,結尾把埋得伏筆都揭示出來或許就完美了。不過在我眼裡,誅仙很好了。
看那會也在想它被拍成電視劇是什麼樣子。現在青雲志已經在播,看了幾集,很不滿意,除了趙麗穎的碧瑤符合行設,李易峰的張小凡和楊紫的陸雪琪都不是我喜歡的,在我看來張小凡應該由謝霆鋒來演,等小凡黑化成鬼厲的時候,謝霆鋒那種酷酷的裝逼勁才是我心目中的鬼王宗二當家,而楊紫的陸雪琪我認為純粹是為了迎合市場吧!找高圓圓類型的氣質型女神更符合設定好嗎?其實覺得李易峰也是為了迎合市場,那也沒辦法,只能湊活看。還有青雲志特效五毛,很多畫面讓人很出戲。
@楊盛博:
「十二歲時看得感慨萬千熱淚盈眶,又何必二十歲回來黑它。」知乎上看到,感同身受。
初中第一次看,情節大致記住,覺得語言空靈煽情,大學一年,回看,大部分也是牽動心靈,當然小部分也是打發時間。
那時也是自誅仙起,又陸續看了星辰變,盤龍,七界傳說,尤其七界,有很重的模仿誅仙的語句,情節。這十年的武俠扛鼎之作,實至名歸。
也是讀過這書,才了解到道教,玄之又玄的道文化,從金庸到蕭鼎,哺育了多少武俠開拓者,和武俠迷。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我也曾腦海中回想著八卦圖,看著周易中的各個卦象,從莊子的篇章中找尋武功招數、上古奇獸,沉浸在天馬行空的想像,構造一個自己的武俠。
自幼瘦弱,這幾年,更是體弱多病,道藏經典,上古傳說,法寶武功,這些超自然的東西,雖知現實中絕無僅有,卻是想像的源泉。哪個少年不曾夢想成為一個上天入地,斬妖除魔的大俠,抑或如郭靖般,為國為民。
這次再讀,也許蕭鼎那句天地不仁,他一開始理解錯了,然而,又何妨?
掩卷而思,張小凡不被看好,握著燒火棍,獨自面對全世界。「一個人最孤獨的時候是什麼?是不是獨自面對整個世界的冷漠?是不是獨自面對著所有恥笑?」
這種孤獨,感同身受。有些路,終究只能一個人走。
小凡看到自己心儀已久的靈兒和齊昊出雙入對、耳鬢廝磨之際,那種心痛和衝動,也是字字入心。」看著別人的甜蜜,品嘗自己的痛苦」
張小凡一生不斷追問自己「為何而活」,不正是我的疑問嗎?正邪的邊界又在哪?那在旁人看來象徵正道無上威力的誅仙不也是攝人心魂反噬劍主的嗎? 一個人一旦擁有至高的地位和權力,足以主宰蒼生,逆天之際,是不是也像手中握著那柄誅仙劍,卻被器物牽制、改變?
天道在我。萬蝠窟中石碑刻著。 我認識的天,絕非他虔誠的信徒看中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天,而是默然看著世間一切的旁觀者,不參與不宣揚。正道邪道都是後人強加的.
「我半生坎坷,卻多半不由我,我欲平凡度日,卻捲入正邪之爭,我欲安心修道,卻成妖魔邪道,我願真心對她,卻無力回天。」
本無天道,我自為之。
關於碧瑤:
「小凡,在滴血洞的那段日子,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就算全天下的珍寶都放在我眼裡,也比不上你為我擦拭竹子的這隻袖子。」
在那枯井,我看到的是你。
痴情咒,只為情故,雖死不悔。綠衣,風鈴,一生掛念。
「愛了田靈兒最純真的年少歲月,愛了碧瑤跨越生死的十年,愛了陸雪琪細水長流的後半生。」
結局,落筆匆匆,卻也在情在理,殘缺也是種美,珍惜眼前的,懷念值得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