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談"痔"色變,但是有句俗話說"十人九痔",2015年由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做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肛腸疾病的患病率高達50%,也就是全中國大約就有7億人患病,而痔瘡是其中最常見的肛腸疾病,患病人數更佔據了所有肛腸疾病患者的98%。
從上面的數據正好可以看出痔瘡的普遍性,這個疾病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一旦發病卻會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因此我們平時應該在生活上更加的注意,謹防痔瘡。
什麼是痔瘡
痔,是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發生擴大、曲張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
以便血、脫出、腫痛為臨床特點。男女老幼皆可發病,多見於20歲以上的成年人,以45~65歲人群最為高發。根據其發病部位的不同,臨床上可分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內痔:生於肛門齒線以上,初期常以無痛性便血為主要症狀,是肛門直腸最常見的疾病,以便血、滴血、痔核脫出及肛門不適感為主要表現,常伴有大便秘結。外痔:多位於齒狀線以下、肛管齒線之下,多由肛緣皮膚感染,或痔外靜脈叢破裂出血,或反覆感染導致結締組織增生等。以自覺肛門墜脹、疼痛,有異物感為主要表現。混合痔:指內、外痔靜脈叢曲張,使內痔部分和外痔部分形成一整體者。臨床表現基本是內痔結合外痔的症狀。
中醫眼中的痔
中醫認為痔瘡的發生多是因為臟腑本來就虛、體內積有溼熱,再加上久坐導致血液運行不暢,或因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傷神,或負重遠行,或長期便秘,或瀉痢日久,或臨廁久蹲,或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醇酒厚味或生冷,都有可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瘀阻魄門,瘀血濁氣結滯不散而導致痔瘡。
《備急千金要方》中就把痔分成5種:
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論曰:"夫五痔者,一曰牡痔,二曰牝痔,三曰脈痔,四曰腸痔,五曰血痔。牡痔者,肛邊如鼠乳,時時潰膿血出。牝痔者,肛腫痛生瘡。脈痔者,肛邊有瘡癢痛。腸痔者,肛邊核痛,發寒熱。血痔者,大便清血,隨大便汙衣。"
這些習慣容易得痔瘡
其實談到這裡我們已經能知道,痔瘡的發生和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息息相關,下面就列舉了3個容易得痔瘡的壞習慣,希望大家能有意識的預防和避免痔瘡的發生。
久蹲坑:蹲廁所的時候玩手機增加排便時間,會使大腦對排便的傳導受到幹擾,從而使得排便時間延長,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習慣性便秘。憋大便:因為各種原因而經常有憋大便行為的人更容易便秘,大便在腸道中停留的時間過長,會使大便變得乾燥,久而久之,排便的時間就會被逐漸改變,毒素不能正常排出,不止會影響內分泌功能,還會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用力過度:便秘的時候,想拉又拉不出來的感覺是很難受的,因此有些人可能就會想著若是努力使把勁是不是就能出來了?事實上這種行為是錯誤的!用力排便的時候,因為肌肉強烈的收縮,腹部和血壓的壓力同時增加,不僅會增加心臟和血管的負擔,也更容易導致痔瘡的發生。
其他可能導致痔瘡的原因
便秘:便秘時,由於大便排不出,所以蹲的時間增加,加上大便乾燥容易使靜脈迂曲,腹壓增高,直腸肛門靜脈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痔瘡。腹瀉:長期拉肚子,肛門直腸頻繁受到刺激,引起血管的擴張和充血,就容易出現痔瘡或是加重痔瘡。年紀大:隨著年紀的增加,直腸海綿體也會跟著衰老、退化,變得逐漸鬆弛,如果這時候再加上排便習慣不良的話,也有可能導致痔瘡。
迷思:吃辣會得痔瘡嗎?
相信在四川、湖南、貴州、江西等地區生活的人基本上"無辣不歡"!而福建、廣東等地區的人則普遍不愛吃辣,除了飲食文化差異之外,跟氣候也有很大的關聯——南方較為潮溼,而辣椒可以起到很好的排溼作用,相對的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沒有那麼潮溼,也就不需要依靠辣椒來祛溼。
實際上在痔瘡的發病流行病學統計中,四川地區和沿海地區的痔瘡發病率是差不多的,所以並沒有任何證據能表明吃辣的人就一定比不吃辣的人容易得痔瘡。
但是吃辣到底會不會導致痔瘡的發生還是需要看個人的體質來做具體判斷,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患上痔瘡的時候是絕對不能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
可以吃什麼
香蕉
孟詵《食療本草》:"主黃膽。子,生食大寒。主渴,潤肺,發冷病。"
香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腸,促進腸胃蠕動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便秘、痔血等症。痔瘡出血者,可生吃蕉肉。吃完之後的皮也不要浪費,香蕉皮燉熟後服用,能治療痔瘡疼痛、大便出血。但香蕉性寒,需要注意脾虛洩瀉者不宜食用。
無花果
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甘寒。清熱療痔,潤腸,上利咽喉。中寒忌食。"
無花果味甘,性平,無毒,具有健脾,滋養,潤腸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不思飲食,陰虛咳嗽、乾咳無痰、咽喉痛等症。果實部分可以潤腸通便,有效緩解痔瘡發作時的痛苦。外用可以用適量無花果的根和葉,煎水燻洗患處。
槐花
葉天士《本草經解》:"肺與大腸為表裡,五痔大腸之火證也;槐花味苦清心,所以主之。火鬱於心則痛,氣平能清,味苦能洩,所以主之也。"
槐花味甘,性苦,微寒,無毒,具有涼血止血消痔的功效。主治各種出血之證,尤其善於治療下部出血。新鮮槐花可以用來製作涼菜或者做成槐花餅食用,亦可代茶飲。
起居上如何防治
即使得了痔瘡,我們也不必過分擔憂,想必大部分談"痔"色變的人追根究底還是因為痔瘡可能需要手術的治療。痔瘡這個疾病確實讓人很尷尬,也很難以啟齒,但是如果因為"羞恥心"硬生生的錯過了病情的最佳治療時間是多麼地可惜。
因此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習慣,發現病情時積極的尋求治療,同時也要做好預防。下面簡單整理了幾點如何防治:
多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平時多做提肛運動,除了可以增加局部的靜脈血液回流還能增強肌肉張力。保持肛周皮膚的清潔乾燥,常清洗並且勤換內褲。每日定時排便,不宜長時間蹲坐。必要時可溫水坐浴,促進肛周血液循環。出現症狀,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諱疾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