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2020-12-26 育兒資訊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天冷了,大人們對孩子的關愛更加倍了,不但會把他們裹成小粽子,還會一個勁地喂喂喂,就怕孩子凍到餓到,結果積食的問題就來了!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呢?看看下面的內容: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主要看這幾個方面

寶寶長期積食,會出現很多不良後果。如果比較輕的話,會導致寶寶精神萎靡、睡眠質量較差;如果比較重的話,就會妨礙寶寶的正常發育,引發發育遲緩。因此對於寶寶積食,大家一定要好好觀察,及時幹預:

1.聞聞寶寶口中氣味

寶寶積食了,口中就會常常散發出「酸臭味」。食物在胃中無法消化,就會通過嘴巴返出酸臭味。因此,如果你發現自家孩子有這種情況,並且小肚子也鼓鼓漲漲的,有很大可能是積食導致。

2.寶寶情緒不穩定

寶寶情緒波動劇烈,比如不愛吃飯、睡眠質量差、莫名煩躁,在排除其他原因後,有可能就是積食造成的。

3.看看寶寶的臉色

積食寶寶的臉色會顯得很枯黃,氣色也不太好,和正常寶寶差別還是蠻大的,一眼就能發現。

♥ 為什麼很多寶寶在冬天容易積食?

寶寶冬天發生積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脾胃虛弱

科學研究發現,寶寶消化系統發育成熟需要8年左右。換句話說,寶寶到了8歲左右,腸胃才會發育完善。

在8歲前,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善,再加上冬季易導致脾胃虛弱,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天氣變化,就會引發積食。

2.飲食油膩

不少父母認為,寶寶在冬天要多吃多補,儘可能多地儲存能量,這樣第二年才能長地更高更壯。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寶寶吃油膩、大補的食物多會難以無法消化,反而會引發積食。

3.天氣寒冷

冬天氣溫下降,人的活動量也隨之減少,導致腸胃功能受到影響,對寶寶而言也是如此。如果父母沒有及時調整寶寶飲食,就容易讓食物堆積在腸胃道中,引進引發積食。

♥ 冬季寶寶吃輔食,這三種要避免

上文說過,寶寶吃得不對就會引發積食。尤其是以下這三種食物不但很難消化還影響長高,要避免哦~

1.過多的粗糧

有人「吃粗糧更健康」。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要看怎麼吃。寶寶腸胃功能較弱,吃太多粗糧輔食反而會導致腸道蠕動速度變慢,使積食情況變得更嚴重。因此到了冬季,粗糧類輔食還是少吃點為好。

2.過量的葷食

到了冬天,不少父母在飲食上會選擇大補食物,希望通過吃各種大魚大肉給寶寶補身體。但相比而言,葷食類食物比普通食物更難消化,會給寶寶嬌嫩的腸胃帶來很大負擔。

寶寶吃太多葷食,除了會引發積食外,還會讓寶寶發胖。要知道寶寶體內脂肪太多,可是會妨礙身高的正常增長哦~

3.鮮榨水果汁和蔬菜汁

不少父母喜歡給寶寶喝鮮榨的蔬菜汁和水果汁,認為這樣既好喝又有營養。

其實,蔬菜和水果在榨汁的過程中,所含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已經遭到了破壞。對寶寶而言,蔬菜汁和水果汁就是糖水。

再說,蔬菜汁中含有草酸,如果沒有加熱直接讓寶寶飲用,不但會加重腸道的消化負擔,妨礙營養的正常吸收,還會影響寶寶長高。

(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
    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時間:2020-12-24 20:27   來源:育兒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0%的寶寶會冬季積食!如何判斷?怎樣防範?一次跟你講清楚 到了冬天,孩子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不是感冒發燒,而是冬季積食!
  • 骨湯、雞蛋上榜輔食黑名單,越到冬季越要遠離娃,別讓積食找上門
    特別是到了冬季,很多地方的氣溫降低,甚至還出現了歷史新低,在這麼冷的天氣中,寶媽們不僅要操心娃的保暖,更是被娃的積食所困擾!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冬季寶寶輔食與積食的那些事,在此之前,父母先來看看如何判斷自家娃有沒有積食吧~家長如何判斷娃是否積食了?
  • 冬季別再給娃這樣吃,容易積食還不易消化,附冬季營養食譜推薦
    冬季別再給娃這樣吃,容易積食還不易消化都說冬天是「長膘」的時候,美琳的寶寶3歲大,正是長身體的時期,自從入冬以後,美琳就每天給孩子燉湯喝。今天喝雞湯、明天喝豬骨湯,孩子肉沒吃多少,水倒是灌了一肚子。美琳還沾沾自喜:「營養啊都在湯裡面了,喝湯補鈣,暖胃還長個子!」然而前幾天,寶寶卻開始吵著說肚子疼,美琳一問才發現,寶寶已經三天沒有排大便了。
  • 小孩積食發燒怎麼辦,推薦太子金顆粒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斷寶寶是感冒發燒還是積食發燒呢?應該如何應對如果確定孩子是積食發燒,各位家長一定要冷靜對待,引起積食發燒的根源在積食消化不良造成的內熱不退,因此,必須要先化積通便,排出體熱,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法應對:適量運動助消化。
  • 「小兒百病,積食為先」,寶寶積食怎麼辦?一起看看專家說調理
    可是孩子如果還小,他們還沒有自律能力,有時候遇到喜歡的食物,就會沒有自制力地吃,不斷地吃吃吃,一不小心就容易積食。所謂的積食,意思就是孩子吃多了不消化,特別是吃了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更加重了積食的情況,最後造成脾胃功能越來越差。
  • 以下是寶寶積食的表現,多吃會影響發育,媽媽不要硬塞
    自嬰兒出生以來,父母就一直為嬰兒的健康擔憂,特別是飲食,只因嬰兒年紀小,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會說話,只會哭,這可讓年輕的母親們著急:寶寶到底吃飽了沒有?要是餓了怎麼辦?因此,抱著「不能餓著孩子」的母親,會繼續強行餵食或餵食嬰兒。
  • 魚生火,肉生痰,蘿蔔白菜保平安,愛積食生病的娃記住這原則!
    在中醫上看來,百病之源是積食,冬季生病的孩子最多,因為冬季積食的孩子最多,孩子一旦積食,父母不會處理,就很容易生病了,而且冬季氣候乾燥寒冷,易感外邪。積食對孩子有三大危害1、大便異常在積食的不同階段大便所表現出的異常也不同,可能最開始的時候會出現羊屎狀大便,顆粒狀的,孩子排便困難,大便乾結,若積食久了脾不能運化水溼,則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的問題,甚至有的寶寶大便前幹後爛,也是長時間脾虛導致的
  • 寶寶出現5個信號,暗示正在遭遇積食,三個妙招巧消積食
    執筆:季隨編輯:小枝定稿:蘇子後嬰幼兒護理經常遇見的腸胃問題除了脹氣還有積食,這是因為嬰幼兒出現積食會引發一系列的併發症,讓孩子感到十分難受,而「痛在娃身,疼在媽心」,家長們往往也會跟著心疼不已但如果脾胃出現異常,比如積食,胃氣向上燻蒸會攜帶胃裡多餘的食氣進而在舌面沉澱,也就會出現舌苔逐漸變厚且腐膩發黃的現象。如果孩子舌苔中間和靠後的位置白且厚,逐漸有變黃的趨勢,要麼就是脾胃已經出現異常,要麼就是馬上會出情況。
  • 如何發現小孩積食了
    門診中,常有家長問:「孩子睡不踏實,滿床亂滾,是不是積食了?」「最近總便秘,是不是積食了?」「我家寶寶鼻梁有青筋,是不是積食了?」「孩子突然發熱,是不是積食了?」……孩子睡眠、大便等出現的變化真是積食導致的嗎?答案是否定的。現象一:睡不實。
  • 冬季如何提高寶寶免疫力 紅星美羚乳業為您支招!
    冬季到來,感冒發燒等各類疾病侵襲著寶寶嬌弱的身體。如何增強寶寶的抵抗力呢?紅星美羚羊奶粉為媽媽們支招!    寶寶出生後,母親的身體接觸會讓小嬰兒有很大的安全感,對出生時體重較輕的早產兒尤其有益。適當的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循環,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適量飲食   嬰幼兒臟腑嬌嫩,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健全。0-6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旺盛,對營養物質需要迫切,但脾胃運動消化功能相對不足。
  • 90%的口臭是由於積食和胃火引起的
    如果注意口腔衛生的話,90%的口臭是由於積食和胃火引起的,熬夜、吃辣、不規律飲食造成積食,就會上火引起口臭。而且0色素、0防腐劑,寶寶大人都可以當做日常零嘴放心吃。正常情況下,人體內形成的臭氣會以放屁的形式排出,但是一旦有了胃火,就會造成胃氣反流,也就是臭氣從嘴裡排出,自然就會口臭了。
  • 愛積食的寶寶:肉類可以吃,但3物少吃,3事多做,積食不攻自破
    孩子脾胃好不好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很多父母認為寶寶脾胃虛弱,不宜多吃肉。肉類食物含有大量的脂肪,相對難以消化,但適當食用,適量食用是沒有問題的。但肉類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胺基酸等,兒童可以適量食用一些,主要是豬肉和雞肉。肉最好磨碎煮開,讓寶寶容易吃和消化。
  • 寶寶體內有積食,身體這4個部位有異常,這樣做有助於改善積食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小時候白白胖胖的,但是添加輔食後,特別是孩子兩歲左右,慢慢會變得很瘦,個子也開始長高,但是有的孩子卻光吃不長 ,甚至於比同齡的其他孩子長得更瘦更矮。寶寶體內有積食,這4個部位有異常1.舌苔如果孩子舌苔厚而白,說明孩子有輕微的積食,舌苔厚而黃,說明孩子積食時間較長。這時候家長要檢討自己的餵娃方式是否有錯。
  • 寶寶冬季最愛喝的小米粥食譜大全
    寶寶冬季最愛的小米粥,開胃通便止瀉助消化寒冷的冬季,寶寶積食沒胃口的事情也會經常發生,分享以下六款小米粥的食譜非常適合八個月以上月齡的小寶寶喝畢竟腸胃好了寶寶吃飯才會香不僅幫助長個子還能提高寶寶免疫力防止生病,尤其給不愛喝水的寶寶也是一種補水的好方法(一)小米山藥紅棗粥:開胃助消化做法:紅棗洗淨去核切小片山藥洗淨去皮切小塊
  • 秋寒寶寶免疫力差,3類食品不忌口寶寶必定脾虛積食,都是常見品
    平時在飲食上有一些禁忌,比如這幾類食品對於脾胃積食的寶寶來說千萬不能吃。 浙江的張女士發現自己的孩子的脾胃現在是越來越不好了。有時候只是喝一點牛奶,孩子都會出現胃脹的反應。有時候稍微多吃一點,孩子就撐的不行。並且平時吃到一些不好的東西,馬上就會出現劇烈的嘔吐和腹瀉。
  •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上火了?區分「火」從哪裡來,才能對症「祛火」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只要稍不注意,寶寶就容易「上火」。此時家長不要只顧著著急,區分孩子的「火」是從哪裡來的更為重要,這樣才能對症「祛火」。如何判斷寶寶是否上火了?「上火」這個詞彙主要用於民間,在中醫範疇中被稱為熱症。
  • 寶寶出現積食怎麼辦?你或許真的不知道,看看育兒專家的理解
    孩子積食的一些表現:第一:孩子在睡眠中會出現身子不停翻動,並且在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咬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食不好,就會睡不安。第二:寶寶大開的胃口又縮小了,食慾明顯不振。第三:孩子經常不明原因的哭鬧。並且媽媽們如果確定自己的孩子積食的話,自己在家也是可以給孩子進行調理。1、吃完飯後帶寶寶走走常言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我們在飯後帶孩子散散步,這樣是可以幫助寶寶消化,並且可以緩解寶寶積食。
  • 孩子臉上若有3個表現,八成是脾虛積食了,注意3點,積食自清
    脾胃異常會影響人的免疫力和消化能力,對處於發育階段的兒童尤為不利。一、孩子的臉上出現3種表現,八成是孩子脾虛積食了1.舌苔厚而白判斷孩子脾胃的健康狀況,觀察孩子的舌苔就可以知道了。兒童舌苔小面積紅白相間,說明脾胃健康。但如果大面積舌苔厚白,說明孩子可能有食物堆積問題。此外,提醒家長不要以為食物積累是個小問題,時間長了就會變成大問題。
  • 寶寶舌苔厚膩有口臭,容易積食上火怎麼辦?看這一篇就夠了
    別小看「積食」的破壞力,那可是孩子呼吸道健康的「定時炸彈」。消化道分解食物會釋放出食物儲藏的能量,這個過程產生的大量熱量,產生的灼熱感導致反胃嘔吐,食物混著胃酸沿著食管逆流而上,灼傷喉嚨和扁桃體。積食的孩子也會營養不良(因為攝入食物結構不均衡、不消化、不吸收、照樣會營養不良,不是吃進去就代表吸收了,能被腸道吸收的營養才是營養。吃的東西都是有害菌的最愛,那腸道內的有害菌就會佔據優勢,不斷增殖擠佔有益菌的位置。
  • 鼻帶青筋、臉色發紅=孩子積食?專家:「看臉」不如看舌苔
    武漢晚報訊(記者王春嵐 通訊員薛源)如果孩子鼻有青筋、臉色發紅,就可能出現積食,從而誘發多種疾病?這種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醫生稱,「看臉」來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不一定準確,家長不如看看孩子的舌苔。陳女士擔心孩子出現積食,影響身體健康。她在網上看到不少說法,積食的孩子能從臉上看出來:鼻梁或鼻根部有青筋、臉頰發紅。陳女士仔細看自家孩子,感覺她確實臉頰有些紅。近日,她特意到武漢兒童醫院諮詢:怎樣確認孩子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