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關鍵字 巴菲特 電影 教輔 企業 了解更多投資資訊
每周我們會在文章結尾分享一句「瀚亞價值」,如果生活中也有打動您的話語,請發給我們!
「巴粉」們要注意,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機會又來了。
這場堪稱「世界上最昂貴的慈善午餐」拍賣將從美國時間6月4日晚間開始,至6月9日結束,2.5萬美元(約合17萬元人民幣)起拍,慈善午餐活動拍賣所得款項用於支持格萊德基金會的慈善項目。據悉,最終勝出的競拍者將獲得與巴菲特共進午餐3小時的機會,並可攜帶最多7名親友前往。此外,巴菲特對聊天的話題不設限,只要敢問他都願意奉陪到底,但只有一個條件:不透露自己下一步的投資選擇。
隨著巴菲特的年齡增長,「巴粉」們更加珍視每一個和他近距離接觸的機會。近年來,巴菲特慈善午餐的拍賣價格不斷走高。2016年,巴菲特慈善午餐以345.6789萬美元落錘,持平2012年的歷史最高價。
巴菲特慈善午餐會拍賣吸引了世界各地追隨巴菲特的投資人士,希望藉由午餐機會認識巴菲特,並學習其投資經驗,在公開身份的「買單者」中,共有3位華人先後成為巴菲特午餐的座上賓,分別是步步高集團創始人段永平、「私募教父」趙丹陽以及天神娛樂董事長朱曄,他們的競拍價格之和相當於目前巴菲特午餐慈善總額的四分之一。
實業家轉型投資家段永平
2006年,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以62.01萬美元,成為第8位著名的「巴菲特午餐」參加者,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當時段永平已卸任「步步高」總經理職務並定居美國加州,轉型做獨立投資人。事後段永平曾對媒體表示:「我從巴菲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因此希望有一個向他道謝的機會。」事實確實如此,段永平後來通過投資掙的錢遠遠超過了他通過實業掙的錢。要知道步步高、vivo、oppo等這些熱門產品背後都是段永平創造出來的。
段永平與巴菲特
段永平曾經以不到1美金的成本買了網易超過5%的股票,現在的網易已經漲到了264美元一股。此外,段永平的性格很低調,很注重生活方式、懂得養生。所以段永平在40歲就選擇了快樂退休。
「私募教父」跑輸同期滬指漲幅
在外界看來,與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性價比」在於可以當面向這位世界股神取經,比如被稱為「私募教父」的赤子之心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趙丹陽,他就是有備而來的。
趙丹陽與巴菲特
趙丹陽當時帶了兩個問題請教巴菲特,一個是非常具體的投資建議,另一個是對於社會上有多個關於巴菲特投資理念的說法,請巴菲特澄清哪些是他的本意。對於第一個問題,巴菲特沒有給任何建議,他否認自己是戰術家。對於第二個問題,巴菲特再次強調了價值投資。至於後來趙丹陽問了股票估值模型的方法以及未來看好哪些行業,巴菲特並未回答,因為巴菲特從來不給具體的投資指南。
「我今年37歲,在中國沒有經歷過很多經濟周期,但巴菲特經歷過很多經濟周期,我向他問一些關鍵的觀點之後,就不需要等到下一輪周期來確認這件事,這個太值了。」趙丹陽說。
後來的資料顯示,2010年趙丹陽執掌的赤子之心自然選擇基金全年回報率為-8.26%,2011年這一虧損幅度擴大至24.79%。在趙丹陽發布的《2016年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顯示,2015年趙丹陽在A股的兩隻產品赤子之心價值和赤子之心成長的收益率分別為12.07%和-3.04%,跑輸了同期上證指數9.41%的漲幅。
手握IP和流量 「投資新貴」的未來
2015年的中標者為天神娛樂的董事長朱曄。他比前兩位中國人都現實得多,因此上來就和巴菲特講,「我不會炒股,請教教我怎麼炒股」。沒想到巴菲特的回答是:「我也不會炒股。」因為在巴菲特看來,只有價值投資才算是投資,炒股不算。隨後朱曄和巴菲特就小孩教育、合作夥伴、公司管理、公司價值等問題泛泛而談。
朱曄與巴菲特
朱曄看似沒有從股神那裡得到什麼直接的收穫,但是和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新聞一出,自己公司的股價翻了一番,讓他高位套現,兩百多萬美元花得實在是值。除此之外,他還是獲得了一個很重要的收穫,那就是「只有現金流才是真的」。這個重要性,甚至已經在很多巴菲特看不懂的網際網路公司上得到了驗證。
午餐後,朱曄在朋友圈中寫道,「大道至簡,貴在堅持。」這頓飯給朱曄的收穫是:一定要擁有獨立性思考、自由的意志以及明確個人認知的邊界。「我在每次投資時,都只做一兩條賽道,且是自己非常懂的。其實,這和巴菲特老先生的理念差不多。只是我偏向的是網際網路行業,他偏向的是非網際網路行業。」
巴菲特慈善午餐的主要賣點似乎有這樣幾個,一是投資大師身份的光芒,二是餐桌上話題的開放,三是大師漸漸老邁的身軀。對於渴望得到巴菲特指點的人或者有其他期望的人而言,能與年逾八十的巴菲特吃午餐的機會恐怕已經掰著指頭都可以數出來了。有這樣的基本面,為把握日益珍貴的每年一次的機會,在能力範圍內多花點錢實在不應該是什麼問題。
實際上,巴菲特午餐的價值有時並不是限於這樣幾點。對很多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人而言,某些時候,競拍下和巴菲特吃午餐也是一次不錯的宣傳機會,是塑造個人品牌的大好機遇。除此之外,我們更應該回歸慈善的本質,萬般皆凡品,慈善為金頂。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就商業取經來講,畢竟是「小酌」;就慈善公益而言,那更是「大餐」。
更多熱門文章
↓↓↓
中國52%家庭資產配置比例畸形 矛頭不該指向房產股神巴菲特怎麼說價值投資
版權聲明:本文由瀚亞編輯整理撰寫,文章內容來源東方資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通過微信公眾號與我們聯繫。
↓↓↓【閱讀原文】了解更多瀚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