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受孫中山賞識而崛起於民國政壇,在孫中山先生逝世後長期領導中國國民黨達半世紀,縱觀整個國民政府時代,他一直居於軍政核心,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個關鍵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對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產生過極為重要的影響。
在他的手下,有八位幹將是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時期蔣介石最信任的,號稱「八大金剛」,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劉峙、張治中、陳繼承。「八大金剛」自黃埔軍校始,就追隨蔣介石,在國民黨的黨政軍等方面一直握有實權。
前七位或許大家或多或少都了解過,他們大多在民國時期位高權重,各峙一方,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排名的最後一位:陳繼承,他雖然排在最後,確實聲望比較高的一位。
陳繼承,1893年出生於江蘇省靖江,1914年1月,他考入保定陸軍學校第二期步兵科,於1916年5月畢業。1924年5月,陳繼承任黃埔軍校教授部戰術教官,1924年10月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第一團第二營營長。
北伐戰爭期間,陳繼承仕途相當順利,歷任洛陽衛戍司令部司令、武漢警備司令、豫鄂陝邊區綏靖公署主任等職務,可惜軍事指揮能力實在一般,西安事變表現平平,自己也被扣押了。
抗戰時就被派到教育口了,後接替張治中為中央軍校教育長,未能成為統兵一方的大員,歷任軍政部次長兼四川省軍官訓練團主任、重慶衛戍副總司令等職務,後被蔣介石派到北平當了傅作義將軍的「監軍」。
這位監軍在北平惹的事情可不小,1946年至1948年,北平市先後發生反美抗暴運動、反內戰反飢餓運動等運動,波及到了社會各階層,傅作義與陳繼承本來就有矛盾,所以在處理學潮的過程中陳繼承調了青年軍第208師一個營及4輛裝甲車,將學生包圍,釀成了「七五慘案」,在此次慘案中,造成了9人死亡,傷者48人,蔣介石撤了陳繼承的職務才平息了此次事件。
被撤職回了南京之後的陳繼承,居然仍然得到蔣介石的信任,被任命為南京衛戍總司令部總司令,後來,蔣介石下野後,他也不受新總統待見,陳繼承再次失去軍職,後大陸解放前逃臺。
陳繼承在軍事上雖然表現平平,但是,在黃埔系裡面的威望還是較高的,主要是國民黨許多高級將領及各級校官都曾是他的學生,見面均稱呼其「陳老師」,此人長於教育、為人寬厚,故在軍中有「黃埔儒將」讚譽, 陳繼承一生忠於蔣介石,把蔣介石推薦的《曾文正公家書》,奉為座右銘,對自己、部下、學生、家人都要求極其嚴格、死後蔣介石為其親筆題寫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