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愈姑娘
開始追《演員請就位》,看完最新一期,很想來寫寫唐一菲。
她10年沒演戲了,這次回歸,她的表演令人唏噓。
她出演的是《三十而已》中顧佳的片段,對於把這部劇從頭追到尾的我來說,看完唐一菲的演繹,我只有兩個字:尷尬。
顧佳是個完美人妻,無論何時,她都要保持體面和尊嚴。
唐一菲把這個角色改了,她說:
「我不喜歡顧佳這個角色,她太完美了,她真的沒有瘋狂的時候嗎?她太冷靜了,所以我就稍瘋了一下!」
郭敬明表示:
「整個表演混亂到不行,情緒忽高忽低!」
陳凱歌導演說:
「這個片段沒有任何美感,不真實不自然,那麼使勁的演,我們無動於衷的看著,你是在滿足自己的表演,不是為觀眾表演。」
不得不說,這幾個導演眼光很毒,一眼就看出唐一菲的問題。
其實更讓我唏噓的是,10年過去,唐一菲居然毫無長進,她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自我那麼盲目自信。
一個人自信過了頭,是不討喜的。
在排練的時候,唐一菲就像個前輩一樣指導曹駿要怎麼做,她改戲加戲,都那麼篤定,絲毫沒有懷疑過自己這麼做是否正確。
要知道,論戲齡,曹駿可比她資深多了。
而唐一菲卻頗有一種倚老賣老的感覺,她當真自己還是十年前的唐一菲嗎?
十年前,唐一菲的確有過成績。
《紅樓夢》裡面的秦可卿令人驚豔。
《正者無敵》裡面的如煙,讓她獲得華鼎獎最佳女演員獎。
如今10年過去,風雲驟變,唐一菲過去的經驗,早就過時了。面對幾個導演的質疑,唐一菲根本沒聽進去,甚至到最後,她都還在困惑,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
唐一菲給我感覺是,她太自我了,面對外界的聲音,她關上了耳朵。
同時,她對自己的一切又太過自信,而這種自信是又是盲目。不管外界如何批評她,她都覺得自己演得還可以。
對比胡杏兒和黃奕幾個大咖的謙卑,唐一菲的自負太扎眼了。
有人說,是唐一菲選的劇本不好。
的確,《三十而已》這個大熱劇,觀眾太過熟知,已經形成了既定的標準,想要顛覆原著真的很難。
但是看唐一菲的表演,你會發現,她根本沒抓住人物的內核。
那時候的顧佳發現了許幻山的出軌,她的心情是複雜的,有怨恨有愛意有惋惜,五味雜陳的情緒湧上來,讓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
可是唐一菲演繹的顧佳只有恨意再也別的了,她展現情緒的方式就是吼。各種誇張的表現方式,看得人如坐針氈。
想來唐一菲和這個角色真的相距甚遠,童謠飾演的顧佳是都市精英女性,柔中帶剛,而唐一菲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像江湖大姐,完全失去了人物的靈魂。
退一萬步說,演砸了就演砸了,一個片段也不能完全用來衡量演員的實力。
但唐一菲的態度,實在令人不爽。她根本不接受導演的建議,哪怕事實擺在那,她都覺得自己是最牛的。
唐一菲這10年都沒有長進,想來就是這種自我在作祟吧。
太過自我,真的會讓一個人的路越走越窄。
我曾經帶過一個實習生,對方很優秀,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學習能力很強,但工作成績卻不如意。
她不是沒能力做好,而是根本聽不進去你的意見,她永遠認為自己那一套方法是對的,哪怕經過市場檢驗是錯的,她依然還要在那條錯的路上堅持。
一個人自信是好的,但是目光總在自己身上,看不見這個世界,看不見身邊的人,就是畫地為牢。
演員是需要同理心和共情力的,這種能力很大程度就取決於你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有這種天賦的人,總能讓人驚豔。比如辣目洋子,一個25歲的小姑娘,爾冬陞說她是未來影后。
為什麼?因為她沒有體驗過角色的人生,但依然能感受到她那種痛苦和揪心,這就是她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她的世界是開放的,是可以吸收別的東西的,而唐一菲的自我,更像給自己的世界上了一把鎖,她在自己描繪的童話世界裡怡然自得。堅持自我沒問題,但堅持錯誤沒意義。
參加《妻子的浪漫旅行》的時候,唐一菲曾在節目裡感慨:
「我好好一個中戲畢業的人,怎麼就混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其實,就算沒有十年前和凌瀟肅,姚晨的愛恨糾葛,她也未必能步步高升。因為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自我的人,固步自封,走不遠的。她只是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那些酸甜苦辣,永遠學不會往前看。
這一點,從很多地方可以窺見。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中,她引發巨大的關注。一開始大家都很喜歡她,因為她的性格直爽,展現了真人秀裡面的那一點真。
但是漸漸的,大家發現唐一菲挺討厭的。比如在節目裡,翻起了陳年舊帳,自己如何被網絡暴力,自己和凌瀟肅在一起有多難。
說實話,這件事過去那麼多年,大家早就過去了,只有她還過不去。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她開了一個微博用來澄清自己不是第三者。
我理解每個人都不想被誤解被中傷,可是10年過去,她還沉浸在那種憤懣中,不覺得可悲嗎?
還有一個迷惑操作是,她發了一條關於自己如何錯過《甄嬛傳》華妃這個角色的過程,還點名了蔣欣。這條微博的潛臺詞很明顯:我本來可以更好的,是我自己放棄了。
一個人在什麼情況下會有這樣的感慨?一定是當下的生活不如意,只能把那些往事反覆咀嚼,來維持自己的優越感。
而這種不如意,很大程度都是她自己帶給自己的。
她心中有太多放不下的東西,放不下過去的光芒,放不下原本可以更好的執念。活在過去的人,是走不遠的。因為你每走一步,身上都有沉重的包袱。
一個很想贏的人,往往贏不了。因為他的注意力被分散,無法專注事情本身。
有人會拿唐一菲和姚晨來對比,說實話,姚晨比唐一菲厲害得不止一點半點。
這麼多年,姚晨專注事業,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作品,她當演員,當導演,當監製,她的人生從來不拘泥於一個地方,更不會固步自封。
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閃亮的姚晨,在唐一菲利用那些往事在網上鬧得腥風血雨的時候,姚晨根本不屑回應,她的沉默是最好的回擊,因為她已經坐到了一個高度。
沒有實力加持,賣弄苦情戲,只會讓人覺得矯情又可悲。
唐一菲復出想要贏回這一局,重要的是,放下過往,總結經驗,努力提升自我,把目光放到以後的每一天。不要再自以為是的理解這個世界,更不要坐井觀天,扼殺自己的一切可能性。
唐一菲被罵,沒什麼可惜。
退出娛樂圈10年,如今復出,沒有長進不說,只剩下自我。
總結起來,自我的人,問題體現在三個方面。
所謂同理心是指理解他人感受,觀點並認同他人的能力。
很明顯,唐一菲是缺乏同理心的。飾演角色的時候,她無法理解人物的感受,她只是簡單粗淺的認為人物太冷靜,卻沒有考慮到具體情境下人物的心理動態。
另一個是,在導演點評她的表演時,她沒有理解意思,更沒有聽進去。
缺乏同理心的人,很難快樂。
《心靈革命》這本書中曾寫到:
「不管我們的內心世界多麼豐富和浩瀚,它仍然是個封閉系統,不乏狹隘和壓抑。在他人面前把自己封閉起來會讓我們失去平衡,而參與他人的生活可以讓我們更健康更快樂。只關注自己會讓人更壓抑和焦慮。」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自我的人容易盲目自信,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最好的,從而看不見自己的短處和弱點。
唐一菲在節目裡的表現再明顯不過,她指導曹駿,指導鏡頭,卻沒想過,自己已經10年沒演戲了,真的還具備專業素養嗎?
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的認知,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電影《末代皇帝》講述了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的真實故事,他自小生活在華麗的皇宮,被當成宇宙中心,他與世隔絕,活得像個神。
直到社會的動蕩結束了他的特權,他才意識到,自己並不比別人優越。
自我的人,往往缺乏這種謙卑的心態,他們是自己世界裡的強者,卻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王者。
一山更有一山高,想要在一個領域出類拔萃,這種謙卑心理是丟不得的。
認真觀察,你會發現那些越是在專業領域有成就的人,越是有一顆謙卑的心。
他們從不高估自己的能力,反而認為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的東西。
《心靈革命》這本書中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在這個星球上,我渺小如微塵,而這個星球也不過是星系中的一粒微塵而已。謙卑幫助我們在星空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
今天寫這篇文章是希望通過唐一菲的性格,給所有女人敲響警鐘:
無論你身處哪個位置,都不要太自我和自負,尤其是當你還沒什麼成績的時候,更要拋下那些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去聽取別的意見,去學習別人的長處。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你可以很舒適,但你永遠也不會成長。人生和演戲是一樣的,真誠謙卑才動人。
END.
今日話題:
你認為唐一菲身上的問題是什麼?
歡迎留言討論。
愈姑娘:情感作者,專注新時代女性的成長和情感。
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